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4章 子侄们的教育问题
    第644章 子侄们的教育问题
    今天沧浪亭林府也是张灯结彩,全家老少男女齐聚一堂喜气洋洋。
    林泰来进门后,便看到自家父母、兄长、妻妾、儿子全都在等着。
    而后就传话出去,今天和明天林大官人不见外客,只和家人团聚。
    林泰来与父母见过礼后,又接受妻儿的拜见。
    如今在苏州的三个儿子里,林九一和林九五都已经六岁,嫡子林双喜也有三岁了。
    看着逐渐长起来的三个儿子,听着稚嫩的童声叫爹,林泰来恍恍惚惚,瞬间感到自己失去了一种叫少年感的东西。
    夫人王十五趁机对林泰来说:“九一和九五这哥俩已经六岁,眼看过了年就是七岁,也该到了发蒙的岁数了。”
    虽然这两个孩子不是王十五亲生,但作为正房主母,有些事情还是要她出面操心的。
    而且必须要更加上心,不然就会被别人说闲话。
    听到刚进家门,还没来得及久别胜新婚,话题就开始转向孩子教育问题,林泰来又恍惚了。
    自己不但已经失去了少年感,中年感还正在快马加鞭的赶过来.幸亏不用考虑买什么学区房的问题。
    王十五只感觉莫名其妙的,怎么夫君进了家后动不动就发呆?难道被外面野女人勾走魂了?
    她忍不住轻轻推了一把林泰来,“夫君你倒是发句话啊!”
    林泰来回过神来,看了看旁边的范娘子和黄五娘,问道:“你们怎么想的?”
    但这两个半文盲能有什么见解,只能听凭林泰来做主。
    林泰来又对王十五问道:“那你考虑过怎么安排了没?”
    王十五答道:“想在林府做授业先生,一是要才华、品德俱佳;二是尽可能长期教学,保证连贯;三是有一定背景为佳。
    在先前本打算,让我那兄长在府衙视事之余,顺带教导两位哥儿。
    怎奈突然遭遇丁忧,他返回山东去了,便只能另寻名师。”
    山东新城王家科举向教育实力强大,原府尊王之猷水平自然没有问题,但赶上丁忧回老家就没法了。
    而后王十五又继续说:“在苏州本地又寻觅了一遍,相中了一位老先生,乃是翰林出身,真正的德高望重,同时书画水平极高,如今居家赋闲。
    而且这位老翰林为人忠厚不善于治生,搞得家里宅园荒芜,正是缺钱的时候,不然没可能请得动。”
    林泰来诧异的说:“竟然还有这样的人?”
    看看张凤翼、文元发、张幼于、王老登等人,对苏州的士风林泰来还能不清楚么?
    在这种大环境下,居然还有能把自家整破产的翰林,也真是异数了。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实锤了为人厚道。
    王十五又介绍说:“此人乃是隆庆二年进士,同届庶吉士中年龄最长.”
    林泰来顿时感觉耳熟,连忙问道:“莫非此人叫韩世能?”
    王十五并没有感到奇怪,毕竟夫君现在也是翰林圈子的人物,“看来夫君也听过,对于这样的人物,必须要夫君亲自登门邀请。”
    林泰来便道:“不用想了,他已经被首辅举荐,要起复为庶吉士教习,说不定还要加礼部侍郎官衔!”
    王十五大失所望,“为了两位哥儿,妾身好不容易才精心选中了这么一个老师,又是白费心思。
    如今以我林家的门第,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教导林氏子弟的。”
    林泰来忽然想起什么,转头就吩咐说:“让高长江代表林府,立刻去给韩老前辈送程仪!五百两!”
    若韩世能当了庶吉士教习,在这届庶吉士的去留分配上,就具备了一定话语权,五百两银子并不贵。
    其实对儿子们的教育问题,林泰来更想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多灌输点“先进思想”。
    但是这两年都是东跑西奔南征北战的,孩子又太小,实在不适合跟随自己,所以只能过几年再说。
    至于现在,林泰来觉得随便找个老师教教基础学识就行了。
    所以林泰来就尝试着对王十五说:“这哥俩不妨先由夫人亲自教导识字,等过上几年,便送到横塘学院去,进行更全面教育.”
    “不行!”“不行!”“不行!”王十五、范娘子、黄五娘不约而同的说。
    林泰来:“.”
    夫妻之间的教育理念相差这么多吗?
    王十五好像比范娘子和黄五娘两个亲妈更气愤,对林泰来指责说:
    “两位哥儿都是夫君你的骨血,怎能因为嫡庶之分而厚此薄彼?
    不延请名师传道授业也就罢了,怎能扔到横塘学院,与那些底下人厮混,学那些旁门左道去?”
    还有一层意思,王十五没有明说。
    如果把两个庶子送到横塘学院去放养,那她这个嫡母在别人眼里,岂不成了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主母?
