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以器载道
……
吴文看着手中的《太上洞玄经》,里面有关于尸解的内容,让他见到了他最近一段时间接触到的很多东西的影子。
通灵腰铃的信息记录,苗人蛊术的人体共生。
这都好像是一种尸解方式。
虽然抛弃了肉身,但意识却以另一种方式永生。
“袁师伯,此书能否让我阅览一段时间?”吴文拿着《太上洞玄经》问道。
袁天罡微微挥了挥手:“你拿去吧,我已经看过多次了。”
闻言,吴文便将书收下。
在袁天罡的带领下,吴文来到有关外丹术的道藏典籍存放的地方。
“外丹术所有的藏书都在这里。”
吴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满满的一墙,还有周围的几个书架,全都是。
对此,他心中不由感叹:这么多!
“你慢慢翻阅,我先离开了。”
“谢袁师伯!”吴文拱手感谢。
目送袁天罡离开后,他便开始逐本翻阅起来。
外丹术,起源于秦汉之前。
那时的人相信,吃金子就能像金子一样坚固,吃玉就能像玉一样温润。
黄金,即使放入火中百炼也不会消融;埋在地下,历经千年也不会腐朽。
服食黄金,能使自己的身体像黄金一样,永不老去、永不死亡。
而丹砂又能够炼成黄金。
因此,外丹术又被称作炼金术。
然而,由于外丹术炼制的金丹,让很多吃了它的人短寿和猝死,从而导致很多人逐渐对它失去了信任。
后来,随着发展,内丹术出现。
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为理论,进行性命修炼。
以人的身体为鼎炉,修炼精、气、神,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生命功能、从而“成仙”的目的。
但内丹术修炼极为困难,千百年来修成者寥寥无几。
于是,道家又将目光投向外丹术。
外丹术虽有其弊端,但不可否认其也有可取之处。
因此,道家将外丹术与内丹术合二为一,形成如今的外丹道。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为器之本,器为道之体;道寓于器之中,器为道之体现。
修行外丹道的人认为,若被动服从大道的演化,无法保证永存。
于是,“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应运而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外丹道从中得出了独特的“逆以成丹”的思路。
他们以自身为炉鼎,模拟天地运转,炼器成丹,即外丹。
然后,以器作为自己道的承载,最终实现生死而道不消,与世长存,达到永生的境界。
“以器长存!”
看到这,吴文不由得将手中的书放下,转而再次拿起那本《太上洞玄经》。
“托物寄形,死后复生!”
“这不和尸解一样吗?”
“难道所有的修炼到最后都需要舍弃肉身,以另一种方式存活?”
吴文心中不由发出如此一问。
暂且抛开这个念头。继续沉浸于书中。
外丹道的炼器成丹,首要步骤便是炼制出一个能够承载道的器物。
而这个炼器的方法,正是外丹道最为核心的炼金术。
这种炼金术,并非仅仅通过人为手段冶炼出珍贵的黄金,而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延伸,创造出合金的炼制技术。
在这座藏书殿中,关于外丹术的书籍之所以如此丰富,是因为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冶炼技术,详细记录了炼制过程、炼制经验以及炼制结果等信息。
吴文在仔细翻阅时就察觉,这些内容实质上就是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黄金虽好。
但由于其性质过于稳定,用它作为材料炼制成的器物,难以将自身的道承载在上面。
因此黄金并不适合直接作为炼器的材料。
同时,普通的材料也无法满足炼制器的要求。
只有经过特殊炼制的材料,才能炼制出能够承载自身道的器物。
炼金术的目的,就是创造出一种既具备黄金的不朽属性,又能承载自身道的器物。
吴文亲手摘下腰间的腰铃,仔细端详着。
“这个腰铃能通灵,并非偶然。”他心中暗想。
想到这个腰铃是少府监工匠所制,吴文当即起身,打算去少府监,找那工匠询问一番。
然而,一出藏书殿,他才发现天色已晚,自己竟在殿中看了一整天的书。
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决定明天再去找那工匠。
离开皇宫,吴文往府邸走去。
走到半路,一辆低调而奢华的马车突然挡在了路中央。
吴文一看,便明白这马车的主人是专程来找自己的。
他走上前去,车厢的窗户被打开了一条缝。
吴文往里看去,发现里面坐着的人竟是秦王李世民。
此刻,李世民的脸色十分难看,显然是憋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
“上来!”李世民沉声说道。
吴文回道:“与秦王殿下同乘一辆马车,这似乎不合规矩。”
“你还在意这个?”李世民轻笑一声。
随后,吴文上了马车,坐在李世民对面。
马车缓缓前行。
李世民盯着吴文看了许久,才开口说道:“你说对了,父皇并没有遵守诺言,立本王为太子。”
吴文微微一笑,这种情况他早已预料到。
李世民继续说道:“不过,父皇给了本王另一个选择。”
“什么选择?”吴文好奇地问道。
李世民笑道:“父皇让本王去洛阳。”
闻言,吴文眉头一皱,这种情况他并未预料到。
洛阳,并非一个普通的地方。
而且,这个地方还是李世民亲自打下来的,他在这里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朝廷。
如果李世民去了洛阳,以他的能力和势力,就相当于与长安的朝廷形成了对立。
一个国家有两个政权,这与分裂有何区别?
因此,吴文觉得李渊此举实在是太过愚蠢。
“你说本王该不该去洛阳?”李世民双眼盯着吴文,认真地问道。
片刻之后,吴文平静地说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医令。”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