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9章 突变
    第249章 突变
    队伍的准备和后续安排不需要朱慎锥亲力亲为,既然是练兵就要练的彻底,这些琐事他全交给了下面去办,也顺便可以看看手下人在训练中这方面的情况。
    把事交代下去后,朱慎锥就去了工坊那边。
    这一次来赵屋岭除了看看这边屯田、训练的情况下还有一件事就是姚家兄弟的研制情况,之前姚家兄弟按照朱慎锥的要求弄出了黄药,虽说黄药的成功使得朱慎锥确信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而且的确也可以通过黄药制造出火器的底火,从而改进火器发射如今依旧使用火绳,燧发故障频频的不足。
    但黄药的初步成功不代表就马上能制造出真正的底火来,一开始弄出来的黄药虽然能达到效果,却还远不能称得上完善,再加上从黄药本身来说只是最初级的底火设计,相比更先进的红药和现代化的底火装置还有很大不如。
    改进配方,进一步增强黄药的效力,这是朱慎锥交给姚家兄弟的重要任务。而在这个冬天,姚家兄弟也没闲着,两人一直都在不断研制更改配方,进行实验比较,而如今几个月下来,黄药的性能在姚家兄弟的努力下有了一定的进展。
    看过姚家兄弟的演示后,朱慎锥发现黄药的性能还有些不尽人意,可却也能勉强使用作为底火了。毕竟姚家兄弟不是专业的现代化学家,他们的本质只是传统的烟匠人,许多工艺是代代相传下来的,更不懂化学配比,何况烟匠人在制作烟上是好手,但在制作黄药这种新玩意上却也是头一回。
    黄药的配比,包括其原料的组成结构,在没有现代化学基础的情况下只是不断进行尝试,这种尝试说白了就是一种反复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不短,而且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要知道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错误的路却有千万条,从那么多的歧路中找出那条正确的道路来是需要时间的。
    哪怕姚家兄弟技艺高超,又精通火药配方和提纯制作,要在试错过程中找到最合适的配方也不容易。眼下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这一次拿出来的黄药配比比之前见过的要强不少,这样的进步已让人很满意了。
    既然底火有了初步进展,那么接下来制造底火发射的火枪就有了基础。
    不过现在要研制出弹体、弹壳、底火一体的子弹是不可能的,先不说底火装置的性能是否可以达到要求,就说一体式子弹的制造就是个难题。
    眼下的冶金、锻造科技还处在初级阶段,别说子弹了,就连枪管的制造也需要人工进行钻孔打磨。朱慎锥倒是想过用其他办法来制造枪管,可尝试一次后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根本就不可能,技术的上限要做到这一步还需要很长的研发时间,这不是几年数十年能够完成的。
    再说了,朱慎锥又不是专业人士,前世的时候他充其量也就是大学军训时摸过几次枪。工作后倒是在射击俱乐部打过几枪,可那种打枪连军训都不如,所有的枪械都是用铁链固定着的,射击只是上去动手指扣几下扳机罢了,别说拆开看了,就算拿在手里研究一下也不可能。
    能够让赵大弄出火枪来,朱慎锥已算是很不错了,再制作专研他最多给出理念方向,要想靠他去完成根本就不可能。就像现在,他要弄底火式的击发火枪,也只能从目前使用的火绳枪来调整构造,就是把用底火来取代火绳,重新设计激发装置,药池也进行部分改变,其余的暂时还维持原状。
    说起来似乎简单,可要做成却不容易。具体怎么做,又怎么能达到目的这就要靠赵大和姚家兄弟去研制了。
    把自己的思路仔细和他们三人说明白后,赵大盯着手里的底火凝神细思,至于姚家兄弟却有些震惊,他们没想到自己弄出来的这玩意会有这样的用处,姚家老大惊愕中带着一丝忐忑,而姚家老二倒是多了几分兴奋,更有跃跃欲试的样子。
    安抚了他们几句,又给了一定的承诺,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他们了。
    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完成朱慎锥也不知道,不过他相信赵大和姚家兄弟的联手远大于一加一,双方都是这行里最优秀的工匠,想来不会让自己失望。
    转眼,时间很快过去,随着队伍的准备完毕,朱慎锥一行也正式出发了。
