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8章 《寒战》
    第458章 《寒战》
    和《战狼1》以及《战狼2》一样,《寒战》这部电影的故事,同样是极其贴近现实世界的。
    这并非是一部发生在另一个虚拟科幻宇宙中的故事,而是和观众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故事发生在华夏百姓熟悉并且目前正极为关注的香江,一开场的旺角爆炸案,以及冲锋车和5名车上成员被劫案,依然是熟悉的味道,让观众以为换汤不换药,这是香江导演极为擅长的,一部紧张刺激的警匪片。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尤其是张学友和梁家辉所饰演的刘杰辉以及李文彬互相逼宫的高能片段之后,类型突变,权斗浮出水面。
    这里就融入了不少香江警务部门内部的权利斗争。
    身为鹰派的李文彬是从警队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一直奋斗在一线,所以深受警队内部实干派人员的崇拜和爱戴,再加上其家族在警队深耕多年,人脉极广,所以他可以算作警队内部基层派的领头人,是一名“武将”。
    而刘杰辉他是“文官”,一直以来都是在警队管理部门任职,连巡街都没干过,就已经年纪轻轻位居高位,原因只是经过刘sir管理的四年,警队的账目做得非常漂亮。
    此时距离处长曾向荣退休还有两年半,权利即将出现真空,44岁的刘杰辉和51岁的李文彬都是竞争该宝座的有力人选。
    属于鹰派的李文彬一直深得内部前线警务人员的支持,特别是刑警,所以牌面上应该是他升上去才对。
    不过政府高层方面的理想人选却又是刘杰辉,双方一文一武,一个基层派,一个高层派,竞争可以说是极其激烈,平静的湖面下亦是暗流汹涌。
    而冲锋车被劫案,无疑是投入湖面的一颗巨石,将这汹涌的暗流都掀了起来,让很多事情都摆到了台面上。
    因为这可不是简单的冲锋车被劫持事件,在香江,比这更大的案子警队都遇到过。
    不说远的,就说前不久那个发生在香江的,由一个女人引发的大案子,当时引起了多大的风波,香江警队甚至都没能插手到其中,只是在外围当了会警戒人员。
    事后警队内部也曾流传有关此事的信息,据说有出勤的伙计看过现场情况,军方可是连重火力都出动了,那现场地面直接都被犁过一遍,直接掀去了一层。
    和那种事情相比,冲锋车被劫持还真算不上什么。
    但就是这次事件,却是牵扯到了刘杰辉。
    因为刘杰辉上位之后,一手主导了警队通讯系统的升级。
    当然,这并非是普通的通讯系统升级。
    如果说刘杰辉要一个亿的预算,理由是升级通讯,警务部门的老大在外面只能说香江警队通讯能力很强。
    然而刘杰辉精打细算要了八千万预算,不仅账单做得非常漂亮,给出的理由还很新潮。
    按照他的说法,这次升级是紧密联系科技警务和智慧警务最新理念,紧扣“互联网+”和“新兴科技”。
    以此为抓手,加强部门合成作战能力,打破信息传输壁垒,减少因通讯不畅导致的多警种合作桎梏,达到犯罪打击治理效能最大化目的。
    在保障保障香江平安稳定的同时,以此为窗口向大家展示亚洲金融之都和世界金融要地的风采。
    有了这个理由,那警务部门老大就可以去哥本哈根宣传香江是亚洲最安全的城市了。
    什么?你说前不久发生在香江某个游乐场的恶性事件?
