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0章 水陆并进取泸州(上)
    美丽的南溪县是大江(长江)以北的一座明珠,密密麻麻的营帐却令这颗明珠不再明亮,大卫国征南大将军西日莫率领他的大军来到这里。入蜀以来,原先的十万大军,折损了一些,又留了万余兵马驻守新夺取的地区,能用于继续东进的,只有八万五千。不过,补充了降将朱养恩、龙海阳、杜子香的一万五千兵马后,兵力仍然有十万,并未减少。
    事实上,人老成精的西日莫早就意识到自己兵力不足的弱点,除了大力任用降将,还积极拉拢招揽各地的土司兵马为己所用。除了策反镇雄的陇鸿勋、奢保寿,乌蒙的禄承爵,东川的禄永昌外,还派人与乌撒土知府安重圣、石柱宣慰使马万年、酉阳宣慰使冉奇镳、水西宣慰使安坤、景东(今云南景东)土知府陶斗、蒙化土知府左星海、丽江土知府木懿等联系,希望能利用这些土司势力,搅得清军后方不得安宁。还下令征调马湖府平夷长官司副长官牟胜、曼夷长官司副长官安象恒、泥溪长官司副长官王居极部下土兵各五百人至帐下听用。土兵尚未到,他已等不及,聚兵于南溪,打算利用大江(长江)水道水陆并进袭取泸州。
    水陆并进这法子是降将杜子香所献。此人名声不太好,原是白文选部将、大明的重庆总兵,白文选被吴三桂击败后,撤至綦江、坐看重庆沦陷;清军南下,不发一矢投降;其后卫军打过来,他见卫军势大,二话不说又降了。降来降去,毫无当年做反贼时的血性。然而,西日莫却不管那么多,认为水陆并进这法子好,不顾众议、坚持任杜子香为水军提督,除了五千本部外,又将朱养恩、龙海阳部一万降军,四川参军潘璘部五千卫军拨归他指挥。潘璘是资深降将,在卫国将领眼中是自己人;朱养恩降卫后封三等延长侯,比杜子香的三等叙州伯爵位高;龙海阳降卫后封三等泸州伯,爵位与杜子香同,资历更胜一筹。如今这些原本爵位或资历比杜子香高的皆被划拨给他指挥,自然引来非议一片,不服者大有人在。西日莫却不以为然,谓众将曰:“本帅用人向来只论本事,不论爵位和资历,不管杜子香先前如何畏战,若论打水战的本事,尔等谁比得过他?且先用着,有功则赏;若敢像先前般,畏敌逃跑,斩了便是”。
    的确,杜子香还是很有水战经验的。他曾被孙可望任为重庆总兵,驻重庆期间,打造战船、组建水营,颇下了些功夫。顺治十五年,吴三桂率军攻合州,杜子香以轻舟哨至江口,见吴三桂挥军跨马而渡,惊骇而逃;吴三桂又从合州南下,三月二十四日过牛皮峡,二十五日过温塘峡,在水上与杜子香部炮战,最终以火炮优势击败明军战船的抵抗;三月二十六日又在停溪以及秤沱峡击败明军;四月初二再次在停溪以优势火力击溃明军。屡战屡败后,杜子香引残兵败将由重庆城退到綦江,他其实是作过些抵抗的,并非传说中的望风而降,因而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水战经验。这在大多是旱鸭子的卫军将领中凤毛麟角,所以才能入征南大将军的法眼。
    听了征南大将军的话,杜总兵的心中既感激又恐惧。感激的是,自己屡屡投降,名声不好,可在大将军的眼中居然还是个有本事的!大将军甚至还将原先地位比自己高的将领拨给自己指挥,这是何等的信任?知遇之恩,粉身难报!恐惧的是,大将军还有后话,“若敢像先前般,畏敌逃跑,斩了便是”,以他这些时日对大将军的了解,此言绝不是空话,卫军军法森严,大将军更是杀人不眨眼的主,据说还有个“卫拉特之狼”的绰号,狼者,凶兽也!若不好好用命,恐怕性命难保。
    中华是个讲究关系的国度。杜提督是个会做人的,并不敢以主将自居,议事时坚持让潘璘、朱养恩、龙海阳坐于上首,事事与他们商量着来,同时积极打造战船、操练水军。
    终于,征南大将军下达了水陆并进、攻打泸州的军令。等待多时的八万马步军、二万水军浩浩荡荡向泸州杀去。蜀地多山又多河流小溪,叙州、泸州一带尤其如此。因而马步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反倒是水军在大江(长江)上趁着水势,疾驰如风,抢在主力前面抵达泸州府江安县。
    杜子香将自己的本部五千水军摆在最前面,一则自己的本部有水战的经验,适合担当先锋;二则也可以向潘璘、朱养恩、龙海阳示好。果然,见他亲自担任最危险的先锋一职,潘、朱、龙三将对他的态度愈发和善起来。
    ——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自古号称天险的长江,拦不住破釜沉舟的勇士!杜提督兴起拼命之念,率部下迎风破浪、渐渐靠近江安县河岸。
