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节
    傅府几位姑娘自傅鸿进门都站起身,傅鸿在下首落座,看向老太太身旁的闺女,“放学了。”
    “是,父亲。”傅书言正色回道。
    傅鸿问:“先生讲什么书?”
    “回父亲,先生讲女诫。”
    “背一段给为父听听。”
    傅书言也不扭捏,大大方方朗声道:“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只,天则罚之…….固莫若专心正色。礼义居洁,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
    傅鸿面上发热,不知女儿是有心还是无意,偏偏诵读这一段,听着不入耳。
    傅书言是反对封建礼教的,什么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丈夫丧妻可以再娶,妻子失夫,为何不能改嫁?若讲忠诚,也该是夫妻彼此忠诚。
    傅书言为讽刺打压贱人,违背自己的心,借用一下封建礼教,看他父亲愠怒,显然触了她父亲的逆鳞。
    傅书岚悄悄扯了下她袖子,小声道;“先生没讲这段,你怎么会背诵?”
    三姑娘傅书岚别看上课不专心听讲,难为她还知道先生讲没讲,傅书言淡定地小声道;“我提前预习了。”
    旁边的傅书毓听见,向她投来一个惊叹的眼神,学霸。
    ☆、第24章
    乔氏在抱厦里听见,惊颤,绣花针扎到手指,手指尖顿时冒出血珠子,忙含在嘴里,一股血腥味,隔着珠帘,瞅一眼堂屋里。
    傅老太太问儿子,“你吃饭了吗?”
    傅鸿闻言,顿了下,“儿子吃过了,老太太和孙女们用膳,儿子还有事,告退。”
    傅鸿来时想留在老太太屋里用晚膳,女儿背了一通书,傅鸿心虚,推脱有事,讪讪的先走了。
    傅老太太对丫鬟道;“请孔家姑太太出来吃饭。”
    又对傅书言道;“你父亲走了也好,他留下你们拘束。”
    傅老太太带着姑娘们吃饭,傅老太太这个婆婆还算开明,平常不要儿媳镇日在跟前侍候晨昏定省,五日来婆婆屋里问一次安,走个过场,老太太屋里不缺丫鬟侍候,不用非要儿媳侍候吃饭。
    乔氏低头看着碗里,偶尔一抬头,七姑娘那道雪亮的目光,刺了她的眼,乔氏慌忙低下头,她纳闷,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锐利的眼神,好像看透她的心思。
    用过晚膳,姑娘们围在老太太跟前凑趣,傅老太太看日头快落下去了,往回撵,“都别再这里闹我了,趁亮回去吧!”
    乔氏悄悄地拉住后头走的女儿孔凤娴,人多,乔氏一直没得空跟女儿说话,此刻,傅家姊妹都先头走了。
    孔凤娴住在傅府,出身寒微,下人们瞧不起她,姑娘们不待见她,平时在人前加着小心,看见她母亲,心里委屈,眼圈一红,寄人篱下,乔氏知道女儿委屈,朝堂屋里看看,左近无人,小声道;“记住母亲说的话,你在家里吃什么穿什么,在傅府里吃什么穿什么,我母女留在这里看人脸色,为你以后也能跟她们一样。”
    孔凤娴点头不吱声,“表姑太太和表小姐怎么站在风口里说话。”老太太屋里的二等丫鬟春枝出来倒水,看见母女二人站在过道里。
    乔氏便让女儿去了。
    孔凤娴快步去追三姑娘,乔氏看着女儿走远,傅府留她母女暂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将来早晚是要回泗州婆家的,国公府是三房当家,表兄傅鸿对她有情,想到这,乔氏不免耳热心跳。
    傅书言与姊妹们分手,傅书琴回房背书,傅书言带着小丫鬟檀香,经过上房,看母亲房中已掌灯。
    傅书言走到上房门口,看丫鬟们正往下撤饭桌,杜氏闲坐喝茶,冯姨娘束手立在一旁侍候。
    看她进来,杜氏道;“言儿,在老太太屋里吃过饭了?”
