第110章 热销和‘大会战’
许富贵说出‘娄家’的时候。
许大茂心里怦怦直跳。
娄家,解放前,在京城那可是鼎鼎有名,号称‘娄半城’,意思是京城一半的产业都是他家的。
当然,这里边肯定有夸张的意思,但也从侧面说明娄家生意做的有多大了,可谓是资产遍京城,京城轧钢厂,以前就是他们家的产业之一。
而且因为许婶子以前在娄家做过佣人,对娄家比一般人了解的更多。
“爸,您是准备让我跟娄家某个亲戚结婚么?”许大茂激动的问道。
“呵,娄家亲戚?”许富贵看了儿子一眼,慢慢的说道:“你就不能大胆的想一想,为什么不能跟娄家直接结亲。”
说完就有些绷不住了,一脸的得意。
“啊?跟娄家直接结亲?”许大茂惊讶的说道。
他脸上露出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娄家以前可是大户人家,虽然现在已经解放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说别的,就娄家现在的财力和关系网,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
“大茂,别惊讶,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可不是以前,我们已经翻身当家做主了。
而且,据你妈打听来的消息,娄半城准备让他的小女儿嫁给工人,咱们家现在是贫农的成分,你又是工人身份,机会很大。”
许富贵低声解释道。
“爸,您的意思是,娄家准备做狡兔三窟的事情?”
许大茂也是聪明人,可谓是一点就透,听了老许的话,瞬间就悟出了娄家的意图。
“对,就是狡兔三窟,这些大家族,没有一个傻瓜,都是人精,解放前,娄家就开始两头甚至是三头下注了。”
许富贵看到自己儿子一点就通,面上很是欣慰,然后趁机教导道:“历史上很多大家族都是这么做的,让伱看的三国演义里,就有例子。”
“爸,我明白了,那娄家小女儿想嫁给工人,这个消息肯定还有其他人知道,我能争得过别人么?”许大茂想了想,又问道。
像娄家这种家庭,很多人都盯着呢,不乏消息灵通和聪明人。
一旦有风声传出来,老许家可没有多少优势。
“嘿嘿,你以为这段时间我和你妈啥都没做?”许富贵嘿嘿一笑,解释道:“解放后,娄家其他的佣人,都被遣散了,各回各家,和娄家也没有了来往。
但你妈可不一样,我隔三差五的,就让你妈去娄家,陪娄谭氏聊天逗闷子,现在已经深得她的信任,这些消息都是她亲口说出来的。”
老许之前让媳妇去娄家,也是抱着以后能不能占点便宜的想法,没想到居然有意外之喜。
如果儿子能娶了娄家的闺女,那自家可就起飞了。
听说自己母亲和娄谭氏关系这么好,许大茂顿时喜笑颜开。
“对了,这事儿你千万别在外边说,等过年的时候,让你妈带着你去娄家拜年,顺便和娄家姑娘见个面。
那姑娘明年六七月份就到了十八岁,正好符合结婚的年龄,到时候你可要把握住。”
许富贵有叮嘱道。
“爸,您放心,只要见了娄家姑娘,我绝对能把她拿下。”许大茂信誓旦旦的说道。
对于这个儿子,老许心知肚明,有手段嘴还甜,对付一个涉足未深的小姑娘,肯定没问题。
晚上,吃完晚饭,天气终于凉快了一些。
中院。
王孟德把王元勋和王元第,一手抱着一个,来到中院溜达,两个弟弟,也跟在身旁。
贾张氏本来正在水池旁洗碗,看到他们之后,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嫉妒的看了四个孩子一眼,心里就难受的要命。
自家现在可就棒梗一个大孙子,也不知道以后儿媳妇的肚子争不争气,能不能再给她生两个孙子出来。
倒是刘海中,坐在人群中间,看到王孟德之后,连忙说道:“孟德,又带孩子出来遛弯呀,你们家这两个孩子,长得真好。”
王元勋和王元第,已经八九个月大了,由于营养充足,虽然是双胞胎,刚生下体重不算大,但现在长得是虎头虎脑的。
“是啊,平时白天我要上班,没什么时间,只能周末和晚上陪他们玩一会儿。”
王孟德笑着说道。
