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作坊
上次去石涧赶大集的时候秦大河也问了,人家是跑农村赶场的,今年唱完就去宣城那边了。
所以还得另外找人,托了好几个人才联系上另外一班子。
“有一家,三天一万五,还得帮忙搭建木台和场地,我已经谈好了。”
“哪里的?”
“戏班子是铜陵那边的,年后准备沿着长江跑,正好到我们这里。”
这个戏班子有自己的船,可是能省很多事儿的,带的家伙事也不少。
“估计要唱好几场,你看看有没有其他乡里要请人唱戏的,帮人联系一下。”
具体的运作情况他也不知道,但一个戏班子人吃马嚼的,专门跑一个地方收费一万五肯定不合适,不多唱几场怎么赚钱。
“开过年我给问问,不一定有。”
“地方选哪里?”秦父琢磨了一下,自己村子除了田里就没有宽敞的大平地。
唱戏不止是一个木台子,到时候人非常多,附近十里八乡都要来。
在田里唱戏的话,唱完了人家田地都得重新犁一遍,都被踩硬实了。
“娃儿后面不是有个场基嘛,就在那里弄了,搭台子都方便。”
“行,你有主意就好,一定要办好,别出差错啊。”
晚上要吃窑鸡,秦父就没急着睡觉,去利民超市溜达去了,听听别人怎么谈昨晚抓赌的事儿。
这事儿办的漂亮,别人越骂他心里越爽。
香喷喷的窑鸡进入嘴中,秦大河顿时喜欢上了。
鸡肉、葱香、香料味融合到一起,简直不要太好吃。
“这孩子真能去干饭店了。”秦母笑呵呵的说道。
自家儿子捣鼓烤全羊、窑鸡这些,在本地还没看到人弄呢,算是独门本事了。
一年的鸡又嫩,味道刚刚好。
不过秦父秦母岁数大了,晚上吃油腻吃多了睡不着,就浅浅尝了一些。
正吃着呢,屋里传来哭声,秦母赶紧擦了擦手进去了。
“喔喔喔,青瓷醒了啊。”哄了一下还不睡,索性抱了出来。
看到爹妈和爷爷奶奶在偷吃东西,小家伙不干了,委屈巴巴的看着鸡。
“乖,你还小不能吃,等会妈妈给你喂奶。”
艳艳和秦大河两人默契的背过身赶紧吃,不然等会说不定要闹呢。
两斤多的鸡,收拾一下也没多大,很快就吃完了,艳艳这才接过宝宝进屋喂奶。
秦母帮忙收拾残局,剩下的鸡骨头直接给炒面它们吃了。
“妈,什么时候能带宝宝出来玩?”
“天暖和啊,现在死冷天的,风一吹就要受凉,到时候你们有的受哦。”
“也是,咱注意些。”秦大河点点头,孩子生病是真折腾,一刻都不能离人。
家里四小只对两个宝宝都很期待,经常在新屋门口蹲着,偶尔看到一眼立刻上前嗅嗅,把气味记下来。
哪怕是丧彪,都不敢随便进屋了。
接下来的时间,秦大河白天去收,秦父则是忙活着考驾照的事儿。
县里考驾照是真钱,从科目二开始,老男人每次去必带一包红南京。
给了一千块的红包不说,烟也没少钱。
效果肯定是有的,上午能单独练三个小时桑塔纳。
科目三考试的时候又塞了五百,最后一哆嗦的事儿,他也不省了。
好在一月底终于是拿到了心心念念的驾驶证。
驾驶证到手,二话不说就开着陆巡出门了。
先到张叔和五爷那里嘚瑟了一圈,又去县里的人民广场溜达。
他是老江湖了,知道跑黑车虽然不犯法,但也属于灰产,没急着赶在年前这个点儿去跑,拜码头再说。
他要跑的线起始点就是人民广场,返程的话,最远也是在这里。正常的顺路车收费,从县里到大桥收费站是二十块,到市区加五块,也就是二十五一个人。
当然,开价肯定不是这么开的,虚高一些,要是不还价就赚了,还价就按正常行情来。
秦大河上次收人家五块钱就是闹着玩,也没指着这个挣钱。
陆巡是七座,一天勤快点,赚个四五百问题不大,现在的汽油便宜的很。
不过上来就跑的话,很容易被人点了炮。
铁蛋的大伯得知秦父要跑黑车,主动帮忙搭了一条线,和人家吃了个饭。
都是村里乡亲,子侄辈还交好,能帮肯定帮。
搭上关系一切好讲,和其他司机一样按月交钱,再把司机圈子混熟就能跑。
不交也行,被抓到了两万罚款是少不了的,一年被抓个两次基本就帮人打工了。
交了钱,起码在县里这一片肯定没人管的,市里是不查到巢湖这边的车子,没有管辖权。
周围本来也有人跑通江大道,李各庄那边就有一个,混进去简单的很。
去人民广场和大家一起打打小牌,吹吹牛逼,对他这种老江湖而言再简单不过。
黑车司机之间混熟了,还能互相介绍单子干。
对于秦父既要干扎厂副厂长,又要去跑黑车,秦大河也没多说什么。
现在开车子的确实叼,副厂长也有牌面,老爸想体验一下这种乐趣也没办法关。
他要忙着小作坊的事儿了。
眼看离过年越来越近,天气开始暖和起来,鲢鳙饵料的制作也要开始。
主要就是豆腐渣、黄豆粉、玉米粉的炒制,其他的都好说,这三个是真麻烦。
不止是鲢鳙饵料要用,自己的鲫鱼塘喂的鱼食里面也有豆渣。
又买了三个滚筒回来之后,开始把二虎的挖机开过来清理竹林。
秦家的院子再大也不能无限放置这些东西,把竹林挖了,铺上水泥,用铁皮焊个小作坊出来用刚刚好。
不过还是给村里交了两百块钱,竹林又不是他家的私产,想用必须的钱才行。
这个小作坊喊两个人干就行,工序也不难。
本来他是准备给二虎、铁蛋家里婆娘帮忙弄的,也能赚些钱。
但因为黄金的事儿,大家都发财了,那就不能开口了。
憨娃儿新婚燕尔,正是使劲儿造娃的时候,宝儿还得照顾他这个糙汉子的起居,秦大河也没准备喊。
等开过年,就让二舅母带着秦家大房的一个婶子干。
老娘要盯着两个孙孙,只要每天接货对账就行。
二舅母她们也不累,机器磨粉,进料、添柴之后等着炒制出料,然后放进仓库就完活儿。
按料计价,每加工出来一斤干粉提成一毛钱,两个人一天赚个百来块问题不大。
干一天结一天的钱,要是销量好的话,估计一年起码能干两个来月。
本来还准备让秦父顺带看着的,但他又是当副厂长,又要开黑车,哪有空弄这个,只能指望二舅母了、
二舅家和自家亲近,不怕别人搞幺蛾子。
混合制作的过程和袋装也是在自家院子干,到时候也给人算工钱。
四月份艳艳上班,老娘一个人在家,喝口水都得看准时间,哪有功夫搞这些。
反正鲢鳙饵料的利润足够大,能覆盖这些成本。
秦大河明年要出去转一圈,不一定有空的。
他游钓长江上下游的同时,更是要扩大鲢鳙饵料市场。
到了当地,找渔具店谈合作,在最热闹的钓点给人送饵料试用,等等各种手段都会使出来,争取明年能做到月销三万斤。
这些事凑到一起,确实够让人头疼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