    傅书言道:“吃过了。”
    “我早就说你小小年纪上什么学堂,起早贪黑,镇日这么辛苦,你不是男孩子,挣个前程,博个功名利禄,光宗耀祖。”杜氏是心疼女儿。
    “母亲,言儿不觉得辛苦。”
    读书让人明理,拓宽眼界,这个陌生的朝代,她要学的还很多。
    傅书言瞅一眼立在一旁的冯姨娘,冯姨娘小腹微凸,已有三四个月的身孕,杜氏听蔡妈妈的主意,让冯姨娘每日到上房立规矩,傅书言不知道这是折磨小妾,还是折磨杜氏自己,看着小妾怀了夫君的儿女,给自己添堵。
    规矩该立得立,小妾该打压打压。时机和火候大有说道,等她生完孩子,早晚来主母跟前立规矩不迟,显出正妻的度量,她怀着胎儿,万一有什么闪失,杜氏就落下个刻薄名声。
    像傅家这种勋贵世家的子弟,那个不是三妻四妾的,就她大伯母厉害,还有庶女,妾通奴仆,只要小妾守规矩,没必跟这种半主半仆的较劲,姨娘生子也是庶出,三房已经有嫡子轩哥,杜氏只要好好守住轩哥,稳坐三房主母的位置。
    一叶障目,杜氏所有心思都放在这个姨娘身上,以至忽略真正抢夺她夫君感情的人,傅鸿对乔氏才是平等的男女之爱。
    蔡妈妈固然是在深宅大院里混老的,杜氏娘家后宅平静,蔡妈妈一个深宅妇人,见识有限,未免目光短浅。
    傅书言问;“六妹妹今儿没上学?”
    冯姨娘不自然地笑了下,“六姑娘今儿早起不舒服,学里请了假。”
    六姑娘傅书湄三天打鱼两天嗮网,学里经常请假。
    杜氏母女说话,对冯姨娘破例开恩,“你下去吧!”
    冯姨娘站的脚软,庆幸七姑娘回来,得以回房,不然杜氏不定要留她到什么时候。
    “女儿看见父亲回府了。”
    “你父亲回来换件衣裳,又出去了。”杜氏一点不疑。
    傅书言打消提醒母亲的念头,她母亲知道又能怎样,杜氏这种女人,心思单纯,估计没别的手段,哭哭啼啼,倒惹男人厌烦,杜氏宅斗经验不足,反倒容易坏事。
    男人心在外面,对家里贤妻,心里有一分愧疚,目前她父亲,顾着脸面、夫妻情分,若闹开了,彼此生分了,就无所顾忌了。
    古代女人若因为男人泛情闹,不说男人不是,反说家里妻子不贤,古时候是男权社会,许男人放火,不许女人点灯。
    傅书言母女正说着话,傅鸿迈步进门,手里拿着一个匣子。
    “老爷回来了。”杜氏道。
    傅书言下地,规规矩矩唤了声,“父亲。”
    傅鸿坐在炕桌另一头,把手里的匣子递给她,“言儿,这匣子珍珠,成色还不错,拿去玩吧!”
    傅书言看父亲脸上竟有讨好的意味,接过,蹲身,“谢父亲。”
    傅鸿看样子是要歇在上房,傅书言告退。
    出了上房,沿着夹道往后走,檀香提着羊角琉璃灯照着脚下的路,道;“姑娘今儿偏赶上了老爷拿匣子珍珠回来,平白多得了好东西。”
    傅书言回房,打开匣子,淡粉色的珍珠,圆润大小均匀,琉璃灯下发出柔和的光泽。
    思忖珠子放着也白放着,不如做成珠花,送姐妹们戴,命檀香取出纸笔,伏在桌上,按照每个姊妹的喜好,分别设计不同款的样式。第二天,命下人拿到自家的铺子里打制成珠花簪。
    傅家姊妹八个,每人一支,分别放入八个首饰匣,傅书言装在书包里,带到学里去,省得各房跑腿去送,檀香提着鼓鼓的书包跟在姑娘后头。
    趁着先生没来,傅书言按照乌木首饰匣上不同花纹分辨是哪位姊妹的,挨个送到姊妹们桌上,并挤眉弄眼,暗示悄悄的别出声。
    姊妹们会意,拿出来看,傅府姑娘们不缺头面首饰,看珠花做工精巧,且各人式样不同,都很喜欢,当即戴头上,傅府里的八位姑娘,头上一水粉色珠花,不是千人一面,却又整齐。互相看看,仿佛彼此多了分亲近。
    傅书毓抱拳,口型,“谢了!”其她几个姊妹觉得这个七妹妹七姐姐贴心。
    孔凤娴抿唇,看傅里的姊妹们都有,七姑娘独没送她,心里气闷,不敢挑理,跟傅家的姑娘们在一起,显见一个外人。
    三姑娘跟她两个人好,心里过意不去,过去趴在傅书言耳边悄声问;“府里每位姊妹都有,七妹妹忘了给娴妹妹?”
