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2章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第232章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元凰十三年,一月。】
    【虽然新年已至。】
    【但朝中众臣心情却并不好。】
    【因为。】
    【那招安计划失败了!】
    【“而且。”】
    【“不仅如此。”】
    【“那巨鹿叛军的规模,或者说黄巾军的规模,比之前还要扩大了!”】
    【“已经有很多地方,纷纷响应加入造反!那陈怀信简直不识好歹!”】
    【众臣不断的在嘴上谩骂道。】
    【自从那使臣将消息带回后。】
    【他们也都知道了,这叛军之首究竟是谁!】
    【陈怀信!】
    【诗词双绝陈怀信!】
    【“因为无缘殿试。”】
    【“所以前去造反?”】
    【“可我们都愿意给他官职了!”】
    【“而且是在官场混迹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够当上的刺史!”】
    【“他为何还不满意?他当初来长安城,不就是想当官吗!”】
    【这些臣子想到这件事,那骂声更是增加许多。】
    【不就是没能参加殿试吗?居然就去掀起叛乱?】
    【难道陈怀信不知道,许多人都是需要沉淀,才能够入朝为官的吗?他读了那么多书,难道不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吗?】
    【他当初不过才十九岁!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沉淀!等到哪天突然醒悟了,不就能够一飞冲天了?】
    【“将承国搅浑成现在的状况,你自己也讨不到什么好处!而且给你官都不当,真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得?!”】
    【他们在谩骂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陈怀信曾被关在大理寺!他们都没有去在意,世家曾经逼迫过他,在考试之中做手脚让他落榜!】
    【因为。】
    【在他们看来。】
    【这只是沉淀的一部分!】
    【这只是吃苦的一部分!】
    【陈怀信根本没必要生气才对!】
    【“年轻人……还是太气盛了!”】
    【这些臣子们在摇着头。】
    【不过。】
    【在批判完陈怀信后。】
    【他们也需要面对现在的状况!】
    【“如何解决黄巾军!”】
    【“如何解决……皇女造反的问题!”】
    【想到这里。】
    【众臣顿时感到头疼。】
    【自从那造反的巨鹿叛军,将一块黄布戴在头上后,各地官员与百姓,都习惯将其称呼为黄巾军,而叫这个称呼后,他们感觉,黄巾军的作战能力,似乎比之前要强上不少!】
    【“明明只是换个名字。”】
    【“就能够让他们变强?”】
    【“为何会这样?”】
    【众臣不解。】
    【但这是将军们需要操心的。】
    【他们更头疼的是皇女造反!】
    【“明明是皇室贵胄。”】
    【“却要当乱臣贼子?”】
    【“你们就算是造反成功了,也不可能成为皇帝!”】
    【“这样毁掉自己的国家,她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众臣很不理解。】
    【但是。】
    【他们知道。】
    【若是皇女造反传出去,必然会导致朝野震动。】
    【现在本就风雨飘摇的承国,更是会变得动荡!】
    【可是。】
    【该如何解决。】
    【他们也不知道啊!】
    【“因为以往就没出现过这种事情!我们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啊!”】
    【这些臣子想得脑袋都大了起来!】
    【而姬清珞的神色则是极为复杂!】
    【因为她突然想到了,之前被自己撕碎的那封信!】
    【“它……”】
    【“居然真是我的侄女们所写的?”】
    【“百姓生活凄苦、为了延续承国、所以选择造反?!”】
    【当时的姬清珞,就感觉这信件内容极为荒谬。】
    【现在知晓自己的侄女们,真的参与造反之后。】
    【她……依然感觉荒唐!】
    【“若是见到了什么,若是遇到了什么,完全可以告知我!”】
    【“她们……”】
    【“为何要这样做?!”】
    【姬清珞完全无法理解。】
    【而当有臣子提议,不如开除三公主与四公主的身份,让她们不再是皇室公主,这样就算被人知晓皇女造反之事,也不会影响到承国的时候。】
    【姬清珞直接选择了反对!】
    【“无论如此。”】
    【“朕都不会开除她们的身份!”】
    【“她们永远都是我承国皇女!”】
    【姬清珞很是坚决。】
    【长落与长兮,毕竟是她的侄女!】
    【哪怕是造反,她也依然认她们!】
    【“将她们给带回来!”】
    【“朕……”】
    【“亲自审讯她们!”】
    【姬清珞看向那些将军。】
    【而将军们的脸色则是有些为难。】
    【因为黄巾军本就难以应对了,想要将那高层之一的皇女带回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而且。”】
    【“陛下。”】
    【“她必然是要求、毫发无损的带回皇女们。”】
    【“这……更难了啊!”】
    【有将军低着头。】
    【但更多的将军,还是愿意一试。】
    【毕竟对于武将来说,战争就是他们的功勋!】
    【若是连征战都害怕,那干脆去混文官得了!】
    【“臣等!定当平定黄巾之乱!将皇女们平安带回!”】
    ……
    府邸之外。
    看着那所推演的未来。
    姬长兮脸色略微变化。
    姬长灵则是笑了起来,说道:“果然小姑对我们是极好的,就算是明知道三皇妹和四皇妹造反,也只是想将她们给带回来!”