“看看,孟德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在单位肯定很忙,回来还帮忙带孩子,院里的年轻人,都要跟他学习才行。”
刘海中捧了王孟德一句,然后话音一转,就把话题转到了自己大儿子身上:“我们家光齐,前几天已经相中了一个姑娘。
过些天就去下定,到了秋天他就二十岁整,正好够结婚年龄,我打算让他到了日子就结婚,明年要孩子。”
说完还一脸乐呵的往易中海的方向看去。
他在红星轧钢厂里,被易中海压了一头,到现在还是七级钳工。
但在院里,他觉得自己压了易中海两头,他现在是院里的一大爷,还有三个儿子。
这大儿子马上又要结婚了,快的话,明年他就能当爷爷了,这可是易中海这个绝户一辈子都无法享受到的乐趣。
“哟,一大爷,您家光齐要结婚了呀?这今年秋天结婚,要开始提前准备一些东西了。”许大茂在旁边说道。
自从知道他可能要娶娄家小姐之后,今天一天脸上都是乐呵呵的表情。
赞赏的看了给他捧哏的许大茂一眼,刘海中开心的说道:“我早就开始准备了,在这旁边的胡同,已经给光齐买了两间房。
等结婚前一个月,我再给他置办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缝纫机,再给女方买一块手表。”
众邻居听说他居然下了这么大的本钱,顿时都惊呆了,这一套下来,不得要个一千多块钱呀。
刘海中虽然是七级钳工,一个月工资是九十块零五毛钱,但家里五口人销,平时就算积攒了一些钱,但这么下去,他家这次也要被掏空了。
别说院里了,就算是附近这一片,也没几家这么舍得,就说前年王孟德结婚,也就买了一辆自行车,这都算是很好的了。
正常人家,可不敢这么,也没这么多钱。
看到大家都惊讶的看着自己,刘海中面上越发的得意。
对于大儿子,他是舍得下本钱的,以后准备留在身边养老的,至于剩下的两个儿子,他心里则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一大爷,您这是准备把光齐的婚事,办成附近胡同独一份呀。对了,要不要在院里摆上几桌,大家一起热闹热闹?”许大茂又接着捧哏了一下。
“咳,摆酒就算了,国家现在提倡节约,我作为院里的一大爷,需要以身作则。再说了,现在有钱也买不到这么多的粮食。
到时候我就整上两桌好酒好菜,和亲家一起,热闹一下就行了。”
刘海中摆摆手说道,说完还一脸遗憾。
如果不是国家提倡节约,加上又有粮票的限制,哪怕借钱,他高低要在院里摆上十桌八桌的酒席。
王孟德在一旁瞥了一眼刘光天和刘光福哥俩,就见已经十五岁的刘光天,攥着拳头,低着头,一脸愤慨的样子。
以后,老刘家有热闹看了。
第二天上午。
广安门医院的诊室里。
蒲老临时有个会议需要参加,只有他一个人在坐诊。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大部分的病症,他都可以独自处理了,有少部分拿不准的,等一会儿蒲老回来处理。
病人对他这么年轻,就算一开始有些怀疑他的能力,等问诊开始后,没过多久,便会打消这个疑虑。
因为王孟德仿佛能掐会算一样,把他们的症状和涉及的问题说的清清楚楚。
有一些他们没有注意到的细微地方,也会指出来。
临近中午,蒲老抱着个大茶杯走了进来。
看到他的脸色喜忧参半,王孟德问道:“先生,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
“嗯。”蒲老坐在椅子上,点了点头道:“两件事,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都是涉及你的。”
“好消息是,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你的那个历节病药方生产出来的‘痛风灵’,在国外卖的非常好。
东欧这些兄弟国家,一个两个都纷纷扩大了进口数量,比刚开始翻了几十倍,就这还都供不应求,预计后边还要扩大数量。
