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6章 剪不断,理还乱
    第156章 剪不断,理还乱
    下午时分,众人就都回去了。
    对于大朱棣来说,他是想看看后来发生了什么。
    而对于老朱来说,能够主宰更多的王朝,亦不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更何况。
    还能改变后世子孙命运。
    明朝前期就不说了,他深恨土木堡之变。
    明朝后期。
    特别是明末以及南明,如果能够回到那个时候,老朱必然会很欣喜。
    不提有ak,他也是刀山火海里滚出来的。
    遇到李自成,建奴这些,他自然也要碰一碰,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本事覆灭了自己的大明江山。
    只是老朱棣此时正在宣府,历史上他再次征召大军,征伐蒙古,于七月病逝在回程路上。
    此时正处于出发阶段,虽然宣府就在后世张家口宣化,离北京不过一百多公里。
    但来回都需要时间,因而朱元璋决定两日后再来。
    大朱棣则担忧徐妙云。
    不过来回还是按照之前的模样,用黑巾把眼睛蒙住,且珍宝馆大门紧闭,不准任何人进入观看他们是怎么离开的。
    可以说朱元璋把保密措施严格到了极致,为的就是把自己神话,从而牢牢把控后面的任何大明朝。
    当然。
    他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毕竟朱元璋嘛。
    而傍晚时分,报信的骑士换马不换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到了宣府镇。
    宣府镇,万全都司府衙,六十五岁的老朱棣在后衙散散步。
    他面容苍老,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刚吃完晚饭后喜欢走一走,消化一下食物。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的时候,鞑靼部首领阿鲁台寇边进犯大同与开平。
    老朱棣随即下令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之兵于京师和宣府待命,查清楚阿鲁台踪迹之后就追击。
    他本人也抵达了宣府,留下内阁大臣辅佐太子监国。
    不过朝臣们都不在身边,老朱棣觉得连个商量国事的人都没有,便找来英国公张辅说道:“文弼。”
    “陛下。”
    张辅随在左右。
    老朱棣说道:“行军打仗,皆由军人武夫,但不可缺文官稳定后方,你让人给俺把杨荣、金幼孜和马云叫来,随大军出征。”
    “是。”
    张辅应下。
    他正准备去安排人。
    成国公朱勇急急忙忙进来,脸上大汗淋漓道:“陛下,陛下。”
    “出什么事了?”
    老朱棣皱起眉头。
    朱勇有些面露迟疑。
    见他如此,老朱棣说道:“有什么事情还藏着掖着做甚。”
    朱勇只好说道:“还是让信使来说吧,臣觉得太离奇了,不敢妄言。”
    说着他就对着外面招呼。
    老朱棣不悦。
    什么话非得这么躲躲藏藏?
    信使进来,是附马都尉沐昕,进来后连忙向朱棣躬身道:“陛下。”
    “是京师有什么事吗?”
    老朱棣问道。
    沐昕答道:“陛下,有一桩奇事,上午珍宝馆中,太祖陛下,永乐五年的陛下,以及洪武十七年的陛下同时出现。”
    “什么?”
    老朱棣先是一脸愕然,随后愤怒地看着他道:“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沐昕脸色一白,慌忙跪下道:“回陛下,是太子亲眼所见,黄淮等见过太祖以及早年陛下的老臣也确认无误。他们凭空出现在珍宝馆,说是太祖陛下成仙了,纵游历史长河,要去看看未来大明的后代子孙如何。他们走后,我们进入珍宝馆内,里面确实空空如也,找不到任何一人。真的是凭空出现,凭空消失,绝对没有密道之类。”
    “.”
    老朱棣面色阴晴不定。
    旁边张辅和朱勇也是面面相觑,充满不敢置信。
    沐昕继续说道:“永乐五年的陛下还说,两日后会带仁孝皇后过来。”
    “谁?”
    老朱棣宛如垂死病中惊坐起,双目圆睁。
    “仁孝皇后。”
    沐昕又说了一遍。
    ‘妙云.’
    老朱棣瞪大眼睛,随即眼中黯然落寞缅怀追忆皆有。
    他紧接着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仿佛垂死之人看到的一缕梦幻曙光,忽然满是喜悦,大喊道:“文弼!惟贞!”
    “臣在。”
    张辅和朱勇连忙出来拱手。
    “你二人统领大军,辖郑亨、王通、陈懋、薛禄等部,有鞑靼的消息就立即出击。”
    “是。”
    “御驾即刻回京师!”
