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章 项羽邀请二凤杀李斯
    李世民:“你没听清吗?我说要带扶苏去见见张良……”
    魏征满脸错愕:“陛下是忘记博浪沙刺杀的事情了吗?公子没有忘记吧?”
    两人齐刷刷地看向扶苏。
    “这种事情我倒不至于忘记,也没法忘记。”扶苏用一言难尽的表情看着李世民,“像张良或项羽这样和大秦有仇的人,非得要用他们吗?”
    “海纳百川嘛。大秦之所以国力强盛,不就是因为吸纳了六国的人才吗?商鞅、张仪、郑国、李斯……原先都不是秦国人,后来都在秦国做到了高位,也为秦国的基业竭智尽忠。”李世民很自然地回答,“如果始皇陛下还在的话,也会赞成我的看法的。对吧?”
    他特意去瞄了一眼那位的动向,结果那人居然不回答。
    【始皇陛下肯定很赞成,李斯写的那个《谏逐客书》也是这个意思,我高中还学过呢】
    【当然还是大秦最重要,区区刺杀的过节,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啦!】
    【我看未必,张良也就算了,项羽那多大仇啊,类比一下,陛下会原谅安禄山和黄巢吗?】
    【项羽全家都是反骨仔,还是杀了比较好。】
    魏征问道:“就算张良可以,和项羽参加武举又是怎么回事?”
    “为了劝项羽来咸阳,我就说我要参加武举,他犹豫了很久才答应和我一起的。”李世民解释。
    【明明是被你忽悠来的】
    【说好是来搞事的,结果你一下子就把事给平了,还把李斯给忽悠走了】
    【项羽:来都来了,顺便拿个第一名吧】
    【第一名就这么内定了?】
    【不然呢,谁还能比得过项羽?】
    【韩信不服!】
    【这是武举,没有几十万兵马给你率领,也没有办法多多益善。】
    【韩信人呢?马上就要初试了】
    【以现在这个交通方式,在路上走几个月都算正常,韩信那么穷,今年要是赶不上,就只能去参加明年的了】
    魏征满脸都写着不赞成:“你参加什么武举?项羽人都来了,你还真要和他一起?”
    “当然,我都答应他了。答应别人的事,怎么能不做到?”李世民用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去做魏征眼里荒谬绝伦的事情。
    “你,身为大秦皇帝,去参加武举?而且是和项羽一起!”魏征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咬牙切齿道。
    “不行吗?”李世民不仅不反省,反而很淡定。
    魏征:“……”
    他忍不住道:“陛下是对以身犯险有什么癖好吗?”
    “谁会有这种癖好?”李世民无语,“只是我已经答应他了,总不好反悔吧?”
    “装病不行吗?”
    “唔……”李世民沉吟,“让我想想。——先这么着吧,你起草的那个新法我今晚看,明天早上讨论,下午我去中尉军军营参加一下武举……”
    他甚至回去顺走了章邯印刷的新律,一手拿着书,一手拉着扶苏,随口道:“你放心,一个武举而已,我保证很快就会被刷下来。出不了什么差错的。”
    【我怎么就不信呢?】
    【黄石公的话含金量还在上升,陛下单独出门容易出事。】
    【没人在意蒙毅的死活吗?他可是初试的监考官!】
    【没关系,蒙毅应该已经习惯了,毕竟他亲眼看见陛下当着他的面,被项羽拐跑了】
    【谁拐跑的谁,还不好说呢】
    【项梁:我侄子呢?我那么大一个、力能扛鼎的侄子呢!】
    基于李世民交代得非常清楚,态度也非常良好,所以魏征虽然很不高兴,但也不好再阻拦,只能眼看着他刚回来,很快又溜了。
    ——还拐走了扶苏。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天底下哪有这样老喜欢往外跑的皇帝?
    郦食其和张良住的地方离咸阳宫有段距离,他们便坐马车过去。
    李世民没看到黑金色的弹幕,心里怪不得劲的,就关了直播,去后台戳啊戳,在那一堆看不懂的功能翻来翻去,竟然真的让他戳动了。
    某人的头像跳了跳,跳出一个对话框。
    “有事?”
    是小篆,但是横着的字体,还带句读。
    李世民看着觉得有趣,那行小篆下面,还出现了一行翻译的隶书。
    “你会使用句读了,或者这是系统帮忙的?”他脑海里浮现出的话,自动就变成了句子,出现在对话框里,好生奇妙。
    “句读而已,有何难度?”嬴政回复。
    “倒也是,这些他们叫做标点的东西,用起来很方便,以后可以推广一下,正好抢占经义的解读权。”李世民随意道,“张良和项羽入朝,你不介意吧?”
    “若我说介意,你就不做了吗?”
