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北伐,太子刘据
    第63章 北伐,太子刘据
    元朔七年秋,刘彻再与徐恭商议完战略后定策,用十五万人、六万匹战马为后勤部队,由卫青挂帅领四万骑兵远征定襄,势必要再次压缩匈奴人的势力范围。
    还任命霍去病为车骑将军,为副职节制诸军,徐楚为讨逆将军,李息、公孙贺等人作为偏将随行,可以说这次的规模消耗甚至要超越第一次!
    一个骑兵的钱粮足以供给十个精锐披甲步卒了,马要吃精料,人也要天天有肉保证体力,消耗更是不可估量。
    也多亏了历代的积累,徐恭算了算,长安府库储藏的钱粮应该够用,但这次打完大概就要空了,只能依靠地方郡县运粮过来。
    唉…打仗是真的烧钱,祭祀、修宫殿虽然也烧,但和战争相比就不痛不痒了。
    “老师,您真的打算留在长安不出战吗?”
    甘露殿中,刘彻穿着龙袍,带着冠冕坐在主位上,有些困惑的注视着下方的徐恭。
    他之前虽然没有让徐南等人出战,但却是钦点徐恭挂帅的,这难道还不能说明自己对老师的宠信吗?还是说在赌气。
    “如果老师想让那徐南历练一番的话,朕是同意的,之前之所以安排在辽东主要还是无人可用啊,这草原偏远贫瘠,周师劳顿也并非什么好差事。”
    刘彻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打算松口了,他也见不得老师这样。
    “臣并非是对陛下的决议有意见,而是臣年纪大了,想要留下一些机会给晚辈。”
    徐恭摇了摇头,昨天晚上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绝对放弃出战,要尽量让家族平稳过度。
    边军他已经带过很多年了,以至于将领士兵以丞相马首是瞻,这是非常危险的,军队乃一个帝王的根本,绝对是不容任何人染指。
    刘彻是认为徐恭尽在掌握,所以才没有什么防备,如果让他感受到了威胁,徐氏将很危险。
    “可这卫青毕竟独自领兵的机会较少,而老师的才能天下人有目共睹,朕这心里还是放心不下。”
    刘彻虽然欣赏卫青的才能,但相比之下还是更愿意相信徐恭这个老将,之前针对白羊王、右贤王的战争确实很漂亮,但毕竟没有统筹大局的机会。
    现在他虽然是大将军,军坛新秀,但实际上刘彻还是不放心的。
    徐恭看的就很开了:“如果没有历练那就永远无法成长,陛下放宽心便是,大将军卫青臣亲自试探过,对大兵团作战也没有问题。”
    “而且这霍去病同样可堪大用,陛下莫忧。”
    “那就让卫青去罢。”
    见徐恭都这么说了,刘彻也不打算再强求,他能明白老师的用意,无非就是怕自己的猜忌。
    不过也好,能把徐氏手中的军权分割一下,这徐南等人可都是握有重兵的。
    大概半月过去,一切的战前准备都完成了,事先集结的四万骑兵在卫青的率领下率先朝着定襄的方向前进,而密密麻麻的运粮车和马匹则是紧随其后。
    大军的粮草暂时由沿途郡县负责,不需要担心补给问题,长安府库半空,可地方还富余。
    卫青等人前脚刚走,刘彻就下令卫将军徐南假节,领兵两万前往辽东威慑东北诸族和朝鲜半岛的势力,并且策应前往定襄袭杀的主力。以往像这种十万人级别的灭国之战几乎都是徐恭领兵,即使是太尉周亚夫也多数是领兵万人。
    可以说这是大军第一次脱离徐恭作战,刘彻有所担心也是肯定的,但他也知道国家不能太过依赖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这一代没有野心,可以后呢?
    这也是打压徐氏的根本原因,等到太子继位再重新重用就能令其感恩戴德,恩威并施才是真理。
    “去吧,去吧,卫青你是有才的人,大汉的未来要依靠你们。”
    徐恭站在城楼上,目送着大军的远去,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越来越差。
    ………
    “老师您说国家要以法治国,可为何还要注重德行呢?这根本就是相悖的啊,张大夫说法律不容私情,可儒的本质就是情嘛。”
    太子宫,含丙殿内。
    太子刘据正跪坐在地上听课,宫殿的装修富丽堂皇,远比当年要豪华,足以见得刘彻对太子的宠爱。
    不仅让声名在外的太常徐胄担任老师,还经常带在身边观摩理政,请鬼神赐福,更是精挑细选“太学”的学生来充当宾客。
    徐胄放下竹简,说道:“殿下,您对于儒法的理解依然还是不够的。”
    “法的不容私情指的是刑法官员不能凭借喜恶来审理案件,不能凭借亲属关系而草率的定罪,不能凭借主观臆断而断案,更不能依靠行贿赂的多少来决定如何判决。”
    “在严格遵守公平的前提下,可以依靠德行适当网开一面,但是像杀人者死这种原则问题就不能改变了,外用法规劝天子,内用儒教导万民,重律重德,如此亦为我大汉之国策。”
    “太子对于儒学法典的研习还是远远不够,根本没有吃透精髓,今后又如何治理国家,处理官员呢?”
    徐胄又给刘据讲了一下大汉如今治理国家所用的方略。
    一直以来,太子文略方面的学习都是太常徐胄负责的,是刘彻钦点,没有徐恭学习,如果不亡故那几乎就是半只脚迈入了托孤大臣的行列。
    徐胄在教育方面一直是顶流,他开办“覆盎学府”像是张汤、公孙贺都是他的学生,名望上仅次于倡导人徐恭。
    无论是在儒家还是法家都是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而且刘彻因为觉得此人好控制,所以极其欣赏,大概率是武帝朝最后受重用的徐氏大臣。
    小刘据低下了头:“是,我据一定会好生学习,做一个称职的太子!老师您放心。”
    听罢,徐胄露出一个孺子可教的表情,摸了摸他的头:“好孩子,你的年纪还小,处世还未深,不懂也是正常的,好生努力便可,你的天赋很高。”
    刘据重重的点头,然后继续开始读书学习,这个几岁的孩童真的非常用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