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1节
    对于这样的口号,肖爸其实是有一些怀疑的。
    他以前在职场的时候,更响亮的口号都不知道喊过多少,怎么会将这个当真?
    但是听到严鑫说到后面的一系列的安排,他又有些相信了。
    好像确实不是为了赚钱,真的是想帮乡亲们致富。
    至于理由,其实严鑫也在聊天中透露了一些——就是觉得生活在贫富差距太大的地方不怎么安全,想让那些乡亲们都过上更好的日子,都有着幸福的生活,这样大家都能够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块儿。
    财富都一样,那是不可能的,还是会有贫富差距。
    但是让穷人的上限更高一些,让他们也能够有着一个值得珍惜的人生,自然就不会选择那种会毁掉自己人生的活法。
    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老家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肖爸听到他那么说,终于明白了他的想法。
    确实是要帮本村的人致富。
    赚钱不是目标,不赔本就可以了,重点是让地方上的人都能够在这样的项目中得到好处。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的到远方去找工作,让那些没有能力去找工作的老农民,也能够在自己的土地里创造更高的收益。
    真能做成这样的事情,那确实能够提升村民们的幸福感。
    严鑫说了想要尝试的几个项目,也明说了目前还没有决定要投资哪一个项目,还问肖爸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肖爸也没有马上答复他,说要去了实地考察才好说。
    没多久,严鑫就把肖爸拉到了自己村里,放慢了车速,绕着村子转了一圈,最后回到自己家。
    冯曦就在他家里,正坐在门口吃着莲子。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摘了一大堆莲蓬,和吴秀红剥着莲子,她是一边剥着,一边吃着,吴秀红剥出来的莲子就放进了一个盆里,那是中午要做的一道菜。
    严鑫和肖爸一下车,看到她们,就向肖爸介绍:“这位是我妈,这个是我女友冯曦……”
    肖爸从女儿的嘴里听说过冯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家不只是严鑫的正牌女友,还是一个高考考了700多分的学霸,而且还是一个亿万富翁。
    虽然那是女儿的情敌,但他也知道,这个人的段位比女儿要高出很多。
    甚至于他这一份新的工作,还是得到了人家的点头才能落到他头上。
    要保住这一份工作,那就得拿出自己的态度来,可不能因为这个女人霸占了自己女儿的男人而不满。
    一个成年人,而且是一个经历了职场打击的成年人,对这一点拎得清。
    所以他对冯曦的态度特别的热情,特别的恭敬,把以前在职场对领导的态度都给拿出来了。
    让本想着逞一下威风的冯曦都感觉不好意思了,对他也客气了起来。
    严爸在地里干完活回家后,看到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也热情的招呼着。
    但是在他听到严鑫介绍这一位是几年前以严鑫女朋友身份来过他家的那个叫肖诗语的女孩子的父亲时,头脑一下子就有点转不过来了。
    看一看冯曦,再看一看肖爸,都搞不清这是怎么回事了。
    第578章 酸菜加工厂
    肖爸在严家吃了一顿午饭,吃完饭后,也顾不得天气炎热,和严鑫一起去田间地头考察。
    他要看这边都是一些什么地,适合做些什么。
    要是办一家工厂的话,又选在哪里会比较适合一点。
    农田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村里还有一些小山,有一些荒芜的山地,真要投资的话,可以找一块地方来做工厂。
    天气那么热,冯曦当然就没有参与其中,就他们两个去看。
    严鑫带着肖爸在村子里走了一个来回,到了下午四点多才回到家里。
    肖爸看得挺仔细的,还时不时的问这问那。
    到了家里,严鑫还留他在这里吃晚饭,但是被他拒绝了,说要去县里问一些朋友。
    于是严鑫便开着家里的那一辆面包车把他给送到了他在县城的家。
    这个时候村子里面已经没有去县城的中巴车了,出租车那就更不用指望,那玩意儿不需要的时候经常会在村里的公路上看到,真的需要时,可能等上一天都见不到踪影。
    只能由他开车送回去。
    路上,肖爸就对严鑫说:“我觉得你们村搞一个酸菜加工厂会比较适合一点,村里的地我看了一下,种了很多棉花。种棉花的地都适合种菜,可以种芥菜,也可以种豇豆,那个效益要比棉花高得多。你真的要为村民们谋发展,搞一个酸菜加工厂,跟他们签订好收购合同,提供种子,请来专家指导他们怎样种菜,那是完全可以让他们的收入增加的,搞得好的话,一亩地的收入增加个三四倍,完全没问题。”
    “种菜有那么高的效益吗?”严鑫对此表示怀疑。
    “只要销售上面没问题,种菜的收益一直都挺高的。”肖爸告诉严鑫。
    村里的经济作物现在主要还是以棉花为主,但是这玩意儿越来越不值钱了,成本又越来越高,对农药化肥的需求量又很大,对环境的污染也很重。
    严鑫记得,再过两三年,村里面就基本上没有种棉花的了,以前种棉花的地基本上换成了玉米或者大豆,有少部分的拿来种菜了。