    根本没有那种事情好吧,将这件事情完全掩盖了下去。
    只是现如今,一向以安定繁荣著称的香江,被宣称是亚洲最安全城市的香江,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了两起恶性事件,这自然很快就引起了香江政府高层的重视。
    所以以这件事情为切入点,李文彬下属的高级助理邝智立在劫持事件发生后,立刻带人闯进了信息科技术总监杜文的家里。
    只因为杜文是刘杰辉的下属,当初刘杰辉正是在他的建议下,以搭建网络信息安全为由削减了李文斌行动组每年的预算,而每一辆警车和警员的对讲机上都有他们搭建的信息安全系统。
    现在警员和冲锋车都凭空消失了,这无疑是证明了杜文所搭建的这个信息安全系统存在严重问题,甚至更进一步说,这就是刘杰辉的错处。
    所以事件一发生,李文彬立刻抓住机会,先是在会议上对刘杰辉和他的下属发难,然后定义了香江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并且自己亲自带队,担任总指挥,执行此次“寒战”行动。
    这个时候,观众们就已经陷入到了电影的剧情当中,因为在香江电影中出现警匪冲突并不稀奇,但出现权利倾轧却是头一次见。
    过往的香江警匪电影不少,其中正反好坏的划分也很明显,即便警方中有反派,那也是坏得很彻底,很明显,就是纯粹的恶。
    然而这部《寒战》的开头,看似是警匪对抗,可刘杰辉与李文彬之间的冲突,虽然仅仅只是展现出冰山一角,就已经让人眼前一亮。
    之后有关权力斗争的戏份更多了,李文彬主导的“寒战”行动失败,人质不仅没有被找到,行动的警方反而是被戏耍了一番。
    随着剧情的推进,李文彬和刘杰辉也开始就此事各自发力。
    发力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刘杰辉是文官,深受上级信赖,所以他发力的方向就是寻求上级长官陆国华的帮助。
    而李文彬这边,依赖的依旧是他的那帮子下属。
    双方既要解决那伙匪徒,同时也要相互竞争,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出更优秀的一面。
    这第一次权利对抗,最终因为刘杰辉背后有人,拉拢了李文彬的一名得力下属而棋胜一招,成功逼宫夺权,将“寒战”总指挥的头衔给夺了过去。
    电影中刘杰辉夺权时,张学友和梁家辉互相对峙的画面,堪称是一大名场面,两位香江的老戏骨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表演上,都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双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台词中火药味之浓,气氛之紧张,让现场的不少观众都大呼过瘾。
    一番争吵结束,张学友所饰演的刘杰辉成功上位,成为“寒战”行动总指挥。
    同时这也意味着他和李文彬的第一次对抗以自己的胜利告终。
    接手“寒战”行动后,电影的剧情又顺着警匪的路子发展,与一般的警匪片并无二致,但争分夺秒、争锋相对的紧张感与危机感拍的十分传神。
    警方布下天罗地网,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实际上却是被劫匪玩弄于股掌之上,不仅五千万被抢走,刘杰辉的得力下属也胸口中枪,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这种势均力敌却棋差一招的挫败感,不仅打击到了刘杰辉,同时也让观众们有了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并且一些聪明的观众隐隐也察觉到了剧情中不对劲的地方,为何警方的安排已经天衣无缝,那些匪徒依旧能够占据上风?
    为何他们会对警方每一步行动都了如指掌?由此导演又再次把观众带回到主线上,并表明《寒战》确实是权斗为主,警匪为辅。
    一些观众也反应过来,电影开头的绑架案只是派系之争的引子,针对警队新型信息化通讯系统的犯罪不过是开胃小菜,这件事情并不能真正打击到刘杰辉。
    所谓的“寒战”行动总指挥头衔,也只是一个诱饵,是为了故意引刘杰辉上钩,让他主动负责此次行动。
    如此属于警队高层派的刘杰辉指挥不当会被免职,指挥过程中有可能被杀,就算成功了……
    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好吧,因为故事发展到这一步,只要观众们不是个傻子,就能凭借丰富的观影经验和局外人的视角看出来,那伙匪徒一定安插了内奸。
    甚至于他们很有可能就根本不是匪徒,而是某些人为了实行某些阴谋,达成某些目的的黑手套。
    所以高层派的刘杰辉怎么做都是完蛋,现实也确实如此,刘杰辉遭受了他担任总指挥之后的惨痛失败。
    这个时候观众们已经开始猜测,究竟这内奸是谁?或者谁是此次事件真正的幕后黑手?
