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强盛之下的危机
没走多久,眼前的景象让人心酸不已,道路两旁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群流民,个个面容憔悴,面黄肌瘦,有的甚至已经断了气。
“殿下小心了!”
王迅紧张地让人立刻把李承乾护到身后。
“无妨,这些人并非感染疫病,而是饥饿所致。”
甄立言说罢,目光扫视一番,心中已有定论。
饥饿?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要么是救济不及时,要么根本没人来救济。
半天前,他在上游看到的还是一片繁荣昌盛、商船往来的景象;可现在,踏入这片土地,却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贵人啊,请施舍些食物吧,我阿翁快要撑不住了……”
路旁,一个衣裳破烂不堪的小女孩踉跄着走来,脚步虚浮,像是随时会跌倒。她的头显得异常大,双眼深陷。显然,这是严重营养不良造成的。
声音之中带着些许的哽咽。
“小妹妹,别怕,我们给你东西吃!”
李承乾招了招手,一个侍卫拿出了几块肉馍,提送到了小女孩子的手中。
“谢谢!”小女孩怯生生的低头。
而两边的人,也都围了过来,一个个目光灼灼。
“王迅,都给他们分了吧!”李承乾于心不忍道,这都是大唐的子民。
“你阿翁是不是生病了呢?”李承乾露出和蔼的笑容。
“恩!好像是,我阿翁就在那里!”
小女孩子的手指,指向了一棵枯树,树皮和树叶也都没有了。
一个蓬头垢面的老者,正在这边望,还不停的点了点头。
“走,我们去看你阿翁去你!”李承乾说道,他也想了解一些内幕,朝廷去年也是有赈灾的。
“殿下小心了,哪怕是…”王迅欲言又止。
“如果真的是疫病,我们站在这里也是不安全的,都是一样。”
不少的疫情,就是通过空气传播,这只不过十来米的距离,又被这群流民包围,想不感染都难。
“阿翁,给,这位哥哥给的。”小女孩加快了步伐,将肉馍送到了老者的手中。
“青儿吃,阿翁不饿!”老者继续摇了摇头。
“殿下,这老者已到了油尽灯枯之际,消耗了体内生机,无救了。”
甄立言轻语,看出了,这不是疫病,而是饿太久了,消耗了全部的体能。
老者看着啃食肉馍的小女孩露出了一丝笑容,而后才艰难转头,看向了李承乾。
“这世道,遇到你们这样好心的…贵人不多了,你们看我这孙女也很乖,不如就留下做个…婢女,之后端茶倒水…以报今日的恩情。”
老者的声音断断续续,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这小孙女。
说什么报恩,其实他心中清楚,能被这些贵人带走,他这孙女还有活路,不然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了。
“老人家,何以至此,朝廷就没有派粮到你们手上吗?”
这是盛唐,就算是有灾,也不至于会长时间造成这样的饿殍遍野啊。
“有,都发了,不然我们可都活不到今日,但是朝廷的粮食又能发到多久呢?我们有的人没有了地,有的人有地,也无人耕种,就算有人耕种,交了税粮,也就没有粮食,和我们这样的乞丐没什么两样。”
乞丐?这一词,又再次刷新了李承乾的认知。
这是贞观年间,在徐州这样的富庶之地,也会有乞丐。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承乾承载了原主的记忆,知道,贞观年间是古时最轻徭薄赋的时代,为民着想。
实行均田制,按人丁分配,男子每满十八,便可分一顷,也就是一百亩。
然而税收,也只是要二三石。
这样的政策,是足够一家轻松生活的。
“就像我家吧,两个儿子都去从军了,但是回来的也只有两块血布,地就没有人种了,为了过活,我家的地,也只能租或私下卖给大富人家了。”
“如果耕种的不多,就交不起税粮,还不如不种呢?”
老者摇了摇头。
“税粮几何呢?”李承乾眉头皱的更深了。
“也不多,才十石,最主要的是无人耕种了。”
均田制虽然是一项很好的制度,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根本无法耕种完所有的土地,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来承担赋税。
李承乾诚然,他意识到那些氏族大姓已经出手了。
均田制的实施本身就是对大氏族的一次挑战,因为在此之前,土地一直掌握在他们手中。
这些氏族大姓拥有大量的土地,从中获取无尽的利益。然而,随着唐朝的建立,李渊和李世民采取了打击地主的措施,将土地收归国有。
这一举措触动了贵族的根本利益,没有过多久,均田制全面崩溃,给李唐王朝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安史之乱就是均田制崩溃的演变,各大门阀氏族纷纷登场。
实际上,在初唐时期,当均田制刚刚开始实施时,氏族大姓就已经开始逐步蚕食土地。
由于他们在整个国家的大框架中都有自己的势力,所以他们能够逐渐兼并平民的土地。
就如同现在这般,那些没有劳动力的人家土地,他们就会出低价买入。
百姓不卖,还要交税,又种不出粮食,还不如卖了去。
虽然国家也明令禁止土地买卖,但是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这样的无声无息蚕食下,均田制崩盘,大唐也落下了帷幕。
“带上这女孩,我们走吧!”
李承乾足足愣了好大一会,才缓过了神来。
不是君主不好,而是剥削者一直都在。
李承乾无力救援这些灾民、流民,因为根本的问题不解决,这些人还会死去。
士(氏)族大姓就是这一切的根源。
“阿翁,我不走!我哪里也不去!”小青哭闹着,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孩子,走,以后一定要听贵人的话!”
老者无力的抬了抬手,看着女孩被龙武卫抱走远之后,其也低下了头颅,再也抬不起来。
李承乾走的很沉重,大唐最大的忧患,还是在于内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