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章 法家逼宫
    九月十七日,御史中丞魏征的马车当街遇刺,所幸魏征人不在车里,刺客被当场抓获,吞毒自尽。
    有人带着刺客的尸体,来到廷尉府报案。
    “呦,怎么是蒙毅将军?将军什么时候回咸阳的?”廷尉惊讶。
    “昨天刚到。”蒙毅简单地说,“半路上遇到御史中丞,他请我喝酒,就在他那住了一晚,今天坐他的马车出门,刚巧遇到刺客。”
    “……那这刺客运气可够差的。”廷尉评价道。
    “确实运气挺差的,刚好遇到我。幸好不是御史中丞坐的马车,不然他可就危险了。”蒙毅感慨。
    “……是啊。”廷尉道。
    “我走了,你们查案吧。近来咸阳不太平,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我怀疑有人故意搞鬼,想影响陛下搞的这个科举。那可不行,我们蒙家唯陛下马首是瞻。如果廷尉查出了这刺客是谁指使的,一定要告诉我,我们中尉军可不是吃素的。”蒙毅拍拍胸膛,豪爽而自信道。
    廷尉:“……”
    中尉军当然不是吃素的,全天下都知道。
    这是大秦最精锐的军队,没有之一。
    廷尉挤出笑容,目送蒙毅离开。
    当街刺杀不行,那就入府行刺吧。
    九月十九日夜,御史中丞府遇袭,刺客被当场诛杀。
    “刺客……被当场诛杀?”廷尉吃惊道,“看不出来,御史中丞身手不凡?”
    魏征笑眯眯道:“我哪有什么身手?只是刚巧有人帮忙。”
    “又是蒙毅将军?”廷尉不解。
    “不,这次是我。”常何冒出来,“我正好休沐,闲着也是闲着,听说御史中丞酒酿的不错,就去品尝品尝,谁知道正好遇到刺客,真是巧了。”
    “是啊是啊,真是巧了。”廷尉附和,“御史中丞真是福大命大。”
    魏征笑容满面道:“三天之内被行刺两次,我看这刺客也是不依不饶,胆大包天。还望廷尉全力追查,还我一个公道。”
    “这是自然。只是咸阳最近来客众多,身份杂乱,所携带的武器也太多,确实也不好查。”廷尉为难道。
    “可以理解,廷尉辛苦,我们就先告辞了。”魏征泰然自若地和常何离开了。
    廷尉茫然地想:他俩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他拿着这个问题去问李斯,李斯也很茫然:“我不知道啊。”
    “真是邪门了,连续两次都遇到武将保护他。”廷尉郁闷道,“我就不信了,第三次他还能这么好运!”
    “下一次你准备干什么?”李斯问。
    “下毒。”
    九月二十日,御史中丞府有人潜入下毒。
    幸运的是,公子正好在他府上,用饭之前有人验毒,验出了一道豆腐汤有毒,所以没有人动箸。
    “可惜了我这豆腐汤了,刚磨的热豆腐呢,滋味如此鲜美,却一口也吃不了了,实在可惜。”魏征叹惋。
    这回这个刺客又双叒服毒了,死的倒挺快。
    公子直接将廷尉召过来。
    “这案子也查了几天了,没有什么进展吗?”公子问。
    “臣无能,刺客每次都服毒自尽,实在没有线索追查下去。”廷尉这样回答。
    “你是挺无能的,命案一个接一个,你居然说一点消息都没有?”魏征老神在在,“等下次朝会,我一定会将这几件事放在一起,向陛下进谏,廷尉尸位素餐,不能担当重任。”
    廷尉牙都快咬碎了,只好道:“臣会尽快查出结果的。”
    “你这个尽快是几天啊?是三天五天,还是一个月两个月?你总不会要从今年查到明年吧?那可就太好笑了。”魏征尖锐道。
    “御史中丞是在质疑我吗?”廷尉恼道。
    “我不是在质疑你,我是在参你一本。”魏征针锋相对,“当街刺杀朝廷命官,入府行刺加上下毒,在咸阳行事如此猖狂,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若要能做到这些事,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有。廷尉若说查不出来,那臣就只能怀疑此事与廷尉有关,廷尉是在包庇塞责!公子,臣请彻查廷尉!”
    廷尉面色巨变,怒道:“胡说八道!御史中丞怎么能无凭无据,就随意构陷朝臣?这与酷吏有何两样?查案本就是我廷尉的职责,流程繁琐,头绪纷多,岂是一天两天就能出结果的?御史中丞不了解廷尉办案的流程,就不要在这里口出狂言!任意栽赃嫁祸!”
    两人如同针尖对麦芒,话不投机,立刻吵了起来。
    “臣请彻查廷尉!”
    “公子,臣冤枉!臣要面见陛下,当面陈情!”廷尉急切道。
    “陛下尚在病中,不见外臣。”公子拒绝了他。
    “御史中丞遇刺这么大的事情,陛下都不能拨冗相见吗?”廷尉十分疑惑,“宫中内外久不相通,臣等实在不能放心!”