    一切问题的矛头似乎都指向了李文斌,因为无论怎么看,李文斌都会是此次事件的最终赢家。
    刘杰辉失败,5千万被抢,虽然警员被释放,但装备依旧不知所踪,这个锅终究是要有人来背的。
    这个时候,李文彬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权利的斗争似乎是以他的胜利而告终。
    当然,在刚刚的电影剧情中,还有一些人也同样很可疑。
    像是林家栋所饰演的高级警司邝智立,就有些忠奸难辨,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好人。
    只不过令观众们感到意外的是,面对刘杰辉的失败,李文彬既没有志得意满,也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是对刘杰辉表示了支持和安慰。
    当然,这种支持和安慰并没有什么用,新一轮的权力交锋又再次开始。
    此时电影的明线由警匪片变成了找内鬼的《无间道》,暗线却是文官和武官的又一场争斗。
    双方背后都有各自的阵营,刘杰辉这边借助廉政公署之手,调查警队内部的情况,为了让过程更加扑朔迷离,导演还插入了钱嘉乐这条支线。
    故事再次变得扑朔迷离、一波三折,李文彬也被廉政公署请去做客,通过对话引出了更多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似乎又洗去了李文彬身上的嫌疑,再加上刘杰辉主动约李文彬一起交换情报,两人又站在了统一的战线上,电影节奏也重新回归到了正常的警匪节奏上。
    警方顺着某些线索,找到了部分匪徒的藏身之处。
    只是在发动攻击的过程中,因为内奸的缘故,该大楼的天台发生剧烈爆炸,以至于所有匪徒,甚至是内奸都葬身于此。
    这自然是此次“寒战”事件的真正黑手所乐于看到的,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深夜,当李文彬的儿子,由彭于晏所饰演的李家俊回到家时,一份其身上的化验结果,让这位冲锋车劫持案的策划者明白,自己暴露。
    于是他也不再隐藏,将一切实情都告知了自己的父亲李文彬。
    原来这所有的一切还真就是他策划的,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把这5千多万和被劫持的装备拿出来,让李文斌来破案。
    如此再加上刘杰辉在“寒战”行动中的失败,警务处长的位置才能非他李文彬莫属。
    当然,李家俊也不是一个人,李文彬看着自己的儿子,很明白,以他在警队中的影响力,还并不足以指挥得动这么多人,惹出这么大的动静。
    真正在背后执行此次行动的,还是警队基层派中分化出来的激进基层派,他们制造出这么一起危机事件,是要搞下克上,是要逼着李文彬上位。
    因为身为文官的刘杰辉上位,财政的削减绝不会停止,甚至有可能会更加严格,那么他们这些基层只会更难过。
    电影到了这里,观众甚至一时之间难以判断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了。
    很显然,李文彬在此次事件中是不知情的,危机事件是他的年轻下属和儿子偷偷策划,甚至于他还配合着刘杰辉一起将自己的儿子给抓了出来。
    而刘杰辉也是个正面角色,至少从电影中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什么问题,一心为公,没有私心,警察抓匪徒也是天经地义。
    至于李家俊和那些年轻的警队基层少壮派,他们似乎也情有可原,因为华夏历史悠久就是有这一点好处,大家往往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对应的事件。
    像是电影中警队的文、武之争,这不就是明朝的文官集团和武勋集团的冲突吗?
    文官集团压制武勋集团,最终的结果如何,大家都十分清楚,无外乎是武力孱弱,最终被外敌所趁。
    而“寒战”行动的结果,无疑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次行动中显露出的问题,证明了所谓的管理和账目漂亮,只是表面功夫。
    那些基层少壮派是真正在干实事的,管理层削减他们的经费,无论怎么看,都有些不合情理。
    再叠加上很多观众联想到自身的经历和遭遇,自己辛辛苦苦干活,功劳都被那些做办公室的,搞app和做汇报的抢走了,这就更是共情那些可怜的,不得不反抗的基层了。
    这么一看,善恶对错的边界似乎也有些不那么清晰了。
    只不过和大银幕前的观众们不同,李文斌看着执迷不悟的儿子,心里却很是清醒。
    对于他来说,对于他这个位置上的人来说,无论自家儿子以及下属有着什么样的理由,破坏规矩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不可容忍的。
    今天他们可以找出理由来支持自己上位,明天他们也可以找出另一个理由来支持其他人将自己赶下去。
    下克上这种事情,最为高层人物所忌讳,即便对方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
    所以故事的最终,基层派的头领李文彬深明大义,他的儿子被逮捕,他自己和警务处长申请了提前退休,刘杰辉即将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警务一哥。
    唯一的问题是,“寒战”行动依然没有结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