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7章 一言堂和农村合作医疗
    第277章 一言堂和农村合作医疗
    院长办公室。
    鲁院长戴着眼镜,趴在桌子上,仔细的看着面前的人工合成牛黄。
    看着看着,脸上就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紧接着,没等蒲老反应过来,还用手捏了一小撮放到了嘴里。
    王孟德倒是察觉出了他的动作,不过也没有阻止,反正牛黄也没有毒,再说了,这个年代的大夫,基本上都亲自尝过一些草药。
    “太好了,虽然和天然的牛黄有不少的差距,但也可以使用。
    这可算是解决了大问题,现在市面上的天然牛黄本来就不多,但需求却是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加,导致价格上涨了不少。
    很多病患因为家里困难等问题,明明能治好的病,最后却因为耽搁,小病成了大病,大病成了绝症。
    现在好了,有了它的替代,价格还这么便宜,以后也能减少人民群众的病痛和开支。”
    鲁院长抬起头来,一脸欣喜的说道。
    最近两年,虽然国内的经济在逐步的恢复,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少地方的农户家里,一年干到头,都余不下几块钱。
    甚至一部分到了年底,还会拉饥荒,欠生产队的钱。
    除了因为家里人口多,各种生活必需的开支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里有人生病导致的。
    “院长,我正在研制安宫牛黄丸,想用普通的药材替代里边贵重的三味药,正好试验一下人工合成的牛黄具体的功效如何。”
    王孟德开口说道。
    “好啊,有你去试验,我放心。”
    鲁院长含笑的点了点头道:
    “如果真的能行,那对咱们中医来说,可就是个翻天覆地的大事,可谓是有利有弊。
    长久以来,不少的中草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数量稀少和价格昂贵,有很多非常有用的药方,就因为缺少药材,不能普及应用。
    以后合成的药材能替代,这些药方可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了。
    上级领导在几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在寻找解决的办法,没想到王孟德同志居然不声不响的就找到了一个方向。
    看来以后啊,咱们中医研究院需要加强和京城基因研究所的研究合作了,争取取得更多的成果。”
    顿了顿,他想了一下,然后接着继续说道:
    “至于最大的弊端,就是药效的问题了。
    你们也知道,随着人工种植的中草药越来越多,不少药方的剂量就需要改变了。
    毕竟相比天然形成的中草药来说,人工种植的药效还是差不少,如果不进行改变剂量,很多药方就会不起作用。”
    鲁院长提出的这个弊端,也是早已出现的问题,但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以前,中医大夫给别人治病,用的药材都是天生地养的,药效稳定。
    等需求越来越多,人工开始大量的种植之后,一些药材的药效就逐渐的降低了。
    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王孟德研制出的几款药在国外爆火,药材的需求量直线上升。
    据王孟德所知,现在全国已经有几十个县逐渐的形成了中草药的种植集群产业链,大量的农户成为了‘经农户’。
    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儿。
    趁着鲁院长拿起茶杯喝茶的机会,王孟德又说起了第二件事。
    “院长,夏一清夏副主任,从东北回来几天了,他昨天找我聊了聊,说是年龄大了,想要回老家工作。”
    去年秋天的时候,王孟德给一个小姑娘,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时候。
    因为小姑娘奶奶没听劝,给孙女吃了凉的东西,导致差点出了事,还隐瞒情况,拉着家里的亲戚到广安门医院门口闹事。
    中间,夏一清躲在人群里煽风点火,让王孟德给记在了心里。
    当时正好东北那边的开荒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时候,普通的开荒人员倒是不缺,但像大夫这种技术人员却是极度缺少。
    梁满仓在入冬大雪封路之前,连着跑到京城求助了好几次。
    后来上级便下了文件,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技术人员过去支援。
    于是王孟德就把他给安排去了东北进行支援。
    本来夏一清是不情愿的,可是在一次内科的会议上,王孟德和几个师弟师妹一唱一和,让他连拒绝的理由都用不上。
    没办法之下,他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跟着梁满仓去了北大荒。
    到今年的五月底,在夏一清的强烈申请下,他才和一部分支援的技术人员返回来。
    当再一次见到这位不服输的夏副主任的时候,王孟德都有些惊呆了。
    没想到一直以来非常注意形象的人,脸上和手上全部都是还没彻底好的冻疮,而且还是蓬头垢面。
    回来没几天,第一天到医院来上班,就迫不及待的找王孟德摊牌了。
    他表示自己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想要辞职回豫省老家工作。
    对于他这个请求,王孟德并不怀疑是假装的。
    因为前几天梁满仓也一起回京了,还去了他家里,也聊到了这位夏副主任。
    梁满仓当时一脸遗憾的表示:这位夏副主任别看脾气大、自视清高、心术不正,但医术是真的好。
    大雪封路的几个月里,靠着一把草、一根针、一个艾灸罐,硬是保障了那一片数千人不受病痛的威胁。
    可惜的是,就是有些不抗冻,去了没几天,就一个劲的喊冷,脸上和手上起了不少的冻疮。
    “噢,夏副主任居然想要回老家工作,他之前可没表露过这种想法呀。”
    鲁院长有些奇怪的说道。
    然后不等王孟德开口解释,他又道:“既然是他自己主动申请的,那就尊重他的个人想法。
    只要他老家有医院或者单位愿意接收,我们研究院就极力的配合。”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挽留,因为就算是中医研究院里,也缺少大夫。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发展,特别是中医名家和专家们带徒以及中医学院的培育。
