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4章 学习生活开始
    第364章 学习生活开始
    军训的日子总是会过去的。
    正如那天和程小瑜吃完饭后,两人不幸地遇到了第一场秋雨,早已快要从脑海中消失。
    只是大概小丫头不会忘,因为那天小山哥把自己脱个精光,衣服给她穿在了身上。
    总算结束了体力消耗的日常,所有的人在经历最后一天检验后,就彻底放松了。
    欢迎新生的大会在东操场举行,领导们没有太多鸡汤可讲,所以说的话也是真心实意,主要还是欢迎大家进入校园学习,然后述说美好的未来,有的人听了激动不已,有的人则是比较淡定。
    说的就是杨峻。
    鸡汤文他都听了不知多少遍,对于校长的发言抗性挺大。
    不过这些都是昨日青空了,当下最重要的,是进行第一堂课。
    大家身上穿上了没有汗味的衣服,有的还打上了补丁,甚至洗得快要破洞了。
    可这样的穿着没有人嫌弃,甚至学生以此为荣。
    杨峻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平等,没有金钱的炫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攀比,有的只是交流,学习,或许还要带上一些情情爱爱。
    都说流氓罪抑制了大家对爱情的追逐,但其实每一个学生都会萌生爱情的萌芽,只不过这份情意能不能说出来,那就另说了。
    比如乐高,居然对王思云感兴趣,就是那个矮矮小小,还很瘦弱的女生。
    当谈及为什么的时候,他只是腼腆一笑:“我就是觉得她笑起来很好看。”
    是了,爱情这种东西,哪有什么喜欢不喜欢呢,不过就是一瞬间的缘分而已。
    “老高,咱们都支持你,争取成为咱们寝室第二位有对象的。”王冲拥住了乐高的肩膀说道。
    “不,是第三位。”陆亮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话间还看了看杨峻,眼神清澈。
    “咳咳,低调低调。”
    杨峻耸了耸肩,没反驳。
    “还是说说别的事儿吧,你们说今天第一天上课会是什么安排?”
    乐高赶紧转移话题,这都没影的事儿,他不想被人女生听到。
    其实谈对象在军训期间不稀奇,往往来到大学后的不久,在认识同学的过程中,就大概摸清楚了所有人是什么样的,喜欢与不喜欢在这期间基本能定下基调,若是开学的时候都没有感觉,那么后面几年相处下来,估计还是一样。
    当然,有情况另说。
    而且同班同学谈对象,这样的事情挺尴尬的。
    “我估计还是沈老师过来,新的课程安排还没决定好,大概明白才开始吧。”王冲想了想说道。
    沈堂作为班主任,其实还兼任了古代文学史课,古代文献学史,古代汉语等三门课程的老师,可以说将人才利用到了极致。
    听起来古典文献专业是比较冷门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其实还挺被人看好,毕竟这工作一毕业了可以直接进高级单位任职,甚至去做文学史的老师都绰绰有余。
    由于女生天生对文学感兴趣,所以往往有很多女生报名这个专业,算是除却语言文学这门专业外最多女生的所在,也集中了京城大学将近小半的女学生。
    这导致其他专业清汤寡水的,有个女生都算是宝贝了,更多的则是清一色大老爷们儿。四个人进入教室后,就直接一排坐下。
    一些女生自然而然注视着他们。
    等到陆陆续续人到齐的时候,已经快要八点,这时沈堂也准时抵达。
    依旧是踏着有力的步伐,瘦弱的身体带着不常规的坚定,他的眼神十分敏锐。
    “训练已经过去,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作为学生进行日常学习,那么我接下来安排一下课程。”
    他拿出一张课程表,先念了一遍,然后再挂在黑板旁边。
    黑板并不大,仅占据了讲台三分之二的位置,上面挂着三张***人的画像,亲切的看着每一个人。
    按照安排,杨峻他们一周上十八堂课,平均一天三堂,同样的周末仅休息一天。
    “今天的第一堂课还是由我来上,也为大家讲一讲咱们古典文献专业的来历和历史,好让大家对专业更加了解深刻一些。”
    在讲课之前,先发了课本。
    崭新的书香味,飘散在愔愔的空气中,带着知识的芬芳。
    等到正式开讲,杨峻这才知道,原来沈先生竟还是京城大学的一级教授,是本行业最权威的专家之一,可他现在却不得不亲自带班学生,甚至自己还要上三门课。
    一切的缘由还得从古典文献的来历说起。
    这个专业起始于1917年文理法三大科筹办研究机构。
    蔡先生当年任职京城大学校长的时候说过:“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
    于是在文理法的带头下,京城大学有了1921年的研究所国学门,先后有多名知名学者成为导师,掀起了古典文学的研究文化。
    所以,今天的古典文献专业其实就是研究所国学门的延续,一个本就存在的方向。
    只是相对而言,刚成立没两年的古典文献专业的导师确实缺乏,加上从事纯文学研究的导师更少,重担不得不堆在沈先生肩膀上。
    事实上他不必担任班主任的,但是沈先生说过:“不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我又怎么知道他们是否得到知识了呢?”
    杨峻越听越认真起来,和他想象中宽松的大学课堂不同,沈先生是有真才实学的。
    “好家伙,学到真东西了。”
    在高中时候预读的大学课业几乎要重来,因为古典文献,要读的是古典文学。
    等到第二堂课,大家又认识了一位新的老师,名叫刘学明,年纪看着不大,仅有三十岁左右的样子,戴着眼镜和一个解放帽,反而让他更年轻了一些。
    而他教授的,是文字学。
    据刘老师所说,他其实也算大家的学长,毕业于1953年,早了八年而已。
    而他最推崇自己的音韵学老师魏先生,希望大家上音韵课的时候要好好理解。
    从刘老师口中得知,魏先生对于音韵的研究很厉害,其著作《古音系研究》被学术界誉为“是架起了从传统研究到近代研究的桥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