    “若是换做其他皇帝,说不定为了避免舆论影响,已经开除她们公主名头了!”
    应该说。
    这才是正常的。
    毕竟皇女造反所带来的轰动,可是远超于其他事情!
    这说不定会让国家的合理性崩溃,让烽火燃遍全国!
    而姬长兮也有些愧疚,哪怕这是为了承国百姓,可是对于小姑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打击!
    “还好。”
    “这只是推演!”
    “而非是现实!”
    “不然小姑都有可能,会被气到生病吧!”
    姬长兮在心中这样想道。
    而姬长宁则是关注着,陈怀信所提出的想法。
    当看到那黄巾军的战力,的确是变得更强后。
    她忍不住感慨一句,不愧是陈怀信,如此简单的方法,就能让那凝聚力提升!
    “而这。”
    “只是陈怀信的计划之一。”
    “其他方法一并实施之后。”
    “那推演中的承国……不会被百姓打得节节败退吧?!”
    ……【元凰十三年,二月。】
    【有官员发现。】
    【自己的治下,似乎出现了一首民谣,在百姓之间流传着。】
    【他皱着眉头,派人前去调查与收集,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毕竟。”】
    【“现在那黄巾叛军。”】
    【“有席卷全国之势。”】
    【“若是我的治下,也有叛乱的苗头,那就该早点跑路啊!”】
    【这官员在心中这样想道。】
    【当初巨鹿县令逃跑的时候,曾被他们这些官员嘲笑,居然会有父母官,被当地百姓逼迫得弃城而逃!】
    【而现在。】
    【当知晓。】
    【那黄巾叛军有多强后。】
    【这些官员忽然感觉,逃跑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
    【“若是被黄巾叛军抓拿。”】
    【“他们可是会在百姓面前,公审那抓住的官员!”】
    【“若是平日不犯错还好,可若是有过什么贪污、欺压百姓之事,那必然会被当场绞杀而死!”】
    【许多官员都已经清楚了,黄巾叛军会如何对待他们!】
    【至于平日里不犯错、还友善的对待百姓、关照百姓?】
    【那怎么可能!】
    【“当官不贪钱。”】
    【“当官不瞒上欺下。”】
    【“当官不压榨百姓。”】
    【“那……”】
    【“还叫当官吗?!”】
    【这些官员都认为,黄巾叛军的做法,实在是太极端了。】
    【如果按照他们的标准,那完全就是圣人了,而圣人又怎么可能,会在大承当官呢?】
    【而且。】
    【说得难听一点。】
    【若是真有圣人,成为了大承的官员,不贪钱、不瞒上欺下、对待百姓友好、那他必然会被同僚,给联手排挤出承国官场!】
    【有这样的人的存在,那他们又怎么贪?他们不贪,那上级又怎么拿?上级不拿的话,那大家又怎么能进步!】
    【“所以。”】
    【“那些黄巾叛军。”】
    【“就是为了杀死吾等官员。”】
    【“才会弄出了这种离谱要求!”】
    【“他们就是故意在为难吾等!”】
    【这官员很是生气。】
    【但也非常的警惕。】
    【反正。】
    【只要觉察到有苗头。】
    【第一时间弃城而逃。】
    【那就不会再有事了!】
    【“至于这官位……”】
    【“以后再弄回来就好了。”】
    【“总比命都要没了强啊!”】
    【官员一边想着,一边处理着政务。】
    【至少在黄巾来之前,他要处理好治下之事,不然如何轻松捞钱啊!】
    【而就在他这样想着的时候,那派去调查的人,脸色难看的回来了。】