    “总镇,末将请求当先登陆”,副将何良柱请求。
    “何贤弟,此乃吾等投卫后的第一阵。若无战功,恐今后难以立足”,杜子香双目炯炯地望着何良柱。
    “总镇放心,末将若不能攻下江滩,甘受军法”,何良柱亦是大西军中的老人,深知主将心思和己军处境,同仇敌忾之念顿生。
    “嗯,汝去吧。若拿不下江滩,吾跟汝一同战死在江滩”,这一回杜子香的口气坚决如铁,再没有前些年每战必逃、逃不掉便降的怂样。
    此时的泸州,会集了大清国两位总兵、两位侯爷的兵马,分别是建昌镇总兵王明德部两千人、顺庆总兵王友臣部二千人、向化侯谭诣部三千人、慕义侯谭弘部三千人。除了这一万镇兵,还有江安、纳溪、泸州、合江等地的三千营兵,兵马远少于卫军。不过,二王和二谭的部下经历过明末蜀地的多次大战,还是很有些战斗力的,又有长江天险可以依靠,并不好打。
    听闻卫军抵达,清军主将王明德派人飞马向泸州南、北方向的永宁镇总兵严自明、重夔镇总兵程廷俊求援,又不断地给川陕总督李国英、四川巡抚高民瞻、贵州巡抚卞三元、提督李本深等周边封疆大吏写信求援。
    在江安县,王明德布置有王友臣部二千人,外加江安、纳溪两县的一千营兵。王友臣亦是做过多年流寇的人物,手上沾满鲜血,部下士卒颇是能战。不过,这员悍将并没有在江边布置太多兵马,偌大的江滩上总共只有江安守备营、纳溪守备营的一千守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王友臣听说蒙古人不善水战,估计他们会走陆路攻打石棚镇、泸州,而不会攻打江安县。毕竟自己所在的江安县在大江南岸,想打江安必先渡江,卫军哪来的水师?所以,王总镇并未拿江北的卫军当回事,将己军精锐屯于江安县城内。当然,他也不是没做准备,而是在江边设置了烽火,命守军遇袭报警。
    “敌袭~敌袭~”江滩上,清军的哨兵发现了登陆的卫军船只,慌忙报警并点燃狼烟。
    “嘭~”何良柱从船上凌空一跃,蹿上江滩,手起一刀将拦路的清军斩成两截。见他如此勇猛,部下士气大振,个个奋不顾身地往江滩上冲。江安守备和纳溪守备指挥部下拼命抵抗,希望能坚持到王友臣率军增援。然而,卫军人数众多,主将又敢搏命,上下攻势极猛,迅速击溃守军。江安守备被何良柱阵斩,纳溪守备则做了杜子香的俘虏。“什么!卫军渡江了?来了多少人?”听得部下禀告,王友臣大惊失色。
    “回总镇的话,卫军的先头部队大约五千,江面上还有络绎不绝的船只,总人数估计在两万上下”,部下的声音有些颤抖。
    “这么多人!”王友臣听完脸色阴沉,须臾将牙一咬,“敌众我寡,徒死无益。传吾军令,撤往纳溪县”。这一幕看似偶然,实则是盘算已久的,他将自己的本部兵马驻于城内,便是做好了打不过就走的准备。乱世,有兵才有一切,若是将本部兵马拼完了,恐怕自己这个官便做到头了。至于失地之罪,大不了被训斥一顿,只要军权在手,估计大清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真要是逼急了,大不了投降大卫国便是。所以,王总镇二话不说逃跑,只可怜江安守备营和纳溪守备营做了替死鬼。
    杜子香、何良柱率军抵达江安县城时,原以为会有一场血战,不料竟没遇着一个守军。
    “恭喜总镇,不战而得江安”,何良柱满面欣喜地向杜子香恭贺。
    “何贤弟,汝说错了,江安城可不是不战而得,而是我军血战得之。此战我军斩敌守备一员、俘敌守备一员,歼敌四千”,杜子香手抚胡须大笑。
    “哎呀,总镇英明!江安城的确是我军历经血战打下来的”,何良柱豁然开朗。
    二人整顿兵马,等待后续的潘璘、朱养恩、龙海阳部。潘、朱、龙三将得知前锋大胜的消息后,神情复杂。长袖善舞的杜子香呵呵一笑,扬声说道:“此战吾与潘参军、朱总镇和龙总镇身先士卒,死战不退,各歼敌一千,总共歼敌四千。诸公看,这样写捷报可好?”
    “哎呀,这如何好意思?”“是啊,仗是杜贤弟打的,吾等怎么好白领功劳?”“依吾看,捷报还是应该突出杜总镇的功劳”,饶是潘、朱、龙三将脸皮再厚,此时也不好意思抢功。
    “三位兄长说的哪里话,能有幸与兄长们相识,是小弟的福气。兄长们若是看得起小弟,便请按小弟的意思上报”,杜子香一脸的真诚。
    见他如此,潘、朱、龙三将只得纷纷道谢。
    “小弟已在后帐备好美酒,今日定要与三位兄长痛饮!三位兄长请!”杜子香哈哈大笑。
    “杜贤弟请!”
    很快,军营中弥漫起酒肉的香味,杜提督下令犒赏三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