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真诚的皇上
腊月二十的时候,贾蓉在皇宫里陪皇上吃饭闲聊。
贾蓉和皇上用筷子夹着肉丝,往自己手里的面皮里夹菜。
皇上将面皮和鸭肉包裹起来,对着旁边的面酱里蘸了蘸,随后放入口中。
贾蓉也安静吃着饭,除了烤鸭之外还有水果甜点和烧卖小吃等食物,两个人吃最少二十人吃的饭菜。
皇上一边吃一边说:“想不到皇兄对吃的也这么了解。”
贾蓉随意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如今城里王公贵族都是在自家吃饭,有钱也不出去,于是就让人在京城多开几个铺子,收了钱也交税给皇上。”
皇上好奇道:“朕同意皇兄的提议,让内务府开了一些店,不过最近总是有大臣说朕与民争利,不可这么胡乱作为,应该把心思用在治国上。”
贾蓉笑道:“没钱才是大问题,皇上把钱抓在自己手里,不论是打仗还是维持军队和文官工资,再或者是赈灾都是要钱的。”
“皇上不与民争利,难道让那些当官的去争吗?”
“太上皇在的时候,就是依靠把钱都收到自己手里,才能稳住江山社稷,又给皇上留了不少钱。”
“皇上还知道给灾民发钱,给军官发钱,那些商人肯吗?这次打仗,又有几个官员肯捐钱的?他们不光是不捐钱,还要捞钱呢!”
“这种人说不让皇上与民争利,其实是他们自己相争,皇上不把几个赚钱的生意放在手里赚着,那些人就自己拿了赚黑钱了。”
皇上点了点头,“皇兄所言甚是,朕也想到了父皇的教诲,那几个祸国殃民的老头差不多也该收拾了。”
贾蓉笑着说:“不急,如今皇上登基还不到一年,朝廷也刚稳定,南方那边虽然败了也不碍事的,但这次随便派出去就没怎么管事情,要是打了败仗后总归不好听的,就先再等等,等皇上的子嗣出生后再说。”
皇上听到这话就暂时打消了最近解决麻烦的想法,一边吃着饭,一边笑着点头。
“好,再留一阵子,让他们过个好年。”
贾蓉觉得君主制国家并不影响科技发展进步。
不过太上皇是一个好皇帝不假,但是对科技进步是拖累作用。
之前不是没有提过现在各种意见,可太上皇为了统治需要都否决了。
水泥、钢铁、番薯、、玉米、海洋贸易、对外交流……
太上皇比现在这个皇上更符合传统君主的要求,并且在做皇上的能力上比现在这个高了五六倍不止。
他的第一要求并不是富国强民,而是维持统治,凡是不利于统治的都要打压,毁灭!
玉米番薯能让很多人活下去,可以迅速提升人口,但是对统治不利,容易滋生太多人口不受控制,所以不支持。
他认为底下人吃的太饱就会造反,所以差不多就行了,没有必要就不会推广玉米番薯。
火药的进步要不是贾蓉炸死了他家那么多亲戚重臣,他可不会大钱去研究这个。
做事稳重,任何事情都要仔细思考,慢慢进展。
现在的皇上为了自己享受同意了贾蓉几乎所有提议,就连打仗的事情都很儿戏,就是各种胡闹发泄。
十八岁的年轻皇帝和三四十岁的老谋皇帝当然没法比,但说不定后世评价反而更高。
吃完饭后两人坐在热炕上继续闲聊。
皇上看着贾蓉的头发,好奇道:“皇兄的头发怎么又短了?”
贾蓉回答说:“臣是替皇上出家,当然是要持之以恒。”
皇上听到后迅速说:“已经不需要了,朕现在身子很好,又有皇兄的医术保佑,没大碍的。”
贾蓉认真说:“这种事情还是认真一些好,就算是图个心里吉祥也好,而且皇上不知道,短头发后睡觉更舒服一些,洗头也方便,平时写字办公的时候也没有头发丝掉下来碍事,臣现在越来越喜欢短发了。”
皇上只当是贾蓉在安慰人,笑着说:“既如此,那就这样吧,忠孝王府建的怎么样了?”