    林泰来深深的叹口气,即便自己搞了这么多新兴产业,即便自己开办了横塘学院,但自家人还是崇尚传统教育方式,还是认为先学四书五经是正道。人心观念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自己折腾几年时间就能扭转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重而道远。
    这时候林老太公有意岔开话题,又对林泰来说:“如今易哥儿也成人了,不知干什么好,你这当叔父的也要上心!”
    老太公嘴里的易哥儿,就是林老大的儿子林易,也是老太公的大孙子。
    正所谓老儿子大孙子,如今老儿子林泰来已经独立了,大孙子就成了老太公心头宝。
    今年林易正好十六岁,按照这时候的习俗算是成人了。
    此时林易正站在老太公的背后,一晃也是个大小伙子了。当初林泰来刚穿越过来那时候,这大侄子才十来岁。
    林泰来笑道:“有大哥在,我操哪门子心?”
    同样在座的林老大赶紧说:“这畜生顽劣不堪,三天两头的顶撞我!读书读不成,做工也做不得,反正我管教不了,阿四你搭把手!”
    林易朝着家里最强势的小叔父嬉皮笑脸,十分讨好,表面看不出什么顽劣。
    林泰来瞥了眼大侄子,对大哥说:“也不知道你这些年都学了什么本事,连自家儿子都管不了?”
    林老大很丝滑的回应说:“你行你上?”
    林泰来叹口气,指着仍在嬉皮笑脸的大侄子,对大哥说:
    “他岁数到了,给他说个浑家!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不是任由你拿捏?”
    林老大迷惑不解,这怎么拿捏?给血气方刚的少年娶个老婆,根本毫无威胁好吧?
    林泰来又强调说:“常言道娶妻娶贤,容貌美丑并不重要,对吧?”
    林老大好歹也是干工程的,若还听不懂就真是蠢了,登时就欣喜的拍了下大腿。
    随即就转头,对自家儿子喝道:“若还敢顶撞老子,就给你娶个最丑的浑家!”
    少年林易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小叔父不愧是混官场的,这心果然够黑!
    但是他身体毫不犹豫的、噗通一声就跪到小叔父身前,叫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要跟着叔父闯荡天下!”
    林泰来似笑非笑的说:“闯荡天下不用跟着我,如果你真想行万里路,那我送你上海船做几年学徒。
    如果真有运道,又肯用心,我保你日后做个纵横东海的小霸王。
    二三十年后说不定手下战船千百,海员上万,君临异邦,随便烧杀抢掠。”
    林易一脸懵逼,小叔父画的大饼也太玄幻了吧?您平常在朝廷就是这样忽悠人的?
    老太公有点不爽的说:“他还是个孩子,你跟他胡闹什么!”
    林泰来答道:“我又没有强迫,全凭自愿和缘法。”
    正当林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在城北桃坞,年过甲的韩世能蹲在自家破败的园子里,黯然神伤。
    苏州那么多人整治园林,怎么偏偏就自己了十年,把园子整荒了?
    还有,自己明明书画技艺高超,怎么卖价还不如陆师道他儿子的作品?
    这田园隐士日子真没法过了,只好应召去翰林院当庶吉士教习了。
    忽然韩家老仆领着一行人,匆匆的来到韩老学士身边。
    一个中年文士作揖道:“在下林府外管事高长江,见过老学士!
    我们林府听闻老学士即将上京,特奉上程仪五百两,聊表敬意!”
    韩老学士望了望那十个大银锭,很坚定的说:“这份礼太过贵重,恕老朽不能收。”
    高长江有点霸道的答话说:“在苏州城,我们林府送出去的礼,没有人能拒收。”
    这不是什么恐吓,而是一句大实话,林府的善意不容许拒绝。
    韩老学士愣了愣,又道:“老朽可以收下这五百两,然后老朽去林府教书五年。
    所以这五百两银子,就当是老夫提前预支的束脩了!”
    高长江不太能理解这种人物的脑回路,只能说:“此事我做不得主,需要回去请示,但这五百两银子今天老先生必须先收下。”
    当高长江返回林府时,林府正大开家宴。
    听了高长江的禀报,夫人们纷纷表示欢迎韩老学士来林府教书,五百两五年能请到翰林学士级别的老师真不贵。
    可林泰来却大煞风景的说:“我要他来当教书先生作甚?他去当庶吉士教习,对我才是真正有用!
    老高你明天把他请过来,我要亲自与他谈谈!”
    明年是京城大比年,本届庶吉士要散馆安排工作,同时翰林院要选拔新一届的庶吉士。
    庶吉士教习在其中都能起着重要作用,这才是林泰来所看重的地方。
    于是三个夫人又与林泰来争辩起来,到底是儿子的学业重要,还是官场算计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