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2章 马德里不夜城
    第252章 马德里不夜城
    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这一点在三国同盟上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虽然德国在和平谈判中没有偏向奥匈帝国,但那自以为公正的中立态度也惹恼了俄国。
    俄国费大代价才打赢的俄土战争,获得好处的反而变成了奥匈帝国和英国。这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记恨上了德国,德俄关系也随之恶化。
    对于德国来说,与俄国的关系如何进展变成了非常困难的选择。
    德国首相俾斯麦一边秘密筹备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盟约,防备有可能和法国结盟的俄国,另一边又想修复和俄国的关系,继续维护自己孤立法国的政策。
    在这样看似矛盾的外交立场当中,德奥同盟顺利签订,但却并未公开。这份同盟条约更像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私下的一份约定,双方共同防备俄国有可能的倒戈。
    在这份同盟条约当中,德奥两国约定,一旦有任何一方遭到俄国的进攻,另一国当以全部兵力援助,并且不得单独媾和。
    若一方遭到非俄国的其他欧洲国家进攻,另一方当采取善意的中立。若发动进攻的国家得到了俄国的支持,另一方应当遵照条约加入战争。
    这份专门用来防备俄国的军事条约让奥匈帝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德国和奥匈帝国之间的关系正式走近。
    德国方面也开始重视起奥匈帝国这个盟友,至少相较于威胁更大的俄国来说,奥匈帝国对德国的立场更加坚定,是德国更容易把控的盟友。
    俄国的实力虽然强大,但俄国这个盟友也容易对德国造成反噬。一个由德国主导的德奥同盟条约,明显要比三国各有心思的三国同盟更加让德国感觉放心。
    凭借着皇家安全情报局带来的情报,卡洛自然也得知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外交代表秘密会见的消息。
    从历史的走向来看,德国最终选择了奥匈帝国,而俄国也和法国走到了一起,从而诞生了欧洲到目前为止最强大的两大军事集团,德奥同盟和法俄协约。
    目前欧洲局势的演变已经有这样的趋势,只不过局势还没有那么明朗。卡洛也在考虑当两大军事集团进化成最终体,也就是英法俄协约集团对抗德奥意同盟集团的时候,西班牙又该选择两者其中的哪一方呢?
    卡洛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许只有等到那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卡洛才会清楚西班牙到底应该选择哪一方。
    而现在,卡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西班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建立更多的优势,尽量减少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差距。
    两大军事集团虽然各有三个列强,但实际上的综合实力是不成正比的。英法俄协约的三大列强全部都是霸主级别的强国,唯一弱一点的是国内问题频发的俄国。
    但就是这样的俄国,综合实力仍然超过了奥匈帝国。
    德奥意同盟这边,真正能够比肩英法俄三国的只有德国一个,奥匈帝国要弱一个等级,意大利再弱一个等级。
    更何况,意大利压根不是一个坚定的盟友,战争打响之后反而跑到了英法俄那一边。
    这也导致一战的局势实际上是德奥两国单挑整个欧洲。在战争的中后阶段,已经演变成了德国一个国家单挑整个欧洲。
    西班牙至少也要成长为法俄级别的列强,才有希望凭借自身之力改变一战的局势。
    到时候不管是加入英法俄这边还是加入德奥同盟那边,西班牙都有的选,并且都能保证自己获得最终的胜利。
    随着时间来到1879年的9月,卡洛也迎来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是在特斯拉的帮助之下,格拉姆的电力实验室成功研发出了更大功率的发电机。
    格拉姆主要研究的发电机是环形电枢发动机,通过水力发电的形式推动发电机的运转,最大功率可以达到6.5kw。
    在特斯拉加入电力实验室之后,就提出了和格拉姆完全不同的两相式巨型发电机设想。
    在电力实验室诸多科学家的帮助之下,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电力实验室终于制造出了第一代成品,也是全世界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这台大功率发电机的发电功率达到了惊人的26.5kw,足足是上一代发电机发电功率的4倍。
    这也代表着目前的电力真正开始有希望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让西班牙真正开启电力时代。
    当然,这其中也是有着一些难题需要解决的。虽然发电机的功率提升了,但电力的运输仍然是一大麻烦。
    目前的电力供给电灯的照明还好,要是想要用于工业生产,至少也得多个发电厂一起努力才行。
    除非能够解决电力运输过程中的高损耗问题,否则电力工业时代的大门是不会开启的。
    虽然限制很多,但大功率发电机的诞生也代表着西班牙的大街小巷可以出现更多的路灯,为夜晚下班的人们提供更加充足的照明。