    老朱棣迫不及待。
    别看小朱棣在现代浪得很。
    但事实上就像老朱跟马皇后一生恩爱一样。
    朱棣与徐皇后一生也极为恩爱。
    小朱棣之所以那样,一来他与徐皇后新婚不久,没有经历后来共患难,在朱允炆削藩下互相扶持,感情没后来那么深。
    二来古人价值观不同。
    妻是妻,妾是妾。
    苏轼与妻子王弗感情深厚,写《江城子》悼念亡妻,却并不妨碍他娶小妾,还把怀孕的小妾送人。
    同样的老朱与朱棣都与结发妻子情深似海,也不妨碍他们有很多妃子。
    古代没有男女平等一说。
    如弘治帝那样坚持一夫一妻制度的深情皇帝毕竟只是少数。
    再加上小朱棣受现代四大邪术之二的化妆术、整容术以及黑丝、白丝之类的诱惑,会浪一点也正常。
    不过他浪归浪,对老婆孩子还是很上心。
    这几年光给他老婆小徐妙云买的名牌衣服、化妆品、包包、首饰就堆积如山,价值上千万。
    他儿子小朱高炽今年才6岁,各种玩具、衣服也是应有尽有,从来没有亏欠。
    所以夫妻感情或许还没有后来共患难那么深,但也很爱自己老婆。
    老朱棣更不用多说。
    跟他老爹一样,徐皇后死后,一生未立皇后。
    听说徐皇后会回来,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思念,要去见见那个梦中见过不知道多少次的人儿。
    蒙古人不打了。
    兵不出了。
    只想快马加鞭回去,若是能再快一点就好。
    已经六十五岁,身子骨大不如前,不能单独骑马的老朱棣坐在马车中心里想着。
    护送皇帝回去的大军缓缓向京师出发。朱棣太老了,受不起颠簸。
    所以速度很慢。
    哪怕日夜赶路,一直到第三天早上他才终于抵达。
    辰时末刻,在大朱棣的永乐朝,朱元璋带着大朱棣和徐妙云来到了老朱棣的永乐朝。
    他们依旧是用黑布蒙眼,既不告诉他们是哪里,也不告诉他们传送方式,让他们以为是老朱在施展法力带他们穿梭时空。
    到了珍宝馆后,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
    无数皇宫禁卫军把珍宝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太子朱高炽正背着手在台阶下走来走去。
    除了他以外,还有朱瞻基、朱瞻埈、朱瞻墉等朱高炽的子嗣。
    朱云峰和季赫上去把门推开,就看到珍宝馆门口台阶下方,站满了文武百官。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到为首的朱元璋,身边则站着大朱棣和徐妙云。
    一时间,众人虽然都有了心理准备,却都是震惊无比。
    这些人当中有大半其实并不认识朱元璋。
    但他们却认识大朱棣。
    又见到一个中年朱棣,每个官员的脸上都露出复杂的表情。
    毕竟。
    朱棣跟他老爹朱元璋一样,杀起官员来可没手软过。
    特别是连朱元璋都过来了。
    眼下老朱家好像是团团圆圆,喜气洋洋。
    可对于下面那些文武百官来说,简直是在做噩梦。
    不敢想象朱元璋和朱棣联手杀官员是怎么样的一种场景.
    唯有朱高炽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徐妙云,良久之后,才缓缓上前,来到台阶上方先向朱元璋行礼:“皇爷爷。”
    随后又向大朱棣行礼:“父亲。”
    最后则是目光闪烁着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母亲。”
    徐妙云略显惊讶,她其实今年才46岁,而眼前的儿子看起来却像是自己的同龄人。
    但那憨厚肥胖的模样确实是自己的儿子没错。
    徐妙云忍不住双手捧起他的脸,把他拉起来道:“还真是永乐二十二年的高炽呢,竟都有些老了,听你父亲说,你这些年都在理政,想来是辛苦了吧。”
    朱高炽常年处理政务,又在老朱棣的威严下战战兢兢,才47岁,就已显得有些老态。
    看到母亲,朱高炽常年积压的压力仿佛一瞬间宣泄出来,哭嚎道:“孩儿不辛苦,能看见母亲,孩儿就已经知足了,哪怕是让孩儿现在去死,孩儿都愿意。”
    “你这傻孩子,说的什么胡话。”
    徐妙云笑道:“为娘知道今年娘就要死了,不过有父皇在,娘没事的,以后偶尔为娘也能来看看你。”
    说着她又四下扫视,诧异道:“老二老三,还有玉英月贵她们呢?”
    朱高炽就不好说话了。
    还是旁边杨士奇上前义正言辞道:“回禀娘娘,汉王多次谋害太子,被陛下罚往乐安就藩。赵王勾结护卫指挥孟贤等人伪造遗诏,打算毒死陛下,废掉太子,立自己为帝,事发,陛下大怒,幸得太子辩解才没有被废为庶人,但也被圈禁在京中。永安公主于永乐十五年病逝,永平公主参与赵王谋逆之乱,亦被圈禁。”
    朱高炽连忙说道:“这都是下人所为,三弟与妹妹并不知情。”
    “啊?”
