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镇守好主城
诸葛良现在很着急,他不清楚自己的武技究竟能不能恢复。
上次在击杀徐晃的时候,他的经验值和技能点都得到暴涨,只要武技能恢复,很快就能升五流武将。
那个时候才有反攻的可能。
可眼下他也做不了什么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禹朝的大部队朝其他城镇继续入侵。
……
在拿下不周镇后,王禹和文聘立刻下令甘宁带着三千兵力朝昌盛镇攻打。
双方照面后,虞朝的大部队立刻开始发动声势浩大的进攻。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次攻城会变得异常艰辛。
仅仅只有一名主帅镇守,但昌盛镇却坚如磐石,根本无法攻破。
如此反复尝试了一个上午,对方牺牲的兵力屈指可数,可禹朝的先登部队都快死完了。
消息传到文聘耳中,文聘当下下令甘宁停止攻城,让他带着三千兵力绕开昌盛镇,直奔仙鹤镇而去。
文聘深知昌盛镇有一名极其擅长防守的武将存在,继续将兵力浪费在这里等同于在消耗时间。
与其如此,他倒不如直接越过昌盛镇去攻打仙鹤镇,自己带兵在这里佯攻不给昌盛镇增援的机会。
甘宁和乐进带着三千部队对仙鹤镇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双方兵力损失严重,不过依旧没有攻打下来。
战况陷入持续僵持的阶段。
足足五天的时间,仙鹤镇已经几乎打光了所有兵力,于禁和高顺实在无法固守仙鹤镇,眼看着城镇即将告破,他们立刻带着百姓转移回大梦镇主城。
仙鹤镇在第六天被攻破。
消息传到诸葛良耳中后,诸葛良顿时意识到情况不妙,他对关平道:“接下来他们攻打鸡鸣镇,让于将军去协防潘将军。”
“高将军,你以最快的速度秘密带兵去将昌盛镇内的百姓转移。”
高顺惊愕的道:“诸葛将军,对方的主力兵力全部在不周镇,不周镇和昌盛镇相去不过二十里路程,这样转移百姓实在太危险了。”
“一旦他们发现我们转移百姓,他们的骑兵立刻能追赶上我们,那个时候我们是该牺牲士卒还是该牺牲百姓?”
诸葛良道:“如果不营救他们,马上对方的主力部队便会对昌盛镇发起围攻,昌盛镇现在已经是一座孤城,公孙将军守不了多久。”
“城破了,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张昭也点头道:“诸葛将军没有说错,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他们分兵去攻打鸡鸣镇的时候,立刻分兵过去,将昌盛镇内所有百姓转移出来。”
昌盛镇被夹在不周和仙鹤镇的中间,如果现在不第一时间转移百姓和兵力出来,一旦对方根基稳固,那个时候再想转移百姓和兵力将没有一点可能。
不仅公孙瓒要死在昌盛镇,昌盛镇的所有百姓恐怕都会死在那边。
高顺点了点头道:“好!末将马上过去!”
诸葛良嗯了一声,道:“告诉公孙将军,让他负责转移,你带着三百骑兵去突袭对方的主力,让他们追着你走,给公孙将军争取时间。”
高顺擅长突袭,手下的陷阵营也被他训练出来了,这支骑兵部队的机动性很强,只要高顺带着这支骑兵去骚扰对方的主力,公孙瓒未必不能成功带着百姓逃出来。“喏!”
高顺领命后,以最快速度带着陷阵营朝昌盛镇而去。
关平抱拳道:“将军,我该做什么?”
大梦镇现在既然有诸葛良坐镇,关平也不能一直憋屈的窝在这里,看着自己的战友在前线拼命。
诸葛良摇摇头道:“主城最重要,你只要镇守好主城就行。”
“好!”
诸葛良叹口气,脸色也渐渐严肃起来,他不清楚自己究竟能不能恢复武力,如果恢复不了,大梦镇这次真的危险了。
虽然这些安排可以暂时抵挡住禹朝的攻势,但迟早虞朝会继续攻打过来,那时候真要顶不住,大梦镇将彻底失去争霸的资格。
还有十天左右,他才能知道那名老者究竟能不能将自己治好。
安排好一切,诸葛良又再次离开大梦镇主城。
同一时间,高顺的三百陷阵营已经开始朝文聘的主力军队发起了冲锋。
“想偷袭?”
文聘立刻调兵遣将,安排两千兵力出去,务必要吃掉这支三百人的军队。
现在他在不周镇的主力部队也只有一千人,两千人去追击高顺的陷阵营,三千人去攻打仙鹤镇。
这一千人的主力部队在镇守不周镇,这里是他们进入大梦朝的根据点,不能失守,所以这一千人文聘绝对不会随意乱动。
高顺的陷阵营和程昱领的两千兵力汇合后,陷阵营的高机动性开始发起了猛烈的穿插冲锋。
虽然对方的兵力比高顺多,但陷阵营的机动性实在太强,冲锋一波后,斩杀对方百人,旋即大摇大摆的离去。
程昱刚要回防,接下来高顺又开始对程昱进行骚扰。
程昱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被高顺骚扰的不厌其烦,于是下令大军对高顺追击。
趁着这个功夫,公孙瓒开始组织百姓从昌盛镇撤退。
文聘得知消息后,立刻要派千人军队去追杀公孙瓒。
李肃急忙对文聘道:“文将军,不可!”
“这未必不会是对方调虎离山的计谋,他们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转移昌盛镇的兵力,又让人诱惑我们其他兵力出城,如果最后一点兵力也出去了,那他们集中兵力攻打不周镇,我们好不容易攻下来的城池会拱手相让。”
“那个时候,我们在大梦镇将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大军吃饭都成问题,真就得不偿失了呀!”
文聘道:“他们这分明是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转移百姓!”
李肃摇摇头,道:“我知道这是阳谋,可我们不能去赌,这个城镇的百姓和守将逃了就逃了,我们最起码能再占领一个城池不是吗?我们并没有吃亏。”
“可若是我们真的冒险中计,那后果真就不堪设想了!何必去做这无意义的事呢?大不了放走他们的百姓和守军便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