贾蓉说:“还在施工忙着,臣打算让人在皇宫里建一个十五米高楼,占地一亩即可,采用的是水泥和砖石结构,建造一个冬暖夏凉,又坚不可摧的国务大楼。”
“如果皇上允许的话,过几天就可以开工。”
“好!盖个看看!”皇上做事特别爽快,完全不动脑子的那种。
他是那种只要结果,不问过程的人,而且忙起来也经常忘记事情,不会和太上皇一样总想着监督各种细节。
等又过了一会儿后,皇上询问说:“最近兵部总和朕说南边打仗的事情,问朕怎么办,可是朕又没有打过仗,我父皇也不擅长这个。”
太上皇岂止是不擅长啊,直接害死了许多宗室名将的命。贾蓉可不在乎这些。
“皇上不必在意这个,今年除了少数地方闹了灾,大部分地方都风调雨顺,南边打仗不过费几百万银子,几千人而已。”
“皇上仁政不知道救了几万人呢,今年输了明年继续,臣有句话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贾蓉脸皮厚的厉害,重复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败了不重要,找到经验,明白怎么解决就行了。”
“再说南边就算是打败了,东西南北的小国最起码知道不服从就会挨打的道理,咱们也不是输了就国力虚弱,根本不怕这个的。”
皇上点了点头,又不好意思的说:“朕是担心输了的话,面子上不好过,对军中士气也不好。”
贾蓉笑道:“皇上放心就是,军中打仗本就是为了钱,知耻而后勇,而且历史上许多军队都是愈挫越勇,失败越多,民间抗敌气氛越是强烈!”
“比如宋朝输了那么多,但缺的不是兵将和民心,而是一个敢打的皇上!”
皇上露出了微笑,这下就放心了。
“皇兄说得对,朕还是应该多看看史书才对,南边打就打,输了之后也没事情,朕这几天就想想从哪里再征兵过去打仗好。”
皇上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了,甚至是已经放弃了今年派出去的那批人,对他们完全不抱任何信心,还是全死了也无所谓的那种。
当然给钱还是会给的,也会同意各种支援。
贾蓉说:“从湖广那边征兵就行了,只要给钱,不愁没兵可用。”
皇上面露思索之色,很快说道:“原来钱这么重要,朕听几个老师说我父皇收税收的太狠,民间多有怨言,还打算恢复原来祖宗的税法,这样钱就少了不少。”
贾蓉笑道:“这些人定然是收了南方地主的钱,或者是有大量的土地,所以才反对皇上针对他们这些有钱的税收。”
“皇上不妨想一想,这几年收税多了之后不光是国库充足了,各地给的贡品多了,就连民间造反起义的都少了。”
“若是恢复以往的税收制度,那谁吃苦,谁享福,钱都进了谁的腰包呢?”
皇上瞬间就明白了好坏。
“看来锦衣军做的还是不够,朕打算给锦衣卫一些事情做,再重设左右丞相,皇兄觉得如何?”
贾蓉知道皇上是想偷懒了,他不像是太上皇那样爱工作,更像是一个年轻少年人一样喜欢玩滑板车,喜欢玩女人,喜欢骑马在狭小的皇宫里乱跑。
“当然可以,如今正是太平盛世,多一些人处理细碎的事情也好,只是军中大权和财政大权,还是皇上自己抓着不要放为好。”
皇上询问贾蓉,“皇兄可愿意帮朕处理政务?”
贾蓉果断摇头,“实在是没空,我的事情已经够多了。”
皇上看到贾蓉没有自称是臣,笑道:“这倒也是,听说皇兄帮了不少女人接生。”
贾蓉知道皇上关心什么话题,这种少年人关心的话题也就是那几个。
“是,生孩子的时候血肉模糊,皇上没见过所以不懂,若是经常看这个,对女人都会没兴趣的。”
皇上想了一下,很快就不想去想那种恶心事情了,直接说:“朕问过人了,据说生孩子时经常会死人,大人小孩都保不住,正好皇兄医术高明,想请皇兄到时候帮朕的那些妃子接生。”
贾蓉说:“这倒是可以,不过臣也有失手的时候,近来接生了五十多个产妇,也有两个没救回来,刚出生就夭折了。”
皇上安慰说:“生死有命,皇兄放心去做就行了,以前父皇的妃子也多有难产夭折的,也没有怪罪过那些太医,朕虽未经历过,也但知道其中凶险。”
贾蓉答应了。
等出去后贾蓉又去看望了皇后娘娘,在皇后娘娘给贾蓉捶腿按摩的时候,贾蓉忽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
“我和皇上认识……好像才一年多吧?怎么感觉好像是认识很久了一样?”
贾蓉摸着皇后娘娘的脑袋,一脸的疑惑。
皇后娘娘抬起头微笑着:“说的也是,奴家和主人也才认识刚一年多几天,却也像是当了十几年夫妻一样~”
贾蓉搂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乖巧的贴在贾蓉身边任由他抚摸自己。
贾蓉想了想,最后明白了一个道理。
有些人,就算是养了十六年也养不熟。
有些人,认识几个月就是单方面推心置腹的生死之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