    种棉花的是旱地,旱地种不了水稻,不种棉花了,要不就改种玉米、大豆,要不就种菜。
    玉米、大豆价格倒是比较稳定,也不用愁销路,就是出产太低,一亩地赚不了几个钱。
    种菜的收益看起来是挺高的,只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销售渠道,种的菜能不能够卖出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村里种菜的也没有种太多,都是自己拉到镇上去销售,销售上面也比较困难,赚不了多少。
    他还记起有一年隔壁镇搞了一个酸菜加工厂,村子里很多人都种了芥菜,拿到那边去卖,一亩地能够赚到几千块钱。
    不过第二年人家只收本镇农民种的芥菜,不收外地的,种了那么多菜也卖不出去,最后都糟蹋了。
    村里陆陆续续的都有种菜的家庭,但成功的没有几个。
    说起来,要是能搞一个酸菜加工厂,能够消化本村种植的蔬菜,确实可以让这边的农民收入提高很多。
    严鑫在这边生活了那么多年,知道每家每户都有着适合种菜的地,多的能有五六亩,少的也能有个两三亩。
    一亩地的菜能卖个几千块钱,对于农民来说,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现在的问题就一个:“我们可以消化他们种的菜,但是我们加工出来的酸菜,能有市场来消化吗?”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肖爸很无奈的表示,“要是搞酸菜加工厂,我能找到一些专业的人来提供帮助,县里和市里面的农业专家我也能请到。但是销路这个问题我真的解决不了——我要是能够解决销路的问题,我就会自己搞一个酸菜加工厂了。”
    他很坦白。
    现在的问题就是一个销路的问题。
    但是他觉得严鑫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自己有一家大网站,还有一个那么厉害的电商公司,一个村子的酸菜产能都搞不了,那也未免太丢人了一点。
    严鑫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销售这些东西,所以当时也没有给出答复。
    等回家后,跟冯曦说起这件事情,说出了肖爸的看法。
    冯曦听完后点了点头:“他分析得也有道理,做这个确实比较容易让村民们日子更好一些。”
    就靠着种几亩菜,说致富那有点想得太多了。
    但是,能把村民们种的菜都给消化掉,一亩地能让他们多上两三千块钱的收入。
    平均一家就只算三亩地来种菜,那也是多出八九千块钱的收入了。
    这多出来的八九千块钱收入,可以让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上一个台阶。
    而且,建了工厂肯定要招聘工人,怎么着也能解决几十个就业岗位。
    这也能增加几十个家庭的收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出去打工的。
    如果加工厂能够做大的话,那消化的就不只是本村农民种的菜,还有附近几个村子的农民种的菜。
    而提供的工作岗位就更多了。
    ——这方面肯定是优先本村的人。
    要是村里每个家庭都有人在他们的厂里务工,对他们的态度肯定会好。
    至于销路的问题,不管做什么样的投资,都要考虑这个问题。
    冯曦觉得,靠着他们所拥有的平台,比别人的起点要高出了一大截,没道理别人能够做得成的事情,他们反而做不成。
    所以,两个人就做出了决定,先投资一个酸菜加工厂。
    当天晚上,严鑫就给肖爸打了电话,说出了他们的决定。
    肖爸很是振奋,当即表示会去找几个专业的人来帮忙,做出一个详细的规划来。
    他也做过小领导,干过涉农的工作,还是认识了一些人的。
    这方面他有着他自己的优势,那是严鑫所不具备的。
    要搞就得早点搞起来。
    严鑫没有太多的时间耗在这里,给了他三天的时间,让他拉一个专业的团队过来跟村里的干部对接一下,把规划给搞出来。
    这个东西不是说想做就能做的。
    投资一个工厂,首先得有地来盖厂房。
    这就必须得当地村干部同意,还要上报到更上面,得到了批准才能划地出来。
    后续还得发动村民来种菜,要不然开了一个酸菜加工厂,材料都没有,那怎么去搞?
    这方面也要村干部来配合。
    要不然这个是搞不动的。
    县里面也要注册公司,这个可以让肖爸来做,他认识的人多,也懂得那些门道,比较容易搞定。
    至于启动资金,只要和村里把这件事情谈妥了,严鑫就会转五十万过去。
    ——肖爸有前科在那里,他不可能一次性就转几百万过去,那得一步一步的来。
    冯曦也给自家公司的团队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们不要研究别的项目了,就研究酸菜加工这个项目,有多大的市场,有些什么先进的技术,大众喜欢什么样的口感,该怎么运作。届时,金曦电商公司还可以专门开一家这样的网店,就销售这些食材。
    酸菜加工只是第一步,还可以做一些别的。
    线上也不是全部,现在电商还不是那么的发达,主要的销售市场还是在线下。
    线下的渠道也得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