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章 呔,阎浩妖道,可敢与我斗法(四千字章)
    第134章 呔,阎浩妖道,可敢与我斗法(四千字章)
    七日之后,宣府城郊大集。
    大集是边关穷苦百姓们以物换物的地方。那真是人山人海,人流如织。
    大集最显眼的位置,有人高搭法台三尺三。法台上站着三十多个身穿玄色道袍的人。
    这些身穿玄色道袍的人皆是北镇抚司袍泽。
    林十三身穿紫色道袍,坐在法台中央的一张太师椅上。
    百姓最爱看热闹。林十三见人聚拢的差不多了,像一只大蛤蟆般从太师椅上窜了起来,手掐阴阳和合指,步罡踏斗在法台上转悠了两圈。
    旁边的护法胖真人孙越高喊道:“诸位乡亲!道德天尊下凡喽!”
    林十三如当初在太液池边一般,上演了一出口吐白沫、似蛆蠕动、赫然起身、自称天尊的把戏。
    他盘腿端坐,高声道:“我乃太清道德天尊,是也!”
    百姓当中有不少阴阳宗的宗众。
    他们窃窃私语:“咱阎神仙是道德天尊座下仙童转世。法台上这位怎么自称道德天尊?”
    “哼,法台上的一准是假的。咱阎神仙才是真的。”
    真欤假欤,得看林十三会不会诓骗百姓的障眼法。
    孙越高声道:“道德天尊在人间替身现世,一为拯救苍生,二为寻找遗落在人间的仙虫!”
    孙越正说着呢,林十三的身上起了一阵白雾,那场景诡秘无比。
    他的对面有一个烛架,烛架上摆着九支大蜡烛。大蜡烛本来是灭的。林十三用手一指,一根大蜡烛立即燃起。
    再一指,又有一根大蜡烛燃起。
    他连指九下,九根大蜡烛全部燃起。
    紧接着,林十三将一张符咒拿在手中,向天上一抛。符咒起火,火中竟凭空飞出一只硕大的蝴蝶。
    一众百姓吃惊无比,长大了嘴巴。
    接下来,林十三又施了十几桩法术,要多神奇有多神奇,要多诡异有多诡异。
    林十三只是个凡人,会这么多神奇小法术,身后自然有高人相助。不过他身后的高人绝非什么道家天尊,而是京城最有名的戏法师云妙手。
    林十三派快马回了一趟京城,了五百两银子把云妙手从京城请到了宣府。
    百姓蒙昧,见到这一桩桩神奇小法术,皆以为是神仙下凡的异相。
    当初阎浩初创阴阳宗拢人时,也是以戏法蒙蔽百姓。
    刚才百姓们对林十三有十分不信,如今已信了两、三分。
    太清道德天尊的左护法是孙越,右护法则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张伯。
    张伯高喊道:“道德天尊,莅临人间,救苦救难,广施钱粮!”
    说完他跟孙越扯起一方一丈长,三尺宽的白布。
    林十三睁眼,高呼一声:“凌霄赐福,现!”
    张伯和孙越将白布收起。白布后竟凭空出现了一座碎银子、铜钱堆成的小山。
    孙越朝法台下高呼道:“下面的人都听啦!道德天尊下凡,是为救苦救难!”
    “他大发善心,开仙蛐宗,自任大宗主!前一百个入宗者,每人赐福报一两白银!”
    “接下来九百个入宗者,每人赐福报三钱白银!再有九千个入宗者,每人赐福报铜钱百文!”
    就在此时,东边一群人赶着十几辆牛车来到法台前。
    为首的是南镇抚司驻宣府城浓痰街大鼻涕胡同的郑百户。
    张伯喊道:“今日大宗主初收宗众。凡今日入宗者皆是有机缘者,还赐福报猪肉三斤!”
    边关百姓连年被官府盘剥、边军压榨,又被邪道敲骨吸髓,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回肉。
    入阴阳宗又发银钱又发肉,百姓们怎能不踊跃报名入宗?
    在他们看来,谁给他们银钱、猪肉,谁便是救苦救难的真神仙。
    一个穷百姓高喊:“我要入宗,求仙尊大宗主度我!”
    林十三高喊道:“都听了!入本宗心需虔诚,不得再入其他道宗!原有道宗的,需退宗而专一本宗!”
    百姓们知道好赖。
    入阴阳宗要给供奉,入仙蛐宗则倒过来给他们银子、铜钱还给肉吃。哪头炕热哪头炕凉这不是一目了然嘛?