    现在中医研究院里早就不缺普通的大夫了。
    而且,既然王孟德第二天就找他汇报了,肯定是有想法的。
    要不然,真的想留夏副主任,首先就会把这个事情给压一压,然后好好的劝说一番才对。
    更何况,蒲老在一旁却是一言不发,明显也是默认了这件事情。
    “那我回去后,跟夏副主任说一声。”
    王孟德心里高兴,急忙说道。
    等夏一清走了之后,现在中医研究院内科研究所里,可就是他一言堂了。
    好几十个正式的职工,他师弟师妹就占了七个,剩下的人里,大部分对他也都是非常的佩服。等后边再过十年八年,那时候他的徒弟又要出师了,他在科室里的地位,甚至是中医研究院里,会更加的固若金汤。
    解决了夏一清的事情,王孟德心情不错,他站起身来给鲁院长和蒲老两个人的茶杯里又添了热水。
    这是。
    从进来就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蒲老,冲着鲁院长开口说道:
    “院长,还有个事情。
    就是我这个弟子,针对农村地区大量社民看不起重病、大病的问题,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他和我说了之后,我觉得非常的可行,如果实行起来,以后农村地区得了大病只能在家等死的历史将要一去不复返了。”
    “是么,快给我说说。”
    鲁院长瞬间就精神了。
    这个问题,可是困扰国家好些年,别说是他了,就是上级领导们,也都发愁。
    但没办法,现在国家刚解放十来年,前几年又刚刚经历了困难时期,就算想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没想到,王孟德居然又有了想法。
    如果是另一个人这么说,他肯定会在心里怀疑,但王孟德可不一样,之前很多的想法,都证明非常的行之有效。
    “呵呵,还是让孟德来说吧,毕竟这解决办法是他提出来的。”
    蒲老冲着旁边的弟子笑眯眯的说道。
    他现在已经无欲无求了,每天除了到广安门医院坐诊以外,就是在办公室里写书,准备把自己的一生所学,都记录下来。
    并且记录下来的内容,也都会交给组织,无偿的让其他大夫进行学习。
    “院长,是这样的。
    我很多年前,有空就到京城周边的农村地区给老乡看病,再加上我也经常回农村的老家,发现农民无钱治病的痛苦。
    好多人听完没钱,导致“小病拖大,大病拖垮”,更不用说无病早防了。
    我就想着,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就想到了前些年农村地区合作办合作社、办供销合作社。
    于是就萌发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能把农村的社员组织起来,实行合作医疗,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和疾病作斗争呢?”
    王孟德便把自己的想法慢慢的说了出来。
    没等他说完,鲁院长就一脸郑重的问道:
    “实行合作医疗?
    该怎么进行组织?王孟德同志,你有具体的想法么?”
    “目前有一个初步的想法。
    那就是农村社员每人每年交一块钱的合作医疗费,公社大队再从集体公益金中人均提留五角钱作为合作医疗基金。
    然后除了个别有顽固疾病需要常年吃药的以外,群众每次看病只需要交五分钱的挂号费,吃药就不要钱了。”
    王孟德简单的把想法说了出来。
    这也是历史上国家在几年后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方案了。
    这套方案,一直实行了二十多年,等到了八十年代,不少地区才慢慢的取消这个制度。
    很早之前,他就想到了这个方案,但迟迟没有拿出来。
    主要也是因为那时候条件还不成熟,一来农村地区缺少大量的赤脚医生,就算是有再好的方案,也无法实行下去。
    二来前几年,农村地区正在吃大锅饭,看病都不要钱。
    后来的困难时期,别说一块钱了,很多户人家连一分钱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办法让大伙交钱了。
    “这个办法好呀。”
    听了他的话,鲁院长激动的说道:
    “每年每个人只需要交一块钱,一整年都可以免费看病了。
    这样一来,社员们就不会心疼钱,得了病而不去卫生室好医院治疗了,就做到了‘有病早治,大病也敢治’。
    这种模式,也非常的符合现在的集体合作思想,简直是完美。
    王孟德同志,你等下回去后,就把想法写成一个方案,我到时候去找上级汇报这件事。”
    他恨不得现在就在全国推行这个模式。
    “是,院长,我回去后马上就写。”
    王孟德答应道。
    他在这之前就已经提前写了一个草稿,等回去之后,修改润色一下就行了。
    六月上旬。
    天气已经非常的炎热。
    农村合作医疗的方案已经交上去好几天了,王孟德估计,鲁院长应该很快就会找自己。
    果然。
    没让他久等,下午的时候,院长的秘书就过来请他到会议室里开会。
    到了会议室,上级领导居然也到了。
    会议开始后,上级领导先是表扬了一番王孟德,说他的方案特别好,领导们研究后,觉得非常的可行。
    “当然,一下子全面铺开也不现实,经过多方讨论,认为可以先开展小范围的试点工作。
    下半年将在全国各个省市选取一些公社,先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实行,如果没有问题,再慢慢的在全国推行。”
    对于相关领导的谨慎,王孟德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小范围的试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这可是牵扯全国所有的农村社员,一旦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对了,领导同志考虑到现在社员们都不富裕,也做出了指示。
    那就是从试点开始,每人每年只需要交七毛钱就行了,剩下的三毛钱,由财政拨款,专款专用。”
    会议结束后。
    上级领导拉着王孟德在研究院里慢慢的散着步。
    “王孟德同志,由于这个方案是你提出来的,所以,你的意见就非常的重要。
    国家决定将沙河公社纳入这次的试点里,下个月就开始,你回老家的时候,也辛苦调查一下,如果发现问题,请及时给我们说。”
    “领导,您放心,一旦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我肯定会关注的。”
    王孟德说道。
    正好他下个月有事要回去一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