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军返回青州
在将兖州诸郡的事宜协调妥善之后,刘备率军从山阳郡到东平郡国,再穿过济北的丘陵山区。
恰巧在卢县停留五六日,把泰山郡太守应劭吓得够呛,他不知刘备军粮草告罄,这般行营是为了成效的向豪族征粮。
耳朵听闻比不上亲眼目睹,士卒昂首挺胸,摩拳擦掌,军容厉奋的强劲之师携带的震撼。
应劭误认为刘使君厉兵秣马,欲灭杀不服者冲他来的。
赶紧差使郡功曹前来表明态度,愿归附遵从。
“使君,泰山全郡愿奉州部之命是从。”身材矮小精悍,有着上唇八字须的功曹,打恭作揖再拜道。
晾在卢县传舍三日,他心惊胆颤以为徒劳无功白跑一趟。
刘使君决心已下攻打泰山郡,没想到峰回路转传见了他,只要见面意味还有罢兵的机会。
功曹将悬起的心渐渐放下,身为泰山当地的世族,除了对得住太守的情谊,也要护好宗族利益。
他乃奉县高胡毋氏出身,为孝景帝时的博士胡毋生后人,先祖受业于公羊寿,得以口传《公羊春秋》为家传典籍,后又传于公孙弘、兰陵褚大、温县吕步舒、东平嬴公。
嬴公授东海孟卿、鲁国眭孟,至董仲舒遂为显学。
刘备了解后在军营应召胡毋功曹,那时正在逐渐检查每个营地,时不时交谈几句,功曹见罢兵戈目的未达到,只好跟在身后欲言又止。
走过一列列整齐的队伍,士卒操练军阵,即便没上过战场的功曹,也能感受到一阵阵的肃杀之气。
刀盾兵、长矛士卒、弓弩兵配合的井然有序,小阵贴合大阵,几乎没有多少间隙可寻。
虎贲骑兵千余人马,冲阵演练带来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泰山郡来的胡毋氏腿脚陡然有些发软,若无身旁军吏好心搀扶,他必站立不稳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丢尽世族的脸。
擂鼓操练,旗帜挥动,伴随着沉厚的号角声,各军仍然在操练。
走完三四个营地,泰山郡的功曹彻底没了抵抗的勇气。
先前还想着提条件,如今只想怎么样把玄德公安抚下来。
以一郡敌两州强兵悍卒,就算太守想做这种蠢事,豪族、士族也不会跟太守发昏,两汉官员实行异地任职。
一旦打起来应劭可以逃走,他们宗族全在当地跑不掉,碰到强悍之师只会被剿灭。
刘备微微一笑问道:“功曹可在刘公山处见过如此阵势?”
“回禀使君,未曾见过。”胡毋氏后怕拱手道。
先前还想谈条件,保留太守实权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刘使君罢兵。
但现在嘛,才终于体会到姻亲羊氏密谋暗投有多爽快,抱歉了应府君,胡毋氏幡然悔过只想投玄德公麾下,永远匡扶汉室。
功曹觉得问心有愧,因羞愧而脸红赧颜汗下。
应劭也没想到之前暗地就有半数豪族士族想要投靠刘备,故特意派遣中立的胡毋氏去和谈,现在另一世族也要学羊氏带剩余的豪族去投效。
一来二去,自己已然成为光杆司令。
没有泰山郡各县的豪族和为表率的世族支持,别说征调郡兵了,泰山郡他都跑不出去。
泰山以及旁边的徐州琅琊郡国基本属于丘陵山区,黄巾以来又多盗贼匪寇,没有居住多年的当地人指引带路,带着数十随从跑路,怕是会埋骨深山里。
随后刘备又问许多关于泰山郡的地形、人口田地、以及作乱的盗匪等诸多事。
胡毋功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备表面神色自若,心底却在欣喜,误打误撞下泰山可传檄而定。有意栽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除了青州北海外,兖州泰山也和徐州接壤了,可以通过泰山直抵徐州东海郡国。
……
平原郡的田野过道,一阵马蹄声传来,缉刻赤底刘字的旗帜在高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
威武的骑士举着的漢纛,紧随在其后。
“是使君!使君凯旋而归了。”
“阿爹,阿爹,快看刘使君回来了,你快看啊!”
旁边的田地不少百姓正在耕作,听见马蹄声猛然抬头张望,见到熟悉的旗帜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去岁年末寒灾严重,刘使君出征在外也不忘黔首百姓,连下公文传至各郡打开粮仓取出最后的一批存粮救济百姓。
开仓调拨收割的禾杆挨家按户分给百姓填充茅草屋保暖御寒,下令让郡吏、县吏、乡吏探访百姓家中柴草能否能挨过漫长的冬春季。
刘备又书写文牍给各郡太守,直言不讳道:初平三年的寒灾使得各郡冻死万人,这种教训不能再犯,若有郡县百姓大范围冻死者,我当问责太守,无论何人皆罢黜一级。
公文一发连太守都会追责,更何况其他官吏。
掾吏们不敢懈怠,纷纷不告劳苦勤快走访乡里。
有时候不给底下层层施压,不会有多少属吏真会把百姓生死放在心里,时间长了就会麻木。
除了平定天下,对于内部的治官治吏也不容忽视。
虎贲骑兵先至平原,步军携带辎重还在身后十余里。
年末为了救灾,青州就已停止运粮到济阴,刘备能率军返回平原,全靠一路亲自上门找豪族资助。
豪强们看到玄德公带部亲至庄园或坞堡前,瞬间没有了意见,还派僮仆杀牛宰羊笑容满面般主动犒军。
大军途经之处,看着一辆辆辎重车除了少许拉的粮草外,满载最多是攻城器械。
脾气再差的人也霎时变得和蔼可亲堆笑讨好。
好好说话只要部分粮草,你要不肯给,那他就要包括你的命在内全部拿走了。
山阳和东平的豪强们算清楚账后,自然明白怎样选择。
“使君!”过了高唐渡河,荀彧带着掾史吏属,亲迎到平原县渡口。
刘备勒马下镫,望着众多熟悉的面孔,忍不住笑道:“文若,备出征又过近半载,青州多仰仗你的佐治才能有条不紊。”
“文若实有萧相之才啊!”刘备感慨道。
“使君过誉了,彧才疏智浅不敢比萧相,天下英才不可胜举,颍川一隅之地,便有俊才胜我十倍。”
荀彧依然温文儒雅,一如既往地稳重。
不自负怀胜人之处,反而常觉自己于天地间不过渺渺之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