    不过穷人都是妄想着天上掉馅饼的。
    人家阴阳宗每月从名册中抽取“有缘人”,赐百倍于供奉的福报。这是一夜暴富的机会。
    一个阴阳宗的宗众喊道:“道友们,若退出阴阳宗,岂不没了这月的册抽机缘?”
    林十三连忙瞥了孙越一眼。
    孙越心领神会,高声扯谎道:“诸位都听了!当今皇帝敬天爱民,德威远播。道德天尊为其准备了一只短翅灶仙虫作为礼物。”
    “然那仙虫竟自私下界逃走!天尊无奈,现世寻虫!”
    “天尊掐算,那仙虫就藏在宣府桑干河两岸的石隙中!”
    “你们若入仙蛐宗,需到桑干河两岸替仙尊寻仙虫。不管寻没寻到,每日皆发粟米三斤作为福报!”
    “若有人寻到仙虫,天尊大宗主会赐你们一桩天大的福报!”
    说完孙越一指林十三身边贡桌上的一方红布。
    林十三朝着红布掐诀念咒,喊道:“起!”
    红布竟诡然飘向空中。红布下的东西也呈现在众人面前。竟是一座小小的金银山。
    小金银山的山基是几十枚银锭,山顶则是一枚大金锭!
    孙越喊道:“谁找到仙虫,可得福报银四百两!另得福报黄金二十两!”
    穷苦百姓哪里见到过这么多金银?这可比阴阳宗“册抽福报”的诱惑大多了!
    法台周围的百姓个个踊跃:“我要退了阴阳宗,入咱仙蛐宗!”
    “我也要入仙蛐宗!”
    孙越高呼道:“好,愿入宗的在宗主仙册上留下姓名、住所。若你们三心二意,入了仙蛐宗还参与阴阳宗的斋醮,那大宗主将降下九层地狱报应!”
    “另外啊。你们回家后要替宗主弘道,让你们的父母亲友也入宗!替仙蛐宗拉进一个宗众,赐白银一钱!”
    林十三几乎复刻了阴阳宗的起家手段。区别在于,他的初期投入更狠!杨顺给他的礼物让他在蒲州人的钱庄典铺中换了五千两碎银子,这批银子他全部用来拉拢百姓。大集当天,仙蛐宗便收了八九百宗众。邪道拉人,一向是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滚雪球一般。
    用不了多久,阴阳宗的宗众便能被仙蛐宗挖走无数。
    事情与林十三料想的一样。三日之后,仙蛐宗的名册上已有了整整五千人。
    宣府地方出现了新的道宗,拿过阴阳宗好处的地方官们自然要管。
    但他们一打听,仙蛐宗的宗主竟是皇帝传奉官、捉虫钦差、严府座上宾、司礼监掌印的外甥、北镇抚司飞鱼林十三哪里还敢管?
    林十三这么大张旗鼓的在宣府立道宗,事情自然传到了总督杨顺和巡按路楷耳朵眼里。
    这日,杨顺、路楷约林十三在书房聊天。
    杨顺开门见山:“林传奉,你立道宗做什么?就那个什么仙蛐宗。我听说你短短几日便拢了五千人!”
    林十三笑道:“我立仙蛐宗,明面上的理由是为皇爷在边关弘扬道法。”
    杨顺问:“那真正的理由呢?”
    林十三答:“我前些日子试了试在桑干河捉短翅灶蟋,发现还是要以力破巧,多用些人才有可能捉到。”
    杨顺道:“咳!要使唤那些穷鬼,你何须费这么一大番周章?直接跟我打声招呼,我给你征一万徭役便是了!”
    路楷附和:“是啊。在宣大征徭役,不过是杨部堂一句话的事。徭役不够,还可以给你调边军!”
    林十三微微一笑:“那还有什么意思?我有一桩小癖好,立道宗既方便捉虫,又能满足我的小癖好。”
    杨顺问:“哦?什么癖好?”
    林十三回答了四个字:“玩弄苍生!”
    杨顺和路楷愕然。
    林十三道:“对我来说,升官发财其乐无穷;整垮对头其乐无穷。但人世间最其乐无穷的事,还是要数玩弄苍生!”
    “看到那些穷鬼被我耍得团团转,我心里美滋滋啊!”
    “那快感,是贵衙多少扬州瘦马、软玉阁多少浪荡婆姨都给不了的。”
    杨顺心中暗道:他娘的。这厮真是个损种比我还损呢!
    罢了,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他是永寿宫的人,即便出了事也轮不着我管,得宫里管。
    想到此,杨顺笑道:“林小兄弟,你这癖好还真是有趣。”
    路楷附和:“雅,雅的很!”