    “那不可能。没有人比项羽更适合打冒顿。蒙恬虽然也很好,但过于稳重,和冒顿那种凶蛮的打法比起来,我们的牺牲也会很大。——我不愿意付出任何多余的牺牲。”
    那边沉默了一会,才道:“那便不必问我了。”
    “还是要问问的,毕竟这是你的大秦。”李世民莞尔。
    “现在也是你的了。”
    “我可能呆不了多久,毕竟我得回去。”
    “你能呆多久?”嬴政立刻问。
    “怎么也得等到草原和百越平定了,扶苏再长几岁,能亲政的时候吧?他现在身体的年龄太小了,我不放心。你也不放心吧?”李世民故意多问了一句。
    “有你在,我没有什么不放心。”嬴政默默地在这个直播间看了他很久了,看到现在,在大事上已然对李世民很放心了,反而是一些细枝末节上,总觉得这人有点爱冒险。
    于是他接着说道:“你很着急吗?”
    李世民微怔,反思了一下,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是对的。
    “可能是有点着急,想早点完成任务。我会注意调整的,毕竟你就是吃亏在着急上。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明白。”
    “倘若项羽带兵在草原反叛,你欲如何处理?”嬴政问了个很刁钻的问题。
    “项羽……”
    项羽到底有几分可信?谁也不知道。
    楚国,项家,和大秦乃是亡国弑亲之仇,也许在嘻嘻哈哈的观众看来,大一统是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是那些被历史车轮碾碎的国家,幸存者却无一日不在悲恸。
    张良如此,项羽也如此。
    他可以劝动张良,大局为重,百姓为重,放下那些陈年旧账,但项羽……
    他太年轻了!
    年轻人一腔热血,满身勇武,是最容易上头的。
    他真的能放下仇恨,为大秦征战草原吗?
    “如果……如果我也出征草原,约束一下项羽,会不会更稳妥一点?”李世民大胆地提出了建议。
    “你管这叫‘稳妥’?”嬴政反问。
    “你不同意?”
    “你可以在朝堂上问一下,有几个人会同意?”嬴政没好气地说。
    李世民沉吟许久,打开直播,问了问旁边的扶苏:“假如,我是说假如,我要亲自带兵去草原打匈奴,你会同意……你这是什么表情?”
    扶苏震惊之余,忧心忡忡,神色古怪道:“你不会真的对以身犯险有什么癖好吧?”
    【扶苏:老大你不会是抖m吧?】
    【陛下只会把别人打成抖m,从长安往西边去,你能碰到一堆俯首称臣的精唐的小国家】
    【能不精唐吗?不精唐的都灭国了】
    【直播刚才怎么断了几分钟?聊啥呢?不让我们听】
    “瞎说什么!你听魏征胡说八道!”李世民气不打一处来,随即又认真解释给他听,“打匈奴的话,肯定要速战速决,毕其功于一役,不然拉长战线对我们有害无利,粮草供应都是个大问题。蒙恬为正,项羽为奇,打一个还未成事的冒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没有问题,你还掺和什么?”扶苏不解。
    “有我在的话,战争能结束的更快一些。”李世民这个自信还是有的。
    “你打过很多仗吗?”扶苏问。
    “大仗的话,七八次总是有的,小的那些就不用说了。倘若我亲征,大秦这边的士气应该能达到最高。”李世民笃定。
    【薛举,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颉利可汗,高句丽……陛下还挺严谨。】
    【绝对不止七八次,玄武门不算一次吗?】
    【玄武门要是算一次的话,那雁门关救表叔算不算?那可是出道之战。】
    【陛下要真是御驾亲征的话,我只能为匈奴点蜡】
    【但是大唐那边不会反对,是因为大唐那边都知道天下是陛下打下来的,陛下是马上天子,开国元勋,功高震主,天策上将,可是大秦这边不知道啊,大秦可没有这个先例。】
    【拿到朝堂上说的话,估计也只有常何能赞成吧,连魏征都是不赞成的,魏征可太不放心了。】
    就像弹幕说的,大秦这边没有人亲眼见到李世民战无不胜,扶苏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国君最好是在前线作战的时候坐镇都城,这样才能稳定军心和民心,——就像始皇陛下那样。
    所以扶苏一个劲儿地摇头:“蒙恬加上王离将军,你觉得还不够,又招了这个项羽过来,还觉得不够,还想自己上吗?这肯定是不行的,朝会上不可能通过的。”
    李世民微微皱眉,想起了魏征那老小子疾言厉色的样子,不由得怀念起了贞观的老朋友们。
    真是的,不就出门打个仗吗?多大点事儿!为什么都不支持他去呢?
    实在不行的话,他就故技重施,偷偷跑出去好了……
    李世民翻开魏征修改的新律,一边看一边琢磨,等到了张良住的逆旅,却发现许负和项羽全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