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收编李定国
孙可望率军退出宝庆,屯齐亦不敢追。驾前军的实力,他算是领教过了。另外,清军粮草不济,亦使屯齐深感苦恼。
是役,大西军、清军各自领兵十万云集宝庆。宝庆本就残破,老百姓更加惧怕,纷纷遁入山谷不出,号曰“避安”。
屯齐领满蒙汉八旗三万多人,绿营兵七万多人,总兵力达到十万余人。绿营兵虽不能战,吃粮食是一点也不少。清军粮草不济,军夫多饿死者。
于是,屯齐分兵掠邵阳、新化、新宁、东安、祁阳诸县,“搜山破寨,无一得免”。百姓多被清军所杀,粮食皆被剽掠,余者多饿死。
大西军退屯武冈、城步、黔阳等地,与清军以紫阳河为界。
六月,屯齐部清军饱掠过后,解决了粮食问题。
此时,赣州已被围困四个月,守军粮食将尽,只得减半供应。居民粮食多被剽掠,民众饿死甚多。全鸣时潜入城内,策反守军,鼓动民众。居民时有暴动,赣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六月初二,屯齐按捺不住,从宝庆拔营,东击郴州。
郴州有一条驿道通往广东,经宜章县可翻越五岭之一的骑田岭,入广东韶州府乐昌县。从韶州府溯浈水即可到达南雄府,走梅关翻越大庚岭便可至赣州。
只不过,这条通道多为陆路,通过条件不佳,不像严关、梅关那样有水利之便,不常用来行军打仗。
屯齐此举甚是厉害,一可以打击李定国,肃清湖南的大西军,为本职责任;二可以威胁赤军侧背,遥解赣州之围,为友军分忧。
李定国急派靳统武间道走吉安,向岑丹初求援。
靳统武,陕西泾阳人,乃李定国嫡系部将,挂澍德将军印。历史上,靳统武对定国忠心耿耿。李定国在缅甸病重,临终托孤,命靳统武辅佐世子李嗣兴继续抗清,要求李嗣兴事之如父。
“殿下,唇亡齿寒,鞑子一破郴州,便可入韶州,后果不堪设想。”靳统武一身是胆,但拙于言辞,见到岑丹初先行跪拜,直言请兵。
大西军、大顺军从惨烈的明末农民战争中脱颖而出,自有其过人之处。大顺军擅长抚民,大西军则勇猛敢战,尤其擅长机动作战。
每有大战,大西军将领常常带头冲锋。靳统武就是这样一员猛将,深为李定国倚重。
“赤军兴师动众,围赣州四个多月,志在必得。一旦出兵入湘,势必前功尽弃。”丹初慢条斯理地说道:“康国公能征善战,在衡州阵斩尼堪,对付小小一个屯齐,自然不在话下。”
李定国心气高,对孙可望不服久矣,亦不愿归顺岑丹初。但时过境迁,他脱离孙可望,也就没有了稳定的后勤供给,麾下兵马缺衣少食,不断溃散。
郴州形势逼仄,并非根据之地。李定国前有赤军拒绝入关,后有清军咄咄逼人,俨然已经陷入绝境。
丹初对此一清二楚,向李定国抛出了橄榄枝。但李定国自视甚高,只愿与赤军结盟,不到最后时刻,他是不会归顺赤军的。“殿下,”靳统武浓眉一挑,说道:“康国公与您既是同乡,又有姻亲之谊,彼此矢志抗清,若能携手结盟,天下事何不可为?”
天下事何不可为?这种话可不能随便说。久闻李定国雄心壮志,不肯屈居孙可望之下,果然不假。丹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对李定国,必须坚持收编,不可稍有退让。不然,等李定国摆脱了困境,恢复了元气,又不知会弄出什么幺蛾子。他走投无路,形势使然,自会归顺。
“呵呵,”丹初笑道:“天下事何不可为?将军此言,谬矣。大明人口、财赋、军队过满洲百倍,为何一败再败?威宗驾崩后,国朝南渡,弘光、隆武两朝皆昙一现,我朝亦一败再败,何也?”
靳统武沉默寡言,却听丹初自问自答道:“实因国朝事权不专,用人多疑,文臣党争,武将猜忌。前线节制不一,纵有千军万马,何如鞑子一旅?
“譬如贵军,百战精锐,将领勇猛敢战,过于顺军。南府、西府、东府互相猜忌,彼此不服。南府被削夺兵权,软禁昆明。西府先有衡州大捷,竟为东府所忌,带兵出走,先避于永州,再避于郴州,已至为鞑子所迫,走投无路。
“归根结底,在于兵权不专,节制不一。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本藩若要救援康国公,除非倾尽全力,否则很难奏效。
“但鞑子坚守赣州,誓死不降,鳌拜坐镇南昌,虎视眈眈。若本藩提兵入赣,鳌拜必然乘机南下。届时,赤军久攻赣州不下,鞑子内外夹击,危险至极。
“识时务者为俊杰,康国公若诚心抗清,就该归顺本藩。若只愿与本藩结盟,本藩只能略输粮草,不能倾全力救援郴州。”
“殿下,”靳统武有些急迫,声调也高出了几度,说道:“赤军无需入赣,只要殿下传令守军开关,接纳康国公入粤,即可。”
“呵呵,”丹初又笑了,说道:“南越国早有法律,国内只许有赤军,不许有他兵。贵军以客兵居南越国,康国公若是意图挟持朝廷,置本藩于何地?”
“呃……”
眼见靳统武语拙,丹初说道:“昔者,李来享以忠贞营残余来附,备受器重,如今已积功至步兵副镇统,兼步兵协统。忠贞营家眷得享富贵,衣食无忧,将军必有所耳闻。
“康国公擅用兵,却非理政之才。若执意自立,势必山穷水尽。若诚心归顺,本藩必重用之,以粮草济之,以爵禄奉养军属,前程可期矣。”
靳统武动心了,说道:“兹事体大。某当请示康国公,再向殿下禀告。”
形势还是不急啊。丹初一笑置之,端茶送客。
过了五天,李定国再派使者来到吉安,语气已经松动。定国军队在桂阳州初战失利,完全退入郴州。形势较之前又恶化许多,靳统武见状,再次求见丹初,决意向丹初归顺。
岑丹初则决意派兵救援,先令第一镇第二协拔营,从全州北上,进入永州府境,逼迫屯齐分兵。
李定国走投无路,正式归顺赤军,所部定番号为步兵第十协,暂时归虎贲镇节制,李定国任协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