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石先生的名声远传,村内见闻
    第144章 石先生的名声远传,村内见闻
    于是,陈玉书顺势买了一个牛拖车。
    本来他想要买马车,但马车喂养起来,更为麻烦,而牛车不仅方便,而且在乡下也是个好牲口,可以直接下田干活,更受欢迎。
    如此,将诸多东西往板车上一放,陈玉书和刘巧儿就直接往北焦村赶去。
    路上,来往行人其实不少。
    碰巧还碰到了邻村的一个老头,对方认出了陈玉书,还打着招呼,问他是不是老陈家的那小子,正感叹着他有出息,打算借他的板车拉带点东西回去,转头就看到了刘巧儿,声音立即弱了下来,干笑着就走开了。
    陈玉书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巧儿的名声,一直不好。
    这种不好,是源自于周围人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农村生活的孩子来说,当所有人都说你坏的时候,有时候你自己其实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坏的。
    其他人,自然也受此影响,会本能的抗拒与刘巧儿接触。
    陈玉书记忆觉醒之后,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询问了父亲,这才知道了一些缘由。
    但在他看来,那个缘由,其实只是上代恩怨,所造成的影响,与刘巧儿自己本身遭忌,并无关系。
    根本原因,还是她自己,真的很邪。
    但这个邪,不是个人邪,而是她自己控制的邪。
    比如但凡有人靠近,她就会人为制造几个邪门的事情。
    鬼遮眼,鬼打墙,或者只是倒霉的摔跤,‘看’到某些奇怪邪异的‘东西’。
    比如此时,陈玉书就注意到了刘巧儿的小动作。
    她直接就将小茵给召唤了出来,让她趴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并且精神控制下,让那老头,看到她背上的小茵。
    对方见鬼的情况下,心中一突,当然就不敢再与之待在一起了。
    “其实,村里人心里对于你刘家,还是十分感激的。
    你也不需要将自己,这么封闭起来。”
    陈玉书想了想,开口说道。
    “我知道。”
    刘巧儿沉默的点了点头,接着才说道:“不过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至少我可以安心修炼,不需要处理那些琐事。
    我爹当初,就是太热心了,帮完这个帮那个,十里八乡都有好名声。
    结果呢,自己修炼耽误了,真出了事,就只能他自己顶上,结果还落不了好。”
    闻言,陈玉书顿时沉默了。
    确实。
    有些事情,其实没有对错。
    当初那场变故,根源乃是刘家镇压的邪灵逃窜,引发了村里大乱,也让得村里祖宗庙里的‘灵’都尽数被灭。
    但刘巧儿父亲,自知不敌,还是选择了出手。
    事后事情平息,村里怪刘家招来灾祸,害的各家祖宗的‘灵’没了,自家孩子没了庇护,而刘家,也怪村里人情淡薄,不感激刘家多年来对村里的庇护……
    这才使得双方,出现隔阂,化作了一个结。
    或许是出于自保,也或许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刘家母女这才尽可能的减少与村里其他人的接触,甚至不惜自诬不详。
    “不过,这些其实都无所谓了。
    这是他的选择。
    我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少麻烦。”
    刘巧儿紧接着又说道。
    闻言,陈玉书点点头,表示理解。
    随后,两人赶着马车,一路前行。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个熟悉的山道,这个山道,正是陈玉书之前出村之时,刚好赶上邻村一个猎户出殡,然后对方灵魂跳出来的情景。
    因为他当时的‘神’足,可以看到对方,以至于对方也被吸引着,向他靠近过来。
    那时候,确实也吓了他一跳,整个身子都有一种要瘫软下来的感觉,好在最后关头,对方像是突然受到了惊吓一般,直接跳回到了棺材之中,他这才从那种惊悚的状态之中恢复过来。
    想到这里,他不由望向了刘巧儿,道:“巧儿姐,当初出村的时候,那鬼魂,是你把他吓回去的吧?”
    “出殡之时,魂魄外泄,很容易变成孤魂野鬼,也回不了祖宗庙。
    我只是让它回到自己该回的地方而已。”
    刘巧儿淡淡的说道。
    “说起来,当初还好有你出手,不然我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陈玉书闻言,连忙开口说道。
    对于对方所说的话,如今倒也明白。
    人死之后,魂魄在七天之内,其实一直都在人体身边,或是在周围游荡,或是就是躺在人体身上。
    而在这期间,魂魄若是乱走的话,就很容易‘走丢’,就会不认识回家的路,变成孤魂野鬼,从此悠悠荡荡,最后被罡风烈日,灼烧的破破烂烂,并消散一空。
    而一旦它在下葬之后,魂体没有离开,就可以追随来时的路,顺利‘回家’,进入祖宗堂,成为自家的祖宗‘灵’。
    自然也就可以,顺利庇护自家子孙后代,保护他们顺利成长,不容易夭折。
    事实上,各个村子里的祖宗庙的‘灵’,就是这么来的。
    多年积累,灵越多,也就越强,自然对于自家子孙的庇护,也就越强。
    据说,有一些千年老村,甚至能够养出‘龙子’,‘真龙’,其最低成就,也能一个将军。
    “接下来,回去的路,就不远了,我们就在这里分开吧,不然被村里人看到也不好。
    年前,我会联系你,一起处理那只被镇压的邪灵。”
    随后,就在距离北焦村差不多十余里路的时候,刘巧儿突然跳下了马车,开口说道。
    “巧儿姐,你知道我不在意这些的。”
    陈玉书连忙开口说道。
    “我知道,我只是不想麻烦而已。”
    刘巧儿点了点头,然后就在马车上,将自己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见状,陈玉书只得点头,然后略有些好奇的说道:“那邪灵,以巧儿姐你的实力,应该不难对付吧?”
