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堆一器”设计完成(求订阅)
杨宁这么说也不是胡咧咧,毕竟他前世只是一个普通人,对于导弹的理解仅限于网络电视上的一些新闻,这辈子更是连导弹都没见过。
在他朴素的认识中,导弹就是那么回事,只不过是用来远程定点打击的另一种形式的大炮罢了。
至于说洲际导弹,反正杨宁在前世也没听说过哪个国家敢把它用在实战中。
既然那不能用在实战中,那玩意在他看来就是拿来唬人的,只是个没事拉出来溜溜的吉祥物罢了。
要说那玩意没用,那就是纯粹扯淡了,但要说有用,反正自洲际导弹诞生以来,它的杀敌人数一直都是零。
听到杨宁对于导弹的理解后,钱先生轻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感觉怪怪的,但一想确实还真像你说的那样。”
“但即便它是新战争模式下的大炮,我们也必须有,不然百年国耻又会重演,所以,我希望你能够拿出一些时间学学这个,当我们需要制造我们导弹的时候,到时候需要你的能力。”
说着钱先生从随身携带的的包里拿出几本书,递给杨宁。
杨宁接过来一看,上面全都是英文,而且从书籍的磨损来看,这些书应该是钱先生大学时期自己使用的教材。
不同于明年他师弟郭先生回国时不让带回一张纸,钱先生好歹带回了绝大部分自己的书。
也正是这些书,以后为我们培养了一大批空气动力学和火箭导弹方面的专家,使得我们在这两个领域以后能够迎头赶上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钱先生,这太贵重了吧,我不能要。”杨宁知道这些书的重要性,手里捧着这几本书,忐忑的看着钱先生说道,还看了一旁只顾着自己喝茶,一副事不关己的郭院长一眼。
“呵呵,这些书你就拿着,以后我的研究少不了麻烦你,到时候你总不能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懂吧!”
钱先生看着杨宁说道:“虽然我的记忆力没有你那么好,但这些书上的内容还是难不倒我的,以后有什么不了解的问题可以直接来问我。”
说完后钱先生有些感慨的说道:“本来还以为回来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没想到我们还有你这么一个撒手锏。”
“在我看来,以后一个国家的算力水平,也会是科研底蕴的一部分。
而也正是因为你,我们的科研底蕴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差嘛。
虽然我们在一些领域还一清二白,但相信在你能力的帮助下,我们一定会很快迎头赶上。”
钱先生笑呵呵的看着杨宁说道,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先生太高看我了。”听到他的话后,杨宁收起手里的书,谦虚的说道。
“一点也没高看,相信我们这些科研人员一起努力,我们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导弹。”
随即钱先生又说了一些自己在鹰酱期间的学习生活,杨宁也说了一些自己的情况,这时郭院长也加入了进来,一时间这个办公室里充满了笑声,就如同我们坚信一定能够赶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钱先生和郭院长没在杨宁这里呆多久,聊了一会后,两人就告辞离开了。
不过这次短暂会面,在杨宁看来却是意义非凡,一个目前科研领域的老大,一个科研能力最强的大佬,加上杨宁目前的最强辅助。
想到这里,杨宁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这一刻,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崛起呢?
而钱先生和郭院长两人,在杨宁那里离开后,就直接来到了聂主任办公室。
“怎么样,杨宁同志没让你失望吧?”看到两人进来,聂主任看着钱先生笑着问道。
钱先生面对聂主任,不再像面对杨宁时那么随意了,毕竟他知道,与杨宁不同,他此时和聂主任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今后科研工作的发展。
钱先生斟酌了一下,认真的说道:“组织已经对杨宁同志的能力进行过了考察,那么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
我也没想到我们这边还有这么这么一个底牌,我原来都打算计划用五年的时间,来研发我们自己的导弹呢。
但是现在有了杨宁同志,我相信最多两年时间,我们自己的导弹就能够研制出来。”
“你有这个信心就好,我们这边的条件比较艰苦,比不了鹰酱那边,你还需要什么尽管提,我们会尽量满足你。
总之一句话,我们有的一定会满足你,没有的我们也会尽量想办法满足。”
聂主任神情坚定的说道:“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子弹导弹。”
他看向钱先生的眼神,充满了期盼和鼓励。
“请组织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让我们自己手里也有能够杀敌的利剑。”
钱先生感受到了聂主任那殷切的期盼,站起来庄重的保证道。
这也是钱先生对组织的一个承诺,而这个诺言,钱先生用了半个世纪来践行,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钱先生的研究也不是立马就会开展,毕竟他之前被鹰酱囚禁了五年时间,就算他一再要求尽快工作,组织还是给了他一段时间调解身体。
所以现在杨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了钱组长那边。
经过将近一年的研究讨论,我们的重水反应堆理论成级也进入到了攻坚阶段。
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大量的数据结算,从外壳强度,到慢化剂的添加,原料的浓度和添加,中子数,反应速率等等。
为了能够使重水反应堆建成后就立马进行实验,在设计时就要把这些方方面面都要考虑进去。
这就使得现在中科院的两台103机的算力已经达不到要求了,这时候杨宁只能亲自上阵。
和回旋加速器比起来,虽然重水反应堆的设计生产要求比较严格,构造也复杂很多。
但是在设计阶段,重水反应堆并不涉及多少复杂的计算,只不过基础计算量大罢了。
毕竟重水反应堆只需要考虑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接下来的原子弹计划提供实验数据罢了。
有了杨宁的加入后,设计过程中庞大的计算问题就迎刃而解,重水反应堆也很快就完成了理论设计。
随着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设计完成,原子研究组所有专家在进行了最后的图纸审核后,钱组长就宣布原子研究组解散。
杨宁知道,随着“一堆一器”的设计完成,原子研究计划会很快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等到“一堆一器”建设完成后,原子研究院也会随之组建诞生,到时候原子弹的研制就会进入实质性阶段,不再仅仅只是我们停留在纸面上的计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