    听到他们的话,徐妙云面容霎时间就变得伤心了起来,眼中闪烁着泪。
    亲生子嗣竟然互相内斗不止,让她何其难过痛苦。
    大朱棣连忙扶着她道:“妙云,既然提前知道了这些事情,往后也能多多提防,我们到这十多年后的世界,不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吗?”
    “唉。”
    徐妙云叹了口气,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朱元璋四下扫视道:“高炽,你父亲还没回来吗?”
    虽然朱高炽现在有小,大,老三个爹。
    但他自然知道朱元璋说的是谁。
    朱高炽答道:“回皇爷爷,父亲早上的时候就到了,但他如今体弱,去年就生了一次重病,到京城后得知皇爷爷还没来,便先休息了一会儿,孙儿这就让人去叫他。”
    “陛下到。”
    正说话间,珍宝馆前面养性殿的方向一辆马车在诸多卫士的保护下徐徐而来,停在了珍宝馆的门口。
    马车撩开车帘子,一六旬老者从车上下来,抬起头看向珍宝馆上方。
    刹那间,老者的脸上露出震惊、惊讶、喜悦、追忆、缅怀、不敢置信,乃至于还夹杂着一丝丝恐惧的复杂情绪。
    他站在那有些不知所措,过了几秒钟,朱元璋等得不耐烦了,说道:“老四,还要我请你吗?”
    “爹”
    这个看起来年龄比眼下朱元璋还大的老人缓步走过来,慢慢来到了台下,缓缓跪在地上,声音有些颤抖地道:“爹孩儿”
    “好了。”
    朱元璋看着已经胡子头发白,连走路都有些颤抖的老朱棣,亦是有些莫名心疼,走上前把他拉起来道:“允炆的事,我知道了,我去过建文朝,知道他做了什么事,他骗了我,说将来会待你们“以德怀之,以礼制之”。谁曾想我一走,他便原形毕露,要害我的儿子,这事不怪你。”
    “多谢父亲谅解。”
    老朱棣已是老泪纵横,这事成了他一辈子的心病,以至于他曾说过,自己已是谋逆篡位的乱臣贼子了。
    如今老了,快死了,得了父亲原谅,也算不至于抱憾终生。
    老朱棣擦了擦泪水,目光在大朱棣脸上扫过,然后看到了他旁边的徐妙云,两眼瞪得像铜铃那么大,忍不住上前想要抓住她的手:“皇后!”
    “诶!”
    大朱棣立即插在二人中间,警惕地看向他道:“你干嘛。”
    老朱棣对大朱棣怒目而视。
    大朱棣丝毫不退步,同样怒视着他。
    大家都是朱棣,谁怕谁啊?
    何况我还是中年朱棣,不比你这老朱棣力气大?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
    这咋办?
    俩朱棣一副要打起来的模样。
    帮谁啊?
    本来这种事应该他们几个人自己处理。
    但架不住老朱在。
    老朱家是封建大家长制,徐妙云很得马皇后与朱元璋喜欢,就在于她很懂事。
    所以老朱不说话,她虽然也想与老年朱棣说两句,却谨慎地闭上嘴巴。
    果然。
    朱元璋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了,拍了拍老朱棣的肩膀,摇摇头道:“老四。”
    “父亲,孩儿”
    老朱棣满含热泪地看向徐妙云,万千思念在这一刻好像化为了实质。
    但朱元璋却说道:“吾儿媳确实是你的妻子没错,然她是永乐五年的徐妙云,并非永乐二十二年的徐妙云,她有她的丈夫,你自当明白。”
    “可”
    老朱棣有些迷茫了,四下扫视,他哭着说道:“既然永乐五年的是我,永乐二十二年的也是我,那为何永乐五年的妙云不是我的皇后?”
    “父亲.”
    他眼中的泪水不断落下,跪倒在朱元璋面前,哭得像个孩子一般道:“求求你了,父亲,帮我将妙云带回来吧。”
    “唉。”
    千言万语,朱元璋也只能化作一声长叹。
    一个萝卜一个坑。
    永乐五年的徐妙云,终究有她永乐五年的丈夫。
    因为徐妙云是先死,所以哪怕穿越历史长河,每一个时空里,她都有一个朱棣陪伴在她的身边。
    若是能在历史长河里带回一个徐妙云给了你永乐二十二年的朱棣。
    那其它时空的朱棣,一样也会少了一个妻子。
    不管任何时空,哪个朱棣,都是他的儿子,如何能厚此薄彼,让人悲凉呢?
    剪不断,理还乱。
    或许这就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遗憾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