    目前西班牙只有最繁华的两条街道拥有路灯照明,卡洛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让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主要道路都拥有路灯照明,让西班牙人感受到电力时代的美好。
    根据特斯拉的汇报,目前的大功率发电机还拥有很多的问题。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这台发电机的最大功率甚至有希望达到50kw以上。
    这也就是所谓的万事开头难。明确了电动机和电灯两种电力的使用方式之后,电力时代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或许用不了多久,电力实验室就能制造出发电功率高达上百kw的大型发电机。这些大型发电机才是西班牙电力工业时代到来的标志,因为只有更大型的发电机才能驱动更大型的电动机,从而带动西班牙的工业生产。
    大功率发电机的诞生也标志着发电成本的下降。伴随着西班牙的大街小巷都开始出现路灯,电力这种东西也一定会得到其他国家的效仿,从而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电力行业当中,推动全世界的电力工业普及。
    卡洛有一个疯狂的设想,那就是在今年的圣诞节之前,让马德里的大街小巷都安装上路灯,在圣诞节的夜晚将整个马德里点亮。
    这么做是很有意义的,至少可以进行大肆宣传,让所有欧洲人都明白西班牙拥有一座不夜城,让人们自发的对电力照明感到好奇,朋友对西班牙这个国家感到好奇。
    一旦西班牙给欧洲人的印象变成了发达和先进,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移民争先恐后的加入西班牙。
    这就像后世的美国一样。不管美国国内的环境是怎样的,对于其他国家的民众来说,美国被宣传的如同人类文明的灯塔一般,自然就会有许多不明真相的人渴望着加入美国这个所谓的世界明珠。
    等到他们真正到达美国之后,想后悔也晚了。因为移民是需要成本的,不是所有人都负担得起移民的费,也不是所有国家都会接受这些刚刚移民就要回来的人。
    而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西班牙对外的印象一旦变成文明和先进,自然会在无形之中增加移民吸引力。
    就算不靠这个吸引移民,通过展现科技的手段加强国际影响力,对于现在的西班牙来说也是可行的。
    现在的西班牙处境很尴尬。论实力,西班牙已经重新回到列强的行列当中。按照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方面,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处境差不多,不会得到其他国家真正的重视。
    因此,改善西班牙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就变得非常重要。提升军事实力是一种办法,展示科技并且提升存在感同样也是一种办法。
    电力和电灯这两种科技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其他的各国都有研究。但只要西班牙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人们在使用电力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西班牙这个第一个大范围运用电力的国家。不夜城明显是一个很好的噱头。在电灯之前,从来没有一种办法能让整座城市照亮,并且还维持一个晚上。
    如果西班牙做到了,这样的场面被欧洲各国的报社争相报道是肯定的。只要能引起欧洲媒体的重视和欧洲民众的好奇,那么卡洛的目的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想要完成马德里不夜城的奇迹,建造足够的发电站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电力实验室的估算,目前一组发电机就可以点亮接近1500个小灯泡或者700个大灯泡,想要完成马德里不夜城的宏伟目标,至少需要在马德里周边建造5个大型发电站,在圣诞节当晚才能点亮超过3000盏大型灯泡。
    这3000盏大型灯泡将覆盖马德里市中心的几条主要道路,让马德里市中心在圣诞节当天达成不夜城的宏伟目标。
    市中心周边的路灯则会换成小型灯泡提供照明。虽然亮度不怎么够,但至少也能保证在夜色之下不至于撞墙。
    到时候报纸上的照片只会刊登市中心的明亮场景,市中心以外的昏暗地带,可不会有报纸提及。
    此时距离圣诞节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要想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建造五座大型发电厂并且在马德里安装超过3000盏路灯,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更重要的是,电力公司还得为这3000盏路灯安装电线,确保在圣诞节的晚上这3000盏路灯都能正常点亮。
    卡洛更是亲自向格拉姆和特斯拉保证,只要能够实现马德里不夜城的宏伟目标,来年电力实验室的研究预算直接翻倍,并且卡洛还会从欧洲聘请更多的电力专家前来西班牙加入电力实验室。
    研究预算直接翻倍的好处,让特斯拉和格拉姆两人下定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完成这一目标。
    为了让电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充满干劲,卡洛更是表态,只要计划顺利完成,电力实验室的所有人员都将得到一笔奖励。