    “廷尉急什么?”魏征面无表情,“马上就是十月朔了,陛下就算病得再重,也会主持祭典的。是吧,公子?”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他说得比廷尉还要咬牙切齿。
    “……对。”公子努力保持微笑,“十月朔快到了,御史中丞的律法也修订完了吧?”
    “早就修订完了。”魏征重音在“早”字上,盯着公子道,“就等着面见陛下,呈给他看呢。”
    公子仰头看了看天:“啊哈哈,今天天气真不错呀……”
    廷尉:“……”
    魏征:“……”
    “总之,陛下现在病着,不能召见外臣。不过陛下的病正在好转,再过几天就好了,十月朔之前,一定会开大朝会,处理这段时间积压的事务的的。”公子说完,安慰了一句,“两位尽可放心。”
    两位显然都不放心,忧心忡忡地散了。
    公子临走之前,还把魏征也打包带走了。
    “这御史中丞府也太不安全了,还是跟我入宫吧,宫里安全的多。等始作俑者被处理了,再回来。如何?”等廷尉走了,他问魏征。
    “哼,始作俑者。”魏征小声哼哼了一句,“钓鱼拿我来钓是吧?”
    “大家都在局中,谁又能例外呢?”公子叹道,“我只能尽量保证你的安全,否则等他回来了,我没有办法交代。”
    “等他回来了,我可有办法交代。”魏征冷飕飕地从牙缝里挤出字来。
    公子看天看地,讪讪一笑。
    九月二十一日,因陛下久病不朝,丞相建议让蒙毅去会稽山祈福,临近岁首,拜祭山川天地,祈求陛下快点好起来。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并且有旧例,丞相一提出来便满朝响应。
    公子应允,令蒙毅离京祈福,京中防务暂时交给李信老将军。
    老将军一大把年纪了,骑马都费劲,但如今王翦王贲都不在了,他只能勉强挑起大梁。
    “咳咳……臣领命。”李信老将军也病着呢,声音颤巍巍的,听得人眉头紧皱。
    蒙毅一走,这咸阳就更乱了。
    李信老将军年纪太大了,耳朵也不好,凡是底下人向他汇报又出什么事了,他都得大声反问:“什么?你说什么?大声一点。”
    “咸阳狱有大盗越狱!一夜作案十余起!”
    “什么?什么玉?还有鱼?我不吃鱼!有刺!”李信大声道。
    “哎呀,不是鱼!是咸阳狱!”
    “咸了?咸鱼?咸鱼那可不能吃啊,更不能吃了!”李信连忙摆手。
    “哎呀!”来汇报工作的下属急得直跺脚。
    “报!将军!诸多朝臣联袂上书,力求请见陛下,清君侧,拨乱反正!”
    “什么?你说什么?”李信却好像根本听不见,“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吗?”
    “将军!我们是中尉啊!保卫咸阳是我们的责任!”
    “什么东西?我听不到。我只听陛下和公子的,没有陛下和公子的命令,其他的事都与我无关。我都一大把年纪了,弓都拉不动了,肉也咬不动了,这些事儿就别来烦我了。”李信打了个哈欠,悠然自得地翘着脚,“我先睡一会儿,今天的太阳真好啊,照在身上暖暖和和的……”
    中尉万事不管,廷尉有意放纵,不仅咸阳狱里越来越乱,城里斗殴的也是越来越多了。
    不是大赦天下吗?那就赦好了。
    不是要搞武举吗?那就带着武器到处乱跑呗。
    没人管是吧?那可要就聚众捣乱、喝酒赌博、寻衅滋事了。
    死刑是要交给陛下审核的,陛下现在又不在。
    那就是说,不管干什么都不会死喽?
    这哪行啊?
    自商君变法以来,咸阳城什么时候乱成这个鬼样子过?
    越来越多的朝臣觉得不满,私底下走动串联,频频出入廷尉府邸,联络李斯姚贾,给李信老将军送了两箱沉甸甸的金子,又笼络章台门守将,浩浩荡荡进宫求见。
    “你们这是做什么?”公子好似被吓到了,手足无措道。
    “臣等有要事叩见陛下!烦请公子不要阻拦!”廷尉强硬道。
    “有什么事先上奏嘛……”公子弱弱道。
    “臣的奏书每日一封,陛下只写了一个阅字,真的有看吗?朝中物议纷纷,人心惶惶,陛下难道不知道吗?”廷尉振声,“自陛下登基以来,胡乱变法,恣意所欲,弱兵废律,不理朝政,致使咸阳动乱,民不聊生,六国旧民齐聚咸阳,诸子百家趁乱打劫,百姓苦不堪言,哪里还有过去的安定?臣等实在不能置若罔闻,因此前来请求觐见,还望公子见谅。”
    公子默然听着,许久才问:“丞相和上卿,也是这个意思吗?”
    李斯欲言又止,看向姚贾。
    在韩非死亡的这件事上,他们两个是共犯。因为是共犯,所以自然有一些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