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0章 技术壁垒(求订阅)
    第300章 技术壁垒(求订阅)
    林长红教授毕竟是周岩青的领导,他看周岩青的女朋友来陪着吃饭后不好打扰,周岩青在吃完之后,选择了先送陈瑜离开,而后就第一时间赶去了主任办公室里。
    周岩青轻轻敲响了门后,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
    “林主任,杨教授,琴姐,国栋哥……”周岩青一一叫人。
    林长红教授应该是在组织组内学习会议,所以把关键的几个人都喊了过来。
    周岩青叫完人后还没坐下,神经外科的郑奇和心外科的兰卓志后一步也到了。
    见到人来得差不多了,林长红才闭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而后拉开了主任办公室里新装的投影仪,将电脑上的ppt投射到了墙壁上。
    文档的标题就格外醒目。
    多发伤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
    林长红看到所有人都坐下后,道:“我们组开个小会啊,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谈一谈,我们创伤中心的一些事情。”
    “多发伤的定义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受到严重创伤的情况。因其“死亡率高、伤情严重、容易漏诊”等特点,在临床抢救中要格外注意三个死亡高峰!”
    “这个我之前就提过,但没有特别仔细地跟给你们说起这几个死亡高峰。”
    “第一个死亡高峰即事故出现几分钟之内!~”
    “根据人体解剖结构,多发伤中,四肢的损伤率最高,其次是路脑损伤,且颅脑损伤的死亡率相对最高。”
    “根据不完全统计,所有意外伤害死亡时间中,有百分之五十是即时死亡的。”
    “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撕裂、各种原因导致的窒息、大出血导致的休克、重要脏器的严重毁损等。”
    “也就是说,我们创伤中心,有机会抢救的患者,只有事发现场的百分之五十!”
    “这个数据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林长红摆出了一组又一组的数据,这个数据,周岩青等人都不知道从何得来。
    但没有人怀疑过林长红话里面的真实性。
    每个人的面色都变得严肃起来,也包括周岩青。
    医生也可以坦然地接受患者死在面前,但绝不会希望患者死亡。
    林长红一一扫过所有人的表情后,又道:“第一个死亡高峰,我们是没有办法临场处理的,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未卜先知,就地等候。”
    “所以,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第二个死亡高峰。”
    “第二个死亡高峰是事故发生后的2个小时之内。这一时期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骨折等多发伤造成的大出血。”
    “这一时间又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如抢救及时得当,大部分病人可免于死亡,而抢救方法则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主要措施有迅速止血、解除气道阻塞、固定骨折处等。”
    “第三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周。这个不在我们今天的探讨之列。”
    林长红接着又道:“我们医院创伤中心本月已发生的死亡病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蛛网膜下腔大出血,产生了脑疝和中枢坏死。”“这个是没办法的,我们只能尽量地去抢救,属于是当前绝对的技术壁垒。”
    “脑死亡发生的时间只需要五分钟……”
    “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突破,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我们湘雅医院的神经外科,已经是国内乃至世界的绝对第一梯队抢救和治疗水平。”
    “郑奇医生和宮振宇医生两人的技术也非常不错,可以处理好大部分常规的颅脑损伤,一些处理不了的,也不是教授来了就可以绝对处理得好的。”
    “其次,我们创伤中心这一次死亡的患者主要集中于这么几个方面。”
    “肝脏、脾脏实质器官的破裂。骨盆的粉碎性骨折并毁损伤。”
    “大动脉的损伤!~”
    “肝脾破裂与大动脉、骨盆的粉碎性骨折,其实严格说起来死亡原理很像,它们的黄金救治时间也就是十分钟内。”
    “如果耽搁了,即便是送来了我们这里,也不顶用,除非是现场直接止血,否则必死无疑,患者已经死在了转运途中。”
    “那么,我们要争取的,就是实质性器官的非毁损性质的损伤,比如说严重的创伤、挫伤。”
    “四肢、半骨盆、大腿部位、肩部的毁损伤。或者这种损伤并发多器官实质性损伤。”
    “就好比我们创伤中心本周的第六例死亡患者,其死亡前的诊断可细分为这么一些。”
    “右侧上臂的毁损伤,肱动脉破裂,脾破裂,肝脏爆裂,肠管损伤、双侧髂外动脉破裂。”
    “右侧大腿毁损伤,股动脉破裂,股静脉破裂性损伤……”
    “这个患者,入院之后,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抢救处理,完成了止血。”
    “但其实,还是太晚了。”
    “我们再仔细回顾一下这个病人的基本情况,可不可以找到一条更为科学的处理顺序呢?”
    “是不是大动脉的止血,一定要优先于四肢动脉的止血?这个是我们要探讨的重点之一,如果能够把这一点研究破了,那么我们创伤中心的失血性疾病的抢救流程,将会更加圆润,而且形成推广性的方案,广布给其他诸位同行。”林长红的语气平静,不紧不慢。
    并没有任何煽动性的诱惑,然而就是这样平铺直叙的语气,一上来就给所有人都镇住了。
    或许,黄亚琴也好,还是周岩青等人都只考虑如何将自己的技术变得更好的时候。
    林长红思考的角度,已经是变得如何让其他的同行技术变得更好,可以更好地针对和处理临床病种。
    对指南进行修正,对死亡率高的急诊创伤的诊疗顺序,进行总结、归纳、探索,形成方案,甚至去覆盖原有的指南。
    “杨教授,你是血管外科的,你说说你自己的看法?”林长红把问题丢出来后,就开始广纳意见,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