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回去之后,立即把公孙渊送到了郭嘉的面前。
公孙渊倒也有些英武之气,郭嘉把他交给了典韦调教去了。
“主公!”
田豫匆匆而来,开口就道:“你将辽东太守之位交给了公孙度?”
他也是刚刚得到了消息。
不错!
郭嘉点了点头。
他饶有兴致的看着田豫。
这个年轻人可是幽州未来的擎天巨柱,有他在幽州一天,周边的游牧民族都不敢正视。
“糟了!”
田豫顿足道:“这个公孙度出自幽州公孙一族,又跟辽东的土著关系密切。而且还野心极大,不会久居人下。辽东是幽州东进的咽喉,一旦被有野心的人掌控,必会滋长祸端。”
呵呵!
郭嘉微微一笑。
不愧是幽州顶梁柱,这个田豫对公孙度还是看得很透的。
历史上公孙度当上了辽东太守之后,立即封锁了朝廷进入辽东的路径,称霸辽东半岛几十年。
“不是有人质吗?”
郭嘉笑道。
主公!
田豫叹了口气道:“比起公孙度的野心,一个儿子算什么?”
他急忙道:“趁着公孙度尚未走远,下官这就派人将他追回来。”
说着就要出去。
等一下!
郭嘉忽然叫住了田豫。
“主公还有什么吩咐?”
田豫不解道:“我可以举荐个诚实可靠的人才,让他去镇守辽东,必然不会出什么差错。”
哈哈哈哈!
郭嘉忽然你大笑起来。
田豫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国让,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对付辽东呢?”
郭嘉饶有兴致的问道。
这……
田豫迟疑了一下。
“辽东一直都是幽州的势力之外。虽然属于大汉的疆土,但实际上确是化外之地。四郡基本上都是由当地的豪强和土著掌握,朝堂派遣的官吏都是些傀儡。这种情况迟早会出大乱子。不想出乱子的话,就要荡平那些豪族和土著,恢复大汉的统治。但是辽东都是不毛之地,居住的大部分是没开化的土人,群雄割据种族林立,很难收复。再说土地贫瘠没有什么价值。强行收复的话必然会得不偿失。至少,现阶段幽州要大力的改粮为牧,没有时间管理辽东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等幽州缓过手来在解决为好。”
他对辽东的判断跟刘虞如出一辙。
那就是宜缓不宜紧。宜放不宜收。
现阶段正是幽州转型的关键时机,自然没有精力来收拾辽东半岛。
说的好!
郭嘉点了点头,反问道:“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放任这几个郡自生自灭。就会给当地的土人带来了契机。如果他们抓住机会一统辽东半岛的话,我们将来想要拿回来,恐怕就有些困难了。所以绝不能让半岛安生。公孙度既然有野心,那就让他去辽东好了。有野心的人自然不会闲着,他一定会对半岛的豪族和土人开刀。这样一来,半岛就不会安宁。”
啊!
田豫猛的抬起头来,吃惊的看着这位主公。
原来这位主公打的是这个主意。
他这是故意把公孙度丢到辽东,借助公孙度的手对付半岛上的豪族和土著。
无论双方谁输谁赢都对幽州有利。
腹黑啊腹黑!
田豫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那里想到这个主公居然这么的腹黑。
看来以后这位主公的话真的要注意了,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被被这位主公给卖了。
这个公孙度恐怕也是空欢喜一场。
想到这里,田豫松了口气。
既然这位主公智珠在握,他也不再说些什么了。
对了!
田豫又拿出了一个卷轴“这是下面招贤馆新送来的人才名单,请主公过目。”
恩!
郭嘉点了点头。
一张招贤令把田丰给招来了,顺便解决了幽州的问题,这让郭嘉十分的高兴。
他也不敢小看幽州了。
说不定还有什么被人埋没的人才躲着,这会儿才跳出来。
打开卷轴,郭嘉皱了皱眉,却都是些陌生的名字,陌生的他根本就不认识。
在前世的时候,他对三国名人还是很有印象的。
很可惜,这些名字他都不认识。
当他往后翻的时候,发现很多化掉的名字。
”这是怎么回事?“
郭嘉不解道。
是这样的!
田豫急忙解释道:”这些都是经过初步核查,删掉了一些不详人名。“
郭嘉也缓缓的点了点头。
招贤馆跟后世的海选差不多,也是鱼龙混杂,滥竽充数的也不在少数。
看来田丰也只是偶然一现而已。
百无聊赖,郭嘉就在被淘汰的人名中翻找,赫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太史慈!
郭嘉以为看错了,当下揉了揉眼睛,果然是东莱太史慈!
我了个去!
看到这个名字,郭嘉忍不住心中一颤,险些惊呼起来。
这不是江东十二虎臣的太史慈太史子义吗?
他怎么会在幽州?
这可是后世能够跟小霸王孙策打个平手的猛将,而孙策的武艺绝对能够跻身一流。
想到这里,郭嘉再也坐不住了。
“太史慈在哪?本官要去见他。”
说着,他就要起身。
主公!
田豫有些哭笑不得。
他也看得出这位主公爱才如命,先是田丰,接着又是这个太史慈。
“太史慈就蓟县,黄巾之乱的时候,他原本在辽东避乱,听为幽州招募贤才,所以带着母亲立即赶赴幽州来了。”
田豫解释了一番。
原来如此!
郭嘉点了点头。
怪不得太史慈不再东莱呆着,原来是为了躲避战乱啊。
躲的好,躲的妙。
否则他就要跟这个猛将失之交臂了。
“来人,立即去招贤馆,我要马上见到太史慈。”
……
蓟县招贤馆。
一个高大的汉子背着一个老妇人走了出来。
“狗眼看人低!”
汉子大骂了一声。
他正是东莱太史慈。
黄巾之乱起的时候,太史慈原本打算参军报效国家,但唯恐老娘受累,所以就渡海而过,逃到了辽东避乱。
母子二人在辽东过了一段时间。
老母亲不忍耽误了儿子的前程,所以一直督促太史慈回乡参军。
太史慈不忍跟母亲分离,所以也一直唯唯诺诺。
这会儿听闻骠骑将军郭嘉招募贤才,慈母大喜过望,立即让儿子前去报名,希望能够有所成就。
太史慈却有些不愿意,但又执拗不过母亲,所以几天前就带着母亲前来报名。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官吏狗眼看人低,对那些文人十分的热情,对太史慈这种武人就十分的轻视。又见太史慈带了一个老妇人,更是百般的刁难。
这样一来,惹恼了太史慈,他带着母亲就要离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