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章 五姓七望之弊
    第39章 五姓七望之弊
    东方尚未泛起鱼肚白,天色仍是一片漆黑。
    李承乾却已经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准备去参加早朝。昨天发生了太多事情。
    灯火通明的宫殿内,苏妃正在为李承乾更换华丽的朝服。她的动作轻柔而细致,仿佛生怕弄皱了这件珍贵的衣物。
    李承乾静静地站在铜境之前,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
    “如今陛下将如此重大的责任交给殿下,殿下一定要小心行事啊!”
    苏妃柔声说道,同时细心地为李承乾整理着衣服。
    “不要让那些谏臣抓住任何把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殿下请放心,东宫内的事务,妾身一定会替殿下分忧解难的。”
    苏妃一边轻声细语地叮嘱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帮李承乾梳理头发。她的眼神充满了关切与爱意,展现出了一个贤惠妻子的风范。
    “不过是一群只会耍嘴皮子的文臣而已!”
    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他们若能提出合理的建议,本宫自然会听取;但若只是胡言乱语,本宫手中的刀可不会留情面。”
    对于那些谏臣,李承乾心里清楚得很,真正像魏征那样忠心耿耿、直言不讳的人并不多。
    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劝谏,目的是限制帝王的权力。
    听到李承乾的话,苏妃的脸色变得有些紧张。她连忙劝道:
    “殿下,万万不可如此!现在你担任监国,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如果被那些谏臣抓住把柄,传到陛下耳中,对你极为不利。”
    李承乾沉默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苏妃的意思。
    “放心吧,本宫会注意分寸的。”
    李承乾拍了拍苏妃的柔荑,让其放心,便在龙武卫的护卫下出了东宫。
    今日,李世民并未临朝,而是由李承乾临政。
    此时的李承乾端坐于太极殿上,不过距离那龙椅还有一步之遥,只能坐在一边新立的椅子上。
    百官礼拜之后,便进入了正题。
    老太小步走出,张开圣旨:
    “魏王李泰谋反,罪大恶极,但念其制《括地志》有功社稷千秋,特免其一死,贬为平民,发配黔地。”
    “魏王府司马苏勖怂恿魏王起事谋反,当为罪首,斩其首,抄其家,以儆效尤。”
    “中郎将房遗爱辜负皇恩,参悟谋反,判斩立决,房玄龄管教不严,剥夺其所有官职,但念其功高,保留去国公爵位,但不得再参与朝议。”
    ……
    随着老太监念完,群臣也都不由大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有惹祸上身,这些人在之前或多或少都与魏王有过往来。
    “启奏殿下,对于魏王之判,是否过轻了呢?魏王谋反,他应该才是主谋,如此判决,有失公允,更重要的是,谋反而不死,这是否会引起…”
    宋国公萧瑀进言道。
    “对,此判甚轻,不足以服众,也不足以震慑天下。”
    中书侍郎崔仁师也站出队列,他还是谏臣,不过是为了什么利益就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为民。
    与魏征、马周、褚遂良、王珪等人以勇谏而闻名,甚至拜相。
    在唐时,一般任仆射之位(宰相)的人有很多,因为这和唐的任职方式有关系,这个位置就是几年换一次,属于轮流任职的。
    所以在贞观年间的那些出名的,都担任过仆射之位,有李靖、褚遂良、杜如晦、房玄龄、裴寂、魏征、萧瑀等等。“裴国公,请慎言,主谋乃是苏勖,魏王年少,只是被欺瞒了而已,要是不信,国公可去大理寺一趟。”
    李承乾目光扫过,冷冷的说道。
    这是君王的决定,还是要受到臣子的质疑,让李承乾很是不爽。
    谏臣为什么有这样的权利,还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势力有关,萧瑀与崔仁师便是出自五姓七望。
    朝中诸多大员也都是属于这五姓七望之人,他们有左右朝堂的力量,李世民也时常被其牵制。
    李世民几次大改《氏族志》也想消除他们的影响力,但是还是效果奇微。
    最后还是黄巢一刀断了姓氏等级,不然阿三,都得叫一声大哥。
    他们两人现在的进言,如何又是不为了消减皇室的声望呢?
    “大理寺卿可在?”萧瑀转后,望向了后排。
    啪!
    李承乾大力一排皇案,怒视道:“宋国公,你敢质疑陛下的公允,你是要干嘛?”
    “臣不敢!”萧瑀立即躬身赔罪,把头低下,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没有选择再顶撞。
    “那此事就没有任何异议了,若是无事,就退朝了。”李承乾道,给人一种独断专行的模样。
    “臣还有事要奏!”高士廉躬身道。
    “请奏!”李承乾的脸色顿时宽和了很多,高士廉应该不会给他找不痛快,毕竟都已经打过招呼了。
    “徐州去岁发水,流民失所,如今又加之疫情横起,徐州都督请求赈灾。”
    高士廉道,原本这事是应该左仆射房玄龄报告,但是其已经被大理寺撸去了。
    大灾之后,便是大疫,这是古时不变的定律。
    大灾难之后,灾民失去食物来源,便大多数会被饿死,至于朝廷的赈灾钱粮,那就不知道喂了谁,肯定是很少能让灾民吃到。
    造成大批死亡,处理不善,从而导致了瘟疫横行,使得受灾面积进一步扩大化。
    “如今为了应备高句丽战事,朝廷之中,已经没有多余的钱粮发放了如果发放,怕会影响战事。”
    长孙无忌也站立出来说道。
    左右仆射是六部的上司,对于六部之大事,也都是要有了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承乾正式重新监国第一天,就给他上了这样的一个难事。
    “兵事还有一年才举,先调动部分钱粮赈灾救民,另外在从其他各个州道调动物资支援。”李承乾当即说道。
    “那派谁为宣抚使呢?”长孙无忌再道。
    在唐朝,对于受灾之地,朝廷派往的官员去进行救灾,而这类官员被称为宣抚使,如同钦差大臣一般。
    闻言,群臣瞬间激动,短短时间内,就举荐出了十数位官员。
    因为这宣抚使的油水太多了,随便扣那么一点,都足够发家致富了。
    “退朝,人选,本宫心中已经有数。”李承乾直接宣布退朝,没有给予群臣半点商量的余地。
    看着李承乾转入幕后,所有人都不由错愕,这是不是太霸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