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88.第188章 当代周豫山
    第188章 当代周豫山
    6月15日,新一期的《人名文学》发表了。在封皮上,刘欣武直接将刘红民新作几个大字标在了上面。
    书店早就接到了消息,早就准备好了条幅,挂在了书店门口。人们看到条幅之后,都好奇的走进了书店,询问刘红民新作是什么类型的。
    他们已经习惯了刘红民的不务正业,所以买书前都会问问类型。
    这年代的国人,还是更喜欢有点艺术含量的小说,或者纯娱乐的小说。这两方面,刘红民做的都很好,只要他不写外国的故事,大多数的读者还是能接受的。
    就算是当年销量很差的《少年包青天》系列和《我的兄弟姐妹》,这几年也因为刘红民的名气增大而增加销量。现在刘红民的小说,在内地销量垫底已经变成了《恐怖游轮》。
    书店职工连忙介绍,“《让子弹飞》是严肃文学,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听到这话,人们立即向着书架蜂拥而去。刘红民写的严肃文学,那必然是经典。他们抓住一本《人名文学》就跑去结账,生怕慢了一步杂志就会被人给抢走一般。
    结果开门不到一个小时,《人名文学》就被口口相传的人们一扫而空。
    编辑部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好在刘欣武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他早就让印刷厂加班加点的干活了,只不过他要优先满足距离远的城市,毕竟距离远的城市补货不容易。
    所以附近的城市给的货比较少,分到每个书店也就一百多本。刘欣武想着怎么也能挺上半天,没想到一个小时就买完了。
    看来,他还是小看了刘红民的影响力。
    “问问印刷厂那边出多少货了,给相对较远的城市多供应一些,相对较近的就多跑几趟。”
    “好的,主编。”
    第二天,附近的城市依然打电话来催货。到了第三天,货已经可以供应上了。
    但是相对较远的城市则打来电话,想要再订购一批。按照当前的销售情况,他们手中的货最多只能坚持十天。
    从京城运货过去,至少也要十天八天。如果不提前订购,他们就要出现空档了。
    刘欣武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从当前的销售情况来看,提前印好的两百万册肯定不够卖的。以刘欣武的经验,《人名文学》这次将会打破销售记录,奔着四百万册而去。
    这几年杂志和书籍的销售量是逐年降低的,《人名文学》打破销售记录完全逆历史潮流的。
    刘欣武分析,杂志和书籍越来越商品化,想要卖的好必须要有宣传点才行。
    看看这几年热销的书籍,不是带颜色的就是故事性非常强的,那些纯文学的杂志和书籍卖的是越来越少。
    由此可见,再按照以前的思路办杂志和出版书籍,只会死的很惨。当前国家让杂志社和出版社自负盈亏,如果不能转换思路的话,那就只能淹没在滚滚的历史大潮之中了。
    刘欣武担忧的是,《人名文学》的销售量增加,《让子弹飞》就会让更多的人看到。
    《让子弹飞》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刘欣武一清二楚。他相信,只要稍微有点文学功底的人,就能看到这里面的故事。
    普通人肯定会对《让子弹飞》推崇备至,但是某些人势必会给刘红民使绊子。
    一个两个,刘红民肯定不怕。但若是百个千个,刘红民又该如何应对?
    刘欣武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从16号开始,各地的报纸就开始出现了《让子弹飞》的报道。当然,这些报道只是零星。《让子弹飞》毕竟几万字,读的慢的,事情多的,一天都看不完。
    从17号开始,关于《让子弹飞》的报道逐渐增多。
    对付王姓老人等人,他们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主要是这帮人只知道一味的贬低国内,然后反证国外美好。
    只要将国内不好≠国外好这个道理说明白,王姓老人等人就输了一半。然后再证明国内不好是假的,就赢下了另外一半。
    20号,张姓老人的文章发表了出来。进过多日删改,这篇文章写的是鞭辟入里,深入人心。
    这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倒周豫山了,但是在大众眼中,周豫山依然是那个敢于发声的斗士,是当之无愧的大文豪。
    这个观点不是张姓老人第一个提出来的,当年《谎言》发表出来之后,就有读者这么说过。只不过当时刘红民这样的代表作比较少,所以并没有多少人认同这个观点。
    等《驴得水》发表之后,这个观点就在普通读者中传开了,并没有得到权威人士的认可。普通读者更多的还是调侃,他们更喜欢叫刘红民“小周豫山”。
    现在张姓老人这样的权威认可,让普通读者找到了主心骨。一些崇拜刘红民的年轻作家,开始在媒体上为刘红民张目。
    张姓老人一伙人在后面推波助澜,没两天各大报纸就都开始以“当代周豫山”称呼刘红民了。
    王晓萍等人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是刘欣武发现不对劲,通知了刘红民。
    “张老当时是王老找来的援手,他现在写了一篇夸赞你的文章,恐怕是别有用心。”
    刘红民自然也关注到了这篇文章,他还以为是哪位老前辈看好他呢。现在看来,这是想要将他捧杀。
    刘欣武提醒道:“现在舆论导向有点不对劲了,如果不降温的话,很多人可能会以周豫山的标准来要求你。只要你达不到这个标准,到时你必然会遭受攻讦。”
    “刘老师放心,我有解决办法。”刘红民毫不在意,反而安慰刘欣武。
    “你真有办法?”
    “真有!你看明天的报纸就好了!”
    挂了电话,刘红民拿起纸笔,写了几句话。
    “陈哥,把这个送到《新光报》,让他们在明天的发表。”
    王晓萍、陈健功等人也纷纷给刘红民打电话,说明事情的严重性。
    刘红民依然表示知道了,并且让他们看明天的《新光报》。
    听到刘红民有了对策,他们不由得期待了起来,很想知道刘红民到底怎么破局。可惜,刘红民卖了个关子,然后就把电话挂断了。
    陈健功心里痒痒的,第二天一早就去买了《人名日报》。
    拿到报纸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翻到了《新光报》副刊上,只见《新光报》的头版标题是十个大字。
    [刘红民:我比周豫山有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