    路楷的心思是:想整死沈炼,我就得抓到妖道阎浩。林十三弄这什么仙蛐宗,挖阴阳宗的墙角,对我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阴阳宗要是垮了,阎浩没了那么多宗众,自然更好抓了。
    路楷哪里能想到,林十三如此大费周章,真正的目的就是逼阎浩现身,将其抓捕为沈炼洗冤。
    数日之后,宣府乙县城外的一座土地庙内。
    五十多岁的妖道阎浩正盘腿坐在一方蒲团上。
    他的左护法快步走到了他身边:“宗主。那仙蛐宗挖咱的墙角越来越狠了!宣府一带,至少有六七千人退咱阴阳宗,转而入了仙蛐宗。”
    “照这样下去,用不了三个月。咱们的宗众得被仙蛐宗挖去十之八九!”
    阎浩行踪诡秘,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若有人想抓他很难。坏处则是消息闭塞。他尚不知仙蛐宗的大宗主是皇帝近臣。
    阎浩睁开了眼:“六七千人?仙蛐宗用了什么手段?”
    左护法道:“用的咱们的老法子。一是用戏法蒙骗那些穷鬼。二是给甜头。但仙蛐宗给的甜头也忒大了一些。这才不及半个月,恐怕已经砸下去了四五千两银子!”
    阎浩怒道:“他们前面拢人时下这么大本钱,就不怕穷鬼吃甜头吃上瘾,习惯了只吃不吐,他们后面收不回本钱嘛?”
    左护法道:“是啊。奇怪的很。”
    就在此时,右护法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揭帖:“大宗主,这揭帖被仙蛐宗的人帖的到处都是。仙蛐宗那边的宗主约您斗法!”
    说完右护法将揭帖奉上。
    阎浩拿过揭帖一看,内容大致如下:我仙蛐宗大宗主乃是太清道德天尊转世,是道门正统。你阴阳宗不过是歪门邪道而已。
    七日之后,仙蛐宗在宣府城外设下斗法台,大宗主与尔斗法。既分高下,也决正邪。
    若你不敢来,便是自认法术不济。阴阳宗需永远滚出宣大。
    阎浩看完大怒:“王八蛋!真当我是好欺的?”
    左护法道:“大宗主,你若不去便是示弱。恐怕咱那些宗众全都要跑到仙蛐宗那边去。”
    阎浩冷笑一声:“既分高下,也决正邪?决正邪做什么?不如决生死!”
    “告诉巴彦格日顺,我要借他的秃鹰会鹰爪一用。不就是斗法嘛?斗啊!无论胜负,我送仙蛐宗那王八蛋上西天便是了。”
    这些年大明和鞑靼一直在进行情报暗战。南镇抚司派了不少暗桩去草原。
    同样的,鞑靼也派了不少暗桩在大明境内。
    秃鹰会之于鞑靼,犹如南镇抚司之于大明。他们在宣府大约有三四十名鹰爪。其首领名叫巴彦格日顺。
    这些年阎浩卖给鞑靼不少边关军情,皆是通过巴彦格日顺。让他帮忙杀个人,他一定不会推脱。
    阎浩已经慢慢走进了林十三的圈套之中。
    且说总督衙门那边。
    林十三正在跟师父、徒弟商议如何抓捕阎浩。
    林十三吩咐孙越:“你去一趟保安州,找张公公借兵一千。让他带着兵马,务必于斗法会之前赶到宣府城郊。”
    张伯道:“保安镇的边军亦是宣大总督所辖。没有杨顺的命令,私自跨镇调兵.得有个由头啊。”
    林十三笑道:“这简单。就让张公公说调兵是为帮皇爷捉虫。边关镇监想讨好皇爷岂不是很合理?”
    “张公公毕竟是黄公公的徒弟,宫里派出来的镇监。杨顺不敢拿他怎么样。”
    张伯追问:“你考虑好捉到阎浩后,如何不得罪严家了嘛?”
    林十三叹了声:“唉。师父你之前有句话说的很对。哪能回回办事都四面讨好?我尚未想出精妙的法子糊弄严家。”
    “阎浩若能被咱们攥在手中,沈炼便能平安无事。我不能为了在严家面前讨好,得罪了皇爷和陆都督啊。”
    张伯颔首:“嗯,你拎得清远近亲疏,这极为难得。”
    林十三又道:“捉到阎浩后,咱们立即离开宣府,这里毕竟是杨顺的地盘,省得再出岔子。咱们直接去保安州。”
    上了年纪的人,始终有老人的智慧,思虑比林十三周全。张伯补了一句:“要提防阎浩狗急跳墙。把斗法会变成刺杀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