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章
    没什么风,又有太阳,忙半上午热出了汗。秦孝用袖子在额头擦了下,一手握着铁锨扫把往回走,转身的一刹余光里扫见个人影,身上的袄跟四处的雪一个色。
    元京墨低着头一步一步走得全神贯注,认真程度快要赶上做数学大题。
    秦孝站在原处没出声,不长一段路元京墨走了好半天,只差几米了才抬头,一下笑起来扬声喊:“秦孝!”
    “有路不走走雪?”
    “好玩啊,”元京墨几步迈到没雪的路上小跑过来,在秦孝跟前跺掉鞋上的雪,“我专门穿的靴子。”
    “你走来的?”
    “走了一小半,我爸去镇上帮忙清雪,捎了我一段。”
    “我要不在家你再等到晌午?”
    “下雪了又没法送东西,而且我爸说了这时候大伙都闲着,镇上不用你干活,公路上的雪大人弄就行,你不在家能去哪儿啊?”
    元京墨一串说完,不等秦孝说话就举着戴了厚手套的手往他眉心戳:“你又凶。”
    他戴了副挂脖的手闷子,手腕一圈厚白毛绒,除了大拇指外手掌四指裹在一块,不分指,抬起来戳秦孝眉心的效果就和整个手直接往他脸上糊差不多。
    秦孝皱着眉躲开,空着的一只手隔着袄袖攥住他胳膊:“进屋。”
    元京墨难得先不用写作业不用学习,一身轻松兴冲冲跑来找秦孝,结果没进门就碰冷脸,也不说话了。
    进屋之后嘟囔一句“怎么不烧炉子”就消音,秦孝收拾着生火他就在那儿站着,绑了两层钩花坐垫的小椅子不坐,倒了半杯的热水不喝,直到秦孝把炉子烧起来又去柜子里翻了会儿拿出个东西递到眼前。
    “家里多的钥匙,给。”
    元京墨眼睛一亮,手下意识要抬又落回去,努力挪开视线维持傲娇:“给我干什么啊?”
    秦孝直接塞他手套里:“替我收着,行了吗?”
    元京墨那小表情都收不住了,抿着笑抬抬下巴,捏住钥匙勉为其难似的答应:“行吧。”
    第16章 新词儿
    下过雪的小镇格外静,人们扫过雪都回到各自家里,炉火旺盛,烧水壶咕嘟作响,蒸腾的热气将门窗玻璃覆上一层白雾,在冬日隔出许多个暖融融的安稳归处。
    外间的火炉上烤着地瓜却空不见人,通向里间的门开着,传出几句或清亮或低平的说话声。
    “他都拿着斧子上山了,说那个和尚就是骗子,结果大骂着冲进庙里不多久就出来了,扔了斧子不说还把身上的钱都捐了香火,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那个和尚说,你可以劈死我,但要让我死个明白。那个男人就骂他,自己花了三十两银子求指引,铃铛响了一声代表‘是’,结果他照做反而赔掉了裤子。和尚就问他,是何日何时来求的?男人说完和尚就慢悠悠翻册子,翻到那天给男人看,上面当时的时辰旁边明明白白写的‘否’!”
    “他听错了。”
    “男人也这么想!上边都写了,他亲眼看着和尚翻的没办法临时造假,肯定是当时铃铛响的时候他太紧张听岔了啊对吧?”
    “嗯。”
    “所以男人就连连跟和尚赔罪,还把身上剩下的钱都捐香火了,怕自己冲撞庙里,其实根本不是!”
    秦孝坐在用旧褥子叠成长条的厚垫子一头,倚着墙,旁边是高高堆起的书,手里看到一半的话本子用拇指隔着半合,侧头看另一边有声有色的元京墨,隔了两秒问:“是怎么?”
    元京墨卖了个关子,没直接回答,说:“那个庙因为大家都说灵验,很多很多人去,男人刚走就又有人捐了五十两,隔着帘子把写的纸条递给和尚,过了会儿铃铛响了两声,来人得到答案走了,和尚低头在册子上记,你猜和尚写的什么?”
    “是。”
    “对!他一直都那么反着记的!”
    元京墨和墙之间竖了个枕头,让他倚着看书,这会儿他说着话不自觉朝秦孝转身,枕头也随着动作慢慢歪倒,秦孝伸手拽了下扶正了。
    “秦孝。”
    “嗯。”
    元京墨又往秦孝这边靠近点,压下声音:“阿嬷给我算过命。”
    秦孝有一会儿没说话,元京墨以为他不信,说:“是真的。”
    “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反正是很小不记事的时候。有一次我爸妈说话我听见了,后来在我家抽屉翻到一张红纸,写着我的八字什么的,应该就是阿嬷算的时候写的。”
    “放回去没?”
    “肯定放回去啦,我偷偷看的,没告诉他们我知道。”
    “嗯。”
    元京墨歪歪头:“你怎么一点都不好奇啊?也不问我算的什么。”
    秦孝把手里的本子扔在一边:“这种事自己知道就行,别到处说。”
    元京墨眼见秦孝的眉又隐隐有往中间皱的趋势,说话语气也跟着落下来:“我没到处说啊,就只告诉你了。而且你不是说不信这些吗,还这么严肃。”
    秦孝一噎。
    又出新词儿了。
    “阿嬷给你算的什么?”
    “说我八字好,有福相。”
    秦孝“嗯”了声,算着烤地瓜时间差不多了,把旁边的书捡起来扔在书堆上,伸手接元京墨手里的。
    “就两道坎,其他时候都平平顺顺万事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