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自汉代起便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可经历过明清在辽东的大战,数百万辽民陷于兵燹,其后八旗从龙入关又带走大量人口,再加上这些年战争不断,如今人口却少得可怜。尽管顺治帝鼓励迁移各省百姓来辽东肯荒,可中华自古便有故土难离的思想,真正愿意来辽东的关内百姓数量并不多,这座城于是便失去了往昔的繁华。不过,新上任的辽南知府罗文良却信心百倍地声称要让盖州“财货通衢”,“名闻八闽,声达三江”。这位知府老爷本是满清的海城知县,见卫军攻取辽东之势已成,毅然率阖城军民降卫。前些日子,新上任的辽东巡抚萨拉勒图、布政使尹三聘、按察使张弘俊等高官向莲大可汗上疏,请求重新划定辽东建制。大可汗欣然同意,将新成立的辽东行省划分为辽阳、锦州、辽南、建州(直隶州)三府一州,以辽阳为省会,原属满清皇室的大凌河、盘蛇驿牧场设大凌河县、盘山县,属锦州府;养息牧场设都尔鼻千户府,属东京奉天府。新设的辽南府辖盖州、海州、复州、金州,凤凰城、岫岩四州二县之地,府治为盖州,因为大量清朝官员或死或逃,辽东缺官,此人投诚有功又有些能力,便直接擢为知府。
罗知府信心百倍地声称要重振盖州,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原因的。新上任的辽东三巨头:巡抚萨拉勒图、布政使尹三聘、按察使张弘俊皆有振兴辽东的想法,联名上疏朝廷请求重新划定建制并移民辽东。大可汗不仅恩准了新的建制,还下旨说:“既然朕以沈阳为东京,奉天府和辽东自然不能太过荒凉,着百官尽快将家眷迁往东京,地方官须在奉天和辽东各地准备充足的房屋,供朕的官员和勇士居住”。想想吧,大可汗迁都沈阳,六部的官员和家眷都要跟着来,护驾的禁军至少也有数万之众,这么多人口来到辽东,能不繁华?而且,新任的辽东巡抚萨拉勒图背景深厚,出身于蒙古大贵族世家,深得大汗信任。原本户部计划在新得的辽东之地设金州中左所(旅顺)、宁远中左所(塔山堡)、复州萧家岛三座海关,这位巡抚上疏说应该于辽南府的辽河口再增设一处海关,理由是海商在此处登陆后,可以利用辽河换小船或雪橇顺利地将货物运往辽东各地。大可汗阅后,连声称赞萨拉勒图有眼光,立即批准。虽然辽河口属海州管辖,却紧挨着盖州北部,加上南边的复州萧家岛、金州中左所两座海关,盖州南、北皆有海关,自然能成为贸易的中心。想想吧,与朝鲜、日本、琉球甚至西夷诸国的海贸一旦打开,能带来多大的财富?一想到这里,知府老爷的心里便热火朝天,口号自然也喊得响亮,什么“财货通衢”,“名闻八闽,声达三江”之类的,使足了劲往大里吹。
然而,他虽是辽南知府,却并非辽南的最高官员。此时在辽南,官最大的有两位,一位是皇三子、楚王宝音殿下,另一位是奉命镇守辽南的总兵王国泰。王国泰原本是大卫国的锦州总兵,苏勒坦决定在辽南设府后,鉴于辽南军事地位重要又仍处于战争状态,大笔一挥,将其改任辽南总兵。至于锦州总兵一职嘛,由出身叶儿羌汗国的将领、昌都伯播鲁只接任。
原本王国泰还有种客军的感觉,被任为辽南总兵后,辽南便成了他的辖地,做事认真许多。这一日,他正在巡查盖州的城防,忽然接到楚王宝音的通知,让他来大营议事。“呵呵,看来王爷等不及了,要找巴海那蛮子拼命去也”,王总镇呵呵一笑。自从宝音上回向莲大可汗汇报辽南军情时称赞清宁古塔昂邦章京巴海有勇有谋、其麾下的索伦兵是大卫入主辽东的劲敌,被大可汗误以为畏战、写信狠狠斥责了一番后,又羞又恼的楚王殿下便立即率六千骑兵南下盖州,要和巴海拼命,以此向老父亲证明自己并不是孬种。可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辽南在连年征战中早已民生雕敝,想凑齐大军所需粮草,需要时间,所以才在盖州耽搁下来。这一回,八成是搞到了粮草,要出征喽!果然,进入大帐后,他便瞧见辽南知府罗文良对楚王殿下小心地陪着笑脸,而楚王殿下似乎心情很好的样子,居然与区区一介知府有说有笑,看来这位罗知府定是为殿下弄到了足够的粮草,才哄得龙颜大悦。
见他来了,宝音呵呵一笑,“王总镇,罗知府想出了个以海关附近地皮换粮食的法子,从各地商号还有朝鲜、日本等国的商人那里筹集到足够大军四个月用的军粮。孤明日便率大军出征,辽南府交给你了,给你留下四千战兵,须小心谨慎,不得有失。你麾下的朝鲜营熟悉辽东和朝鲜的地形,随同出征”。原本辽南府的府库存早已空空如也,为筹集大军所需军粮,辽南知府罗文良打起了海关附近地皮的主意。他在辽河口、萧家岛、金州中左所三处海关的关口附近,用栅栏各圈出一大片地皮,划分成小块,贩卖给商人建造商号和店铺。不收金银,只收粮食和草料。商人们自然知道海贸之利何其巨大,也懂得海关附近地皮的价值,纷纷掏出银子从外省甚至朝鲜、日本购买粮草,换取地皮。不过十余日便筹齐可供大军四个月用的粮草,获得了楚王的青睐。
“谨遵王爷军令!王爷放心,末将誓死保卫辽南,绝不让伪清有可乘之机!”王国泰大声表着忠心。
“嗯,有王总镇在,孤的后方无忧矣”,宝音淡淡地夸了王国泰一句,让二人退下,明日便要出征,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
次日,宝音带着六千骑兵和一千朝鲜步兵由盖州进攻岫岩城,为加快行军速度,他准备了两百辆牛车,拉着朝鲜步兵前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