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章 55年开年盛况(求订阅)
    第78章 55年开年盛况(求订阅)
    “大家都是学机械的,而我也是我们学院毕业的,所以我们就来聊聊机械方面的事……”
    杨宁一开始还有点紧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慢慢适应了下来,讲的也越发流畅自然。
    他先是从机械的发展史开始讲,然后讲到了二战后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的联系。
    “……1952年,随着鹰酱第一台数控铣床的成功研制,预示着机械领域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而在这个新的领域,虽然其他工业国家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和经验,比起我们来,他们身强体壮,但是我们几乎是和国际主流工业国在这方面处于同一起跑线。”
    “所以以后我们能走多远,跑多快,就要靠我们在座的各位了。”
    “最后,谢谢大家。”
    “哗~”
    杨宁微微的向台下弯了下腰,随即台下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
    学生们和前来听课的老师教授们纷纷站了起来,激动的看着台上杨宁。
    “好啊!幸亏请你来给我们上了这一课,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机械方面的世界前沿发展方向,本来我们还一脸茫然,你这一堂课算是给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啊!”
    院长笑着走上来对杨宁说道。
    虽然现在我们在高精尖设备上还没法和工业发达国家比,但是在基础设备方面,在老大哥的帮助下,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后,大部分设备相信我们以后都能自己生产。
    要是真能像杨宁所讲的那样,将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相结合能达到他说的那样效果的话,那么以后我们在某些加工这领域,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毕竟现在,我们的高级技术工人也很缺乏,要是能让机器代替他们一部分工作的话,那么他们也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更加重要的领域。
    就在杨宁离开后后不久,五道口技术学院就组织了一批人手,联合第一机械厂,开始为我们的在数控机床领域扩荒探寻道路。
    …………
    “杨叔,怎么是你?”
    “哈哈,好小子,怎么样?很意外吧?”
    当杨宁接到中科院那边让他开始上班的通知后,一到数据处理所,就见到了上面新派下来的主任。
    这个主任不是别人,就是最早和杨宁打交道的之前那个军管会领导杨丰裕。
    在军管会还没解散的时候,就是他负责和杨宁联系的,没想到兜兜转转,再次见面两人竟然成了同事。
    “哈哈~”郭院长看到杨宁惊讶的眼神后,哈哈大笑:“看样子你们两个以后应还很合得来?”
    杨宁听到郭院长的打趣后,幽怨的看了他一眼,恐怕郭院长早就知道自己和杨叔的关系了,想想两天前还和自己卖关子。
    “嗯,我们已经认识好几年了,前几年多亏了杨叔的照顾!”
    杨宁看着郭院长点了点头,然后疑惑的问道:“郭院长,怎么会是杨叔?按照他的级别,这属于下放了吧?”
    要知道他们数据处理所,卢主任之前作为负责人,级别也才是15级,而杨丰裕在几年前就已经是13级了,现在怎么说也快成一位数了吧,怎么会被安排到这里当主任?
    “呵呵~”杨丰裕看到杨宁疑惑的眼神后笑着说道:“也没什么,发生上次的事后,上面考虑到你们这里需要面对一些重要人物,加上保密需要,所以把我派来了。”
    “哦!”杨宁一听就明白了,原来杨叔这个主任算是低职高配了。上面这时怕有人仗着身份在这里乱来,所以把杨叔派到这来坐镇了。
    杨丰裕见到杨宁也十分高兴,谁能想到当初为了能够吃饱饭向他自爆的半大小子,现在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前段时间接到上面让他来这里的命令后,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虽然到数据处理所职位低了点,但是他明白这里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所以义无反顾的接受了这个任命。
    郭院长见杨宁和杨丰裕相处的还算融洽,稍作停留后也就走了,要不是数据处理所太过重要,他一个领导哪有时间陪着一个主任来上任。
    “杨叔,这是我妻子胡映红同志。”郭院长走后,杨宁拉着胡映红向杨丰裕介绍道。
    “杨叔!”胡映红之前也从杨宁那里听说过杨丰裕的一些事,知道他以前照顾过杨宁一家,于是也跟着杨宁喊了声杨叔。
    “呵呵~不错,配这小子绰绰有余了。”杨丰裕看了一眼胡映红后,对杨宁打趣道:“你小子也是好福气,竟然能娶到这么一个好姑娘。”
    随后在一楼,杨丰裕给数据处理所所有人开了一个会,会上他再次强调了保密工作和工作制度。
    毕竟这次的事就是因为有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检查,疏忽下让敌人有了可乘之机,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会后,杨丰裕三人聚集在杨宁办公室,胡映红给他和杨宁到了杯茶,然后就见杨丰裕严肃的说道:“这次的事情闹得很大,虽然那条线的人都被清理了,但是你自己以后还是要注意一点。”
    “知道!”这次的事也让杨宁更加了解到现在斗争的残酷,特别是听胡映红说起那天晚上的枪声,更是让他庆幸郭院长发现的早,不然要是让那些人找到自己身上,后果还真不敢想。
    “行,其实也不用太担心,毕竟这里也不是其他地方,只是让你们注意一下。”见杨宁上心了,杨丰裕也没在多说什么。
    “还真是,就停了半个月时间,怎么又积攒了这么多需要处理的数据资料?”
    当看到胡映红搬来的资料后,杨宁忍不住吐槽道。
    虽然抱怨着,但是该干的活还是得干。
    等看完这些资料后,杨宁才明白了为什么资料会这么多。
    随着纯氧顶吹技术的推广和大庆油田以及几处铀矿的发现,在解决了原料和能源问题后,各部门新的项目纷纷上马。
    特别是一份冶金部的资料显示,随着各大钢铁厂技术的改建完成,预计今年我们的钢产量会突破一千万吨,要知道这个数量已经超过去年约翰牛的钢产量。
    总装部有了足够的钢铁指标后,提前开始了大跨步前进模式,草原拖拉机厂的建设,竟然打算在今年就计划建成投产。
    还有五爷,空军已经计划着今年年中就要进行首飞,完了后也要大规模装备。
    看火力不足恐惧症已经把兔子逼成啥样了。
    加上石化工业的各个项目纷纷上马,还有种植马兰的各项准备工作,需要他处理的数据资料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今年恐怕又将是一个丰收年!”杨宁看着个研究所送来的资料,心里不禁想到。
    剩下的四千字晚上发,年底了单位事情多,大家见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