    【他将那收集到的民谣,给呈现在这官员面前。】
    【“发如韭,剪复生!”】
    【“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
    【“小民从来不可轻!”】
    【官员越是看下去,那脸上的神色越是震撼。】
    【他本想着将这民谣,给写在奏折里递上去。】
    【然而。】
    【那不远处传来的骚动声。】
    【那百姓反复念着“小民从来不可轻”,而渐渐聚集起来的情况。】
    【让他顿时明白,自己该逃跑了,不然他这条命,怕是真要没了!】
    【“究竟是何人传播这种民谣的?”】
    【“这是想要毁了我大承的江山?!”】
    【官员收拾着细软,想要赶紧逃跑。】
    【只不过。】
    【还未等他离开城门。】
    【他自以为隐蔽的马车,被百姓给拦住了。】
    【他看着那百姓身上,所穿着的泛黄衣服。】
    【他忽然明白了,这究竟是谁传播的民谣!】
    【“原来。”】
    【“我承国……”】
    【“早已遍地都是黄巾!”】
    ……
    金銮殿之外。
    看到那所传播的民谣后。
    在场的众臣都立刻明白。
    这……
    绝对是陈怀信的手笔!
    “不愧是诗词双绝陈怀信!”
    “哪怕是造反民谣,都能编造得如此之好!”
    “虽然这所使用的,都是最为简单的文字。”
    “但也正因为简单易懂,百姓才能更容易理解,更容易知晓那含义啊!”
    有些臣子忍不住感慨道。
    不过。
    在注意到。
    同僚那望向他们的、古怪的眼神后。
    他们忽然反应过来,这可是造反民谣,这可是要毁了承国江山的民谣!
    “而且。”
    “这次推演。”
    “可是所有人都能看到!”
    “当承国百姓、听到这首简单易懂的造反民谣后、他们……又会怎样想?!”
    这些臣子想到这里后,那脸色顿时煞白了起来。
    就像是先前的姬长兮,念叨着千里无鸡鸣,将承国盯上历史耻辱柱一样,这首民谣所带来的影响,所带给承国的震动,绝对远超于推演之中!
    因为。
    那推演之中。
    还需要依靠百姓口口相传!
    而现实可是直接展现在所有百姓面前!
    当推演结束之后,有百姓揭竿而起,恐怕都不会奇怪!
    “陈怀信……”
    “他这是害惨了我们啊!”
    有臣子抱怨着。
    但姬清珞的目光,却让他闭上了嘴巴。
    而那宰相王千禾,则是微微摇了摇头。
    “陈怀信害惨了我们?应该是我们给了陈怀信,那能够造反的环境!”
    “若是我承国,能够像煜国那样,百姓都能吃饱饭,甚至是吃上肉!”
    “那就算是有再多造反民谣,也不可能让江山动荡、让其风雨飘摇!”
    王千禾在心中想道。
    他看着那推演的画面,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一切的机会。
    都是他们给陈怀信的。
    帮助陈怀信造反的,并非是皇女,而是……他们这些承国臣子!
    而在朝廷众臣,对着那推演的未来画面,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
    承国各地的百姓,听着那造反民谣,脸上的神情忽然有所变化。
    “吏不必可畏?”
    “小民从来不可轻?”
    他们反复念叨着,这两句简短的话语。
    而那本来已经麻木的眼睛里,忽然间有着别样的光芒。
    “小民从来……不可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