    若是祟级的话,倒还正常。
    只是邪灵,在他看来,以巧儿姐如今已经入道境的实力,可绝不难对付。
    要知道,之前那江婆婆手下的那只邪灵,在它手中,根本毫无还手之力,被她可劲的揉捏,要不是那庙祝何江认怂的快,甚至连逃脱的机会都没有。
    “它在祖宗庙。
    一旦动了,很容易把祖宗们里剩下的灵,给重新抹杀了。
    所以我需要有个人,能够帮忙庇护那些灵,也让它们不要出来捣乱。”
    刘巧儿随即开口解释道。
    “那我明白了。”
    陈玉书这才了然点头,脸上多了一丝笑容。
    从这点上看,刘巧儿虽然也有些怪村里人对她家的看法,但心地还是很善良的,也不会愿意北焦村里重新聚集的不多的‘灵’,再次消散。
    “玉书回来了!”
    “是玉书啊,这可好长时间没见了,只听说你被你们家掌柜赏识了,跟在他身边做事?”
    “什么叫跟在他身边做事?
    我们家玉书,那可是拜了那掌柜为师的,可了不得了。”
    “对对对,是拜师了。
    就是不知道跟着学了什么本事?”
    “不过,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可听说,在外面当学徒的,那这孩子,就几乎是送人家了,在别人家当牛做马的,没个三五年都出不了师,也回不了家。
    玉书啊,你该不是被赶回来了吧?”
    ……
    村口上,从来不缺一些村里的老人妇女。
    特别是清早傍晚的,都会坐在一起闲聊,扯皮子。
    这突然见到陈玉书,一个个都好奇了起来。
    至于同样才从村口路过的刘巧儿,却没谁看上一眼,就算见到了,也只是皱了皱眉,并不理会。
    “那没有。
    是师傅给我放了假,回来过年的。”
    陈玉书解释道。
    “还能放回来过年?
    我可听说,隔壁村的王头家孩子,也在你们药铺当了两年学徒,都没回家过一次。”
    有人质疑道。
    “那能一样吗?
    我们玉书可是被他们掌柜收了徒的,前途无量,你看看这牛板车上……”
    他们自然也注意到了陈玉书的牛车上那成堆的东西,一个个都忍不住将目光瞪圆。
    上好的坯布,绸缎,还有那半扇猪肉,羊牛肉……
    关键是那一头老牛,身形健壮,一看就是个好劳力。
    陈玉书见状,连忙说道:“谢谢叔叔婶婶们的关心了,这好长时间没回家了,我先回家见了父母再说。”
    说着,连忙一牵牛绳,连忙往陈家走去。
    路途中,他看了眼村口不远的那个祖宗庙,样子还是那个样子,但他此时的目光看去,明显能够看出,其很‘空’。
    有一种余荫不足,难以支撑的迹象。
    “十年积累。
    这祖宗庙的‘灵’,确实太少了。”
    陈玉书嘀咕着。
    但这灵的积累,需要漫长岁月的积累,急也急不来。因为每一个‘灵’的增加,都预示着村里,有人死了。
    十年间,这祖宗庙里才多了七个‘灵’,岂不显得空荡荡的?
    另外,陈玉书以望气术一扫,也看出了在这祖宗庙里,还有一层浓郁的黑雾,那黑雾弥散,几乎将祖宗庙整个笼罩了。
    也令得祖宗庙里那些‘灵’,只能站在角落一边,瑟瑟发抖,根本不敢靠近到中间位置。
    “那黑雾,应该就是十年前被封印在祖宗庙的那只邪灵的气息了。
    没想到气息都已经外泄的这么严重了。
    也难怪要尽快处理。
    不然剩下的这七个灵,没了生存空间也要被灭。”
    陈玉书微微皱了皱眉头,也没有轻举妄动。
    “玉书你回来了。”
    恰在这时,隔着老远,他就注意到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妇人走了过来。
    正是他的母亲,赵荷。
    而在赵荷身后不远,则是一个略有些高大的汉子,正是他父亲,陈百河。
    “你这回来了,也不知道提前通知一下。
    今天大集,你爹本来还寻思着去镇上问一下,只是刚好早上我肚子疼,这才没去。”
    赵荷说着话,就快步走到了陈玉书面前,仔细打量着,口中不住的说道:“这身子,结实了,也高了,壮了……”
    “爹,娘。”
    陈玉书也连应着,看了眼母亲的肚子,以他的眼光看去,估摸着已经有五六个月了。
    也就是说,其实这个孩子,在他出村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了。
    只是当时并没有显怀而已。
    “回来了就好。”
    陈百河见到他,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然后目光很快就落在了他那欠着的牛车上,好奇的问道:“你这……””
    “对了,这是我这次回来采买的一些年货,也不知道够不够。
    因为东西比较多,不好搬运,所以我就顺便买了这辆牛车。”
    陈玉书连忙解释道。
    “这牛,不便宜吧。
    而且这么多东西……”
    陈百河忙问道。
    “没多少。
    我现在,有钱。”
    陈玉书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对,咱儿子有钱。”
    赵荷也跟着一脸骄傲,但正说着,突然一捂肚子,哎哟一声,整个身子都差点蹲了下来,幸亏一旁的陈百河拉着,并一脸紧张的问道:“怎么了,肚子又开始疼了?”