至于剩下的欧美国家,药品通过特殊渠道进入,现在也是遍地开,特别是用了‘免费’和‘直销’的两个方法,更是如虎添翼。”
“那些病患,差点把‘痛风灵’当成神药了,他们一边吃着海鲜和肉类,喝着啤酒,一边吃着咱们的药,使用过的人,基本上都要囤好多在家里,当成家庭必备药。”
说着说着,蒲老的神情就变得奇怪起来。
他学医到目前,已经五十来年了,从来没想到,一个治标不治本的药方,居然能给国家带着这么多的外汇收入。
每次想起来,都要颠覆一次他的认知。
不仅是他,研究院里这么多的中医名家,也都纷纷摇着头,表示看不懂。
如果王孟德知道他的疑惑,一定会在心里暗道,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后世,很多商家为了利益,都把商品质量做的非常差,就是为了让人们隔一段时间换代一次。
一件商品能用几十年的情况,早就消失不见了,连厂子都一块倒闭了。
“先生,‘痛风灵’卖的这么火,咱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防止有些国家狗急跳墙,把‘痛风灵’给禁了。”
听说‘痛风灵’卖的火爆,王孟德心里高兴,同时也有一些担忧。
“别担心,这些国家都有考虑到,除了和当地一些有势力的合作之外,还拓展了其他的渠道,保证生产出来的药品,能很快进入这些国家。”
蒲老宽慰道。
“那就好。”得知国家早有准备,王孟德便放下了心。
只要提前有准备就行,就怕没有计划,被打个措手不及就麻烦了。
“哈哈,你是没看到,研究院里,大家听到国外病患都在抢购‘痛风灵’这种事情之后,他们的表情,都难以置信。
还有夏一清,犹如嘴里进了脏东西一样,脸色难看,连说不可能。”
蒲老哈哈大笑道。
其实刚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脸上的神情跟其他人的一样精彩。
说完了好消息,接下来,蒲老正色道:“孟德,板蓝根颗粒剂,现在怎么样了?
刚才的会议上,可能是被刺激到了,夏一清又旧事重提,说板蓝根干浆存储有风险,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建议取消研究和临床试验,节省经费。
虽然被鲁院长驳了回去,但我看有不少人,也开始抱着同样的想法了。”
顿了顿,可能是怕王孟德心里有压力,便换了个说法道:“当然,你们也别有压力,有我和朱副院长在,他们暂时翻不起什么大浪。”
“先生,板蓝根颗粒剂已经算是成功了,只不过我前天看了一下,颗粒很不均匀,就让实验室重新用机器再制作一批。
估计也就是这一两天,成品就可以制出来了,等成品出来,我第一时间拿来。”
王孟德知道自己老师身上的压力,一脸感激的说道。
听说已经制作成功了,蒲老脸上的神情也放松了下来。
“很好,到时候我们拿着成品去找院长,比现在说再多的话都有用。”
隔天。
钱大勇一脸的亢奋,拉着他的胳膊来到实验室,指着桌子上说道:
“孟德,你看看,这种颗粒,是不是达到了你的要求。”
小心的凑到桌子跟前,就见一个玻璃容器里边,放着一粒粒均匀的浅棕黄色颗粒状药品。
他用镊子夹起一颗,放在手心里仔细的观察了片刻,然后王孟德心中一喜,这些完全和记忆中的板蓝根颗粒一模一样。
“太好了,这就是我想要的。”
得到了肯定,钱大勇开心的像个孩子,张开手臂,就要拥抱。
“大勇哥,您快去洗个澡,身上都一股馊味。”转身多开,王孟德打趣道。
时间很快进入了炎热的七月份。
当王孟德在报纸上看到沪上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局,紧接着,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县和乡镇也都陆续的成立了血吸虫病领导小组。
他知道,一场‘大会战’要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