    为了避免麻烦,王晋武等人没有穿着卫所的制服,而是打扮成了普通的行商,此外还有几辆车,这些车看起来就和普通的车没什么区别,可实际上这车和普通的车完全不同,这是按照老金等人的描述特意打造出来的“战车”,当年戚家军和蒙古人作战,以步兵抗衡骑兵靠的就是这种战车。
    现在这几辆战车的外观稍有改变,性能却还是一模一样,而且这些战车同样可以当装运武器辎重物资的运输使用,为了这一次练兵,朱慎锥把工坊那边准备好的武器装备全装上了车,不仅包括刀枪,还带了鸟铳、短火枪和两门佛郎机炮,再加上皮甲等。
    一行人从赵屋岭向西行,过羊头山的时候没有停留,但李虎却特意下山来见了朱慎锥,还陪着他们行了一段路。
    见朱慎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朱慎锥也知道,无非就是李佑作为队长在队伍中,作为父亲关心自己的儿子也是很正常的,不过李虎可没有其他想法,他见李佑除了有些日子没见着儿子想见一见外,更多的是为儿子打气,让他跟着队伍好好干,千万不要丢他们老李家的脸,一定要在六爷面前给自己长脸。从羊头山继续往西两日就到了平阳,即将抵达平阳的前一日,朱慎锥先行离队快马进了平阳城。
    这一次带队北上因为是临时起意,他只是给家里去了书信,既然经过平阳总得回家一趟,见见自己的妻儿,再和嫂嫂张氏交代几句,当然还有侄女巧儿。
    这次北上,算时间来回起码两三个月,家里虽有安排,但临行还是有些不放心。到家后,见到风尘仆仆的朱慎锥徐静秋她们是又惊又喜,当得知他只能在家呆上一夜,明日就要离开的时候,不免得又有些不舍得。
    不过无论是徐静秋还是嫂嫂张氏都能理解朱慎锥,对于她们来说,朱慎锥是家里的支柱,他出去是办正事的,虽然是妇人不舍得家里的男人离开,可为了这个家,还是忍住了让他留下的打算。
    在家留了一日,和妻子缠绵整夜,翌日启程,启程的时候徐静秋没有流泪,只是静静帮朱慎锥理了理衣裳,叮嘱他一路小心,家里不用担心有自己在呢。
    看着妻子,朱慎锥心中暖暖的,用力抱了抱徐静秋,感受着她的气息,呼吸中似乎想把这个气息深深记在脑海里一般。等放开后,朱慎锥下意识又朝着一旁的嫂嫂张氏望去,当目光和张氏的目光相碰的时候,张氏微微低下了头,似乎不想和朱慎锥对视一般,而她下意识紧紧捏着手帕的手指却暴露出了内心的担忧和不舍。
    “回去吧!我会尽快赶回来的!”上马,回头和徐静秋她们说了这么一句,接着拨转马头一夹马腹就纵马而去。
    看着丈夫的身影离去,徐静秋眼中的泪水终于落了下来,她深深望着远方,直到再不见人影,却依旧没有收回目光。
    出了城,朱慎锥直接往北走,到了城外二十里地处在一个村落和队伍汇合。
    亢有福已经带着人和货物提前一步抵达了,朱慎锥到的时候双方已经做好了交接,见朱慎锥来了,亢有福连忙上前,朱慎锥也不下马直接俯身和他沟通了几句,见一切都已经准备妥,直接一挥手,队伍开始动身,沿着官道往北行去。
    在大明一切顺利,几日后他们一行人就通过了关口出了长城。
    这一路上,朱慎锥依旧留意着动静,却没发现什么异常,去年那次草原商队遇袭后,一直试图找出幕后之人,可直到现在却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目标,断掉的线索就和断线的风筝一般不晓得飞去了哪里,幕后黑手也没第二次出手,如果不是因为查到了商队中的内线,朱慎锥甚至怀疑上次的遇袭只是一次巧合呢。
    小心使得万年船,就算这样朱慎锥依旧不敢大意,自出长城后,一路向北警惕万分,心中甚至有些希望能够碰上些不长眼的马匪,这一次他带的人可不是寻常商队的伙计,而是寄以厚望的新军种子,哪怕人数不多,却是他精心练出来的,再加上这次来草原的目的也不仅只是行商那么简单,他是要借蒙古人血来练一练这支军队。
    一行北行,实际上也等于是行军,一切的规矩都是按照军中制度来的,尤其是行军过程中队伍的组成和各自位置都有着讲究,至于斥候就更不用说了,朱慎锥从商队带过来的几个蒙古人担任斥候,他们马术精湛又对草原熟悉,作为斥候再合适不过。
    几日过去,一切平平淡淡,眼看着再过两日就要抵达阿失帖木儿的部落了,队伍依旧没碰上任何麻烦。
    对此,朱慎锥倒略有些失望,以前行商他总是担心碰上问题,可这一次却期待碰上麻烦,因为这一次的人员和目的不同,可偏偏一路顺风。
    这一天午后,队伍依旧朝着目的地前进,看看日头朱慎锥准备再走一个半时辰就把队伍停下来,随后扎营休息一晚。
    谁想就在此时,一骑从前方飞奔而来,马蹄声引起了队伍的警惕,一声令下行军的队伍立即就停了下来,各自分开站好位置,而朱慎锥站在马上眺望过去,当见到骑马的人穿着时,心里却又松了口气。
    因为来人正是自己放出去的斥候,而不是他所想象的马匪。可还没等朱慎锥打算坐回去的时候,耳边就听到一声尖锐的呼哨声,朱慎锥脸色瞬间大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