    陈玉书见状连忙一摸母亲的脉象,知道是胎动的缘故,连忙手一翻,取了一张符出来,递了过去,道:“将符贴在肚子上。”
    “这是什么?”
    陈百河连问道。
    “安胎符!”
    陈玉书说着,赵荷已经一把抓住,放在了肚子上。
    瞬间,符箓之上闪过一道灵光。
    “咦?
    肚子,果然不痛了。
    我只是刚把符放在肚子上,刚才还痛的不得了,这一下子,竟然就不同了。
    而且还很舒服。”
    赵荷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奇之色。
    “这么灵验?”
    一旁的陈百河也惊讶了,望向了陈玉书,道:“你这符,哪里求来的?是不是镇里的那位石先生?
    我听说,那石先生手上,就有这安胎符,灵验的很。
    本来这次大集,我就想要去求一张,结果赶上荷早上难受,离不开人……”
    “这符,倒是与他那的差不多。”
    陈玉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之色。
    没想到那石昊如今,名声已经这般响亮了?竟然连他父亲都听说了。
    “走吧,我们回家,回家再说……”
    最后,还是赵荷一锤定音。
    到了家中,自然又是一阵热闹。
    各种年货物品一一从牛车上卸下来,让得陈家充满了欢乐气息。
    直至夜幕降临,才稍稍安歇。
    ……
    晚上,坐在自己熟悉的床上,陈玉书心绪渐渐平静了下来。
    然后,直接起身,来到了桌子边上,从储物袋内拿出符纸和符笔等物。
    虽然环境改变了,但他自然不会耽误自己每日的修行。
    画符制符,也是他每日修行的一部分。
    一个时辰之后。
    陈玉书才停了下来,直接来到了院子中,开始修炼各种走阴秘术。
    至于武功?
    山村之中,寂静的很,一点动静都会传的老远,他也不想影响父母休息,反倒走阴秘术,虽然威力不俗,但动静都小的很。
    伏阴诀,化煞诀,七星步,神临术,点阴剑……
    直到子时,他才回到了房间之中,开始了白虎观想法的修炼。
    第二天一大早。
    陈玉书就自然清醒过来,开始在院子里练武。
    一枚极品培元丹下肚,然后直接开始修炼三体一式,全方位的锻炼自己的全身上下。
    特别是那药王吞雷音和虎啸龙吟功在运转修炼的时候,每一式转动,就有如虎啸龙吟一般的声音传出,偶尔还有雷霆之音响起。
    特别是此时,他已经将虎啸龙吟功和药王吞雷音修炼到小成之境,这声音震动之声,也开始变得十分响亮了起来。
    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周围就有人被吸引过来,观看他练武。
    陈玉书也不理会,完全沉浸在修炼之中。
    足足大半个时辰之后,随着他一口气散去,蒸腾的热气才自他身体之中涌出,汗流如雨。
    然后,他才缓缓平复了下来。
    “陈玉书,你刚才练的,是武功吗?”
    院子之中,一个与他年龄相差不大的少年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是什么武功?好厉害。”
    边上,也有小孩开口。
    一些青年,老人的目光,也是闪烁,变得十分复杂。
    武功!
    对于村里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十分新奇的事情。
    整个村里,也只有猎户陈平,才懂一些武功。
    但他们也不是没有看到过对方练武,不管是动作还是动静,都没有陈玉书来的大。
    那震动如雷,虎啸龙吟之声,当真让他们都感觉到了震栗。
    “是药王功。
    我只是稍作改良了一下。”
    陈玉书笑着答道。
    “那我们能学吗?”
    那少年连忙继续问道。
    “这些武功,也唯有加入了柳家药铺,成为药铺学徒才能学习。”
    陈玉书摇头说道。
    “那我明年,也跟你一起去柳家药铺当学徒。”
    那少年脸上不由露出坚定之色。
    其他几个小孩,也纷纷开口,道:“我们也要去当学徒。”
    心里,着实羡慕坏了。
    有几个,甚至扬言要超过他。
    对此,陈玉书只是笑笑,也并不在意。
    学武,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就连加入柳家药铺,也都并不容易。
    北焦村内采药的人虽然不少,可并不是哪家,都藏了宝药,可供自家孩子去药铺内当学徒。
    就算有,也不见得舍得送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