    傅书言声音略高,“我的东西,只送我们自家同姓的姊妹,不给外人。”
    孔凤娴垂下头,心里不是滋味。
    这日,傅书言下学早,跑去傅老太太屋里,堂屋珠帘低垂,里面静悄悄的,门口的丫鬟小声道;“老太太正睡觉。”
    春困秋乏夏打盹,老年人嗜睡,傅书言放轻了脚步迈进门槛,悄悄走到老太太日常起居的西屋,脱掉绣鞋爬上炕,挨着老太太身旁睡了。
    朦胧中听见有人说话,她困倦,微眯眼,恍惚看是她父亲来了,在门口问丫鬟,撩起门帘,看眼西屋里,一老一小睡得正香。
    傅鸿提着袍子,轻手轻脚往后面抱厦去了。
    傅鸿亲自揭帘子进屋里,看屋里就乔氏一个人,正在做针线,乔氏抬头,看见他,坐在炕上没动,睨眼,“表哥怎么有空来了?”
    “表妹,做什么呢?”傅鸿坐在炕边椅子里。
    乔氏粉颈低垂,手上活计没停,柔媚地道;“绣荷包。”
    “绣荷包给谁呀?”傅鸿故意问。
    “还能给谁?自己戴身上的,表哥若喜欢,这个绣好了送表哥。”乔氏娇柔地道。
    “我可等着。”傅鸿含笑道。一来一往,心意已试探出来。
    傅鸿怕有人来,老太太屋里人多眼杂,说两句,赶紧出了抱厦,经过西屋,看老太太醒了没有。
    西屋南炕上,祖孙俩睡得正香,傅鸿撂下门帘,走出上房。
    傅鸿走后,傅书言坐起身,拉开薄被,脚上穿着绣鞋。
    ☆、第25章
    傅书言脱了绣鞋,躺回去,黄昏时分,傅书言醒来,傅老太太坐在一旁看着她,“七丫头,白天睡,晚上又睡不着了。”
    傅书言看屋里光线不很明亮,问;“开晚膳了吗?”
    “快起来吃吧!给你留着呢!”
    杜氏在房中用过饭,过老太太屋里,进门便看见闺女懒在炕上,道:“我说一下午没看见你人,跑老太太屋里来了。”
    丫鬟端水洗手,傅书言看着桌上的菜肴,都是她爱吃的,花菇鸭掌,酥皮肘子,红糟鲥鱼,顶皮酥果馅饼,搽穰卷儿…….
    听杜氏跟老太太说话,商量老太太寿辰摆酒席的事,
    乔氏在傅鸿走后,停下手里的活计,发了一回呆,收拾起针线,走出抱厦,经过堂屋,听西间屋里说话声,是杜氏的声音,顿了下,没进去,走出上房门,往西四房的方向走了。
    柴氏是泗州人,乔氏的夫家是泗州的,傅府里,柴氏是新来的,跟其她几个妯娌没什么交情,府里没什么说话的人,跟乔氏是老乡,自然而然亲厚。
    乔氏进门,看见四太太正在叠一件婴儿衣裳,笑着道:“四嫂,东西都准备出来了?”
    柴氏一手摸着小腹,甜蜜中夹杂几分羞涩,“才三个月,离生产还早,我提前准备,省得倒时抓挠。”
    把炕上的东西挪开,让乔氏坐,又吩咐身旁小丫鬟,“沏茶,把新鲜的果子拿来几样。”
    乔氏拿过小衣裳,提起打量,道;“嫂子若不嫌弃,我针线活还使得,帮忙做两件。”
    柴氏把炕上的几块布料比量着,闻言喜道:“妹妹要是能帮忙做,敢情好,妹妹的针线活是一等一的。”柴氏说着看看窗外,方才那个丫鬟和另一个丫鬟提桶在院子里小水井边上打水。
    小声道:“你也知道我们四房在这府里最没行市,针线上的人忙活老太太寿辰,府里主子下人们每人做一身新衣裳,烦她们,也是没空,就是有空,也未必精心,都赶着巴结三房和大房。”
    府里的下人们趋炎附势,乔氏心里也是明白的,三房当家,大老爷和三老爷是嫡出,身份地位自然不同,庶子媳妇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