    卡洛对于研究人员的大方是出了名的,这也让那些普通的科研人员也为之期待。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充满了动力,不仅是为了拿到卡洛承诺的奖励,同样也是为了实现不夜城这一无双的壮举,亲手造就一个伟大的电力里程碑。
    在所有人都鼓足了劲的前提下,没有什么难题是不能解决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圣诞节一周之前,电力实验室就已经完成了所有路灯的铺设和发电厂的建造,并且已经对线路进行了测试,确定线路连接没有问题。
    现在就等着圣诞节的到来,等着马德里成为欧洲民众口中热议的话题,等着西班牙成为欧洲民众心目中先进和发达的象征。
    1879年12月25日,随着圣诞节夜晚的到来,马德里市中心的路灯也被顺利点亮。
    马德里的市民们也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的眼中满是激动和兴奋,看着亮如白昼的马德里市中心,西班牙人的眼中满是兴奋的泪水。
    “父亲,这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光呢?”马德里市中心的路灯底下,一个看着只有几岁的小男孩十分好奇的询问着自己的父亲。
    眼前的路灯是那么的明亮,这是从来也没有见过的亮度,仿佛跟白天的太阳一样。
    听到儿子的询问,弗朗切斯科目光这才不舍得从路灯上移开,微笑着向自己的儿子介绍道:“报纸上说这是路灯,这是给我们提供照明的东西。
    我们是第一个大面积采用路灯照明的国家,马德里也是第一个实现夜晚亮如白昼的城市。而这一切都是我们伟大的国王陛下带来的,现在的西班牙,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早在圣诞节前一天的时候,西班牙政府就对外公布了不夜城计划。这一句话引得全西班牙人轰动,有不少的西班牙人更是决定圣诞节都不过了,亲自前往马德里看看所谓的不夜城。
    弗朗切斯科一家就是这样。他们居住在南边的托莱多,连圣诞节都不过了直接跑来了马德里。
    事实也正如同他们所期望的那般,此刻的马德里亮如白昼,这光芒并不是路灯发出的,而是在路灯底下满含热泪的西班牙人心中所绽放的光芒。
    事实证明,西班牙人对自己的国家是这么的热爱。当西班牙用不夜城展现自己的实力的时候,西班牙人通通满含热泪,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来庆祝国家的强大。
    今晚的马德里是不夜城,而对于今晚所有在马德里的西班牙人来说,这又是一个不眠夜。
    一个不夜城居然让许多马德里市民一夜没睡着觉,这是卡洛完全没想到的。
    不过这也证明不夜城计划带来的效果确实不错,第二天各国的新闻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是西班牙的各大报社相当自豪的汇报了马德里不夜城的成功,并且骄傲的宣布马德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不夜城,西班牙也用这种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强大和回归。
    报纸上马德里市中心亮如白昼的一排排路灯的照片北欧洲其他国家的报社转载,他们的新闻中也纷纷报道了西班牙的马德里不夜城。
    因为欧洲处于和平的原因,这样百年难得一见的新闻立刻成为各国的头版头条,引起了诸多欧洲民众的探讨。
    当然,这些欧洲民众在羡慕西班牙拥有不夜城的同时,也开始纷纷谴责自己国家的政府。
    特别是英法这样的欧洲大国,英国人和法国人对于自己政府的谴责更加激烈。
    在英国人看来,大英帝国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伦敦是世界的灯塔。
    怎么伦敦都没有实现不夜城的宏伟目标,反而让马德里这样一座小城市实现了呢?
    以往伦敦人把西班牙看作偏远落后的乡下,但此时这个偏远落后的乡下地区已经变成了发达的现代城市,反而是伦敦差人一等。
    这是英国人绝对不能接受的。英国人可以为了国家的强大而自豪,当然也能因为国家落后人一步而愤怒。
    圣诞节的第二天,随着各国的报社都转载了马德里不夜城的新闻,伦敦市民也纷纷走上街头,他们抗议政府的不作为,并且要求伦敦也铺设路灯,让伦敦也变成一个不夜城。
    和伦敦市民这样抗议政府的还包括巴黎市民。巴黎人的抗争更加激烈,法国政府也丝毫不敢小看巴黎人的意见。
    这可不敢开玩笑,巴黎市民可是真的敢推翻政府。英国内阁还能对伦敦市民的游行视而不见,要是法国政府也像英国内阁这样处理民众的抗议,恐怕法国政府的寿命就要戛然而止了。
    民众的意见不能违背,但实现不夜城又是英法两国无法承担的重负。
    得益于英国和法国的强大,伦敦和巴黎的人口也是极多的。这也代表伦敦和巴黎想要实现不夜城的目标,必须要助力比马德里更多的路灯,建造比马德里更多的发电站。
    再看看民众们愤怒的情绪,这些建设还必须得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才能平息民众的愤怒。
    这得是多大一笔支出?两国政府甚至算都不敢算,要是真像西班牙那样搞一个不夜城,而且只是为了照亮一个城市,那两国政府的其他发展还要不要了?
    更何况,就算他们愿意仿照西班牙也搞一个不夜城,他们的电力发展有这样的能力吗?
    不仅需要大功率的发电机,还需要能够稳定照明的电灯泡。两者都拥有的前提下,还要尽可能节省成本,减少开支,这让两国政府瞬间头大,也纷纷埋怨西班牙为什么要搞不夜城,这不是把他们两国政府架在火上烤吗?
    5200字二合一章节,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