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章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员工说得像个仆人?
    自从陈媛对祝明予说了祝康培的恶行后,他便开始注意祝康培的言行举止,那些之前他因为父爱滤镜而忽视掉的东西,突然变得清晰明了。
    可能祝康培真的自始至终都是这样的一个人。
    祝康培见祝明予不说话,便换了个话题,站起身走了过来,试图拍祝明予的肩膀:“小予啊,你今天准备住哪啊?”
    祝明予下意识躲闪,反问道:“你准备住哪?”
    祝康培的手落了空,脸一僵,“我就住这。”
    “那我回娄宁。”
    “别开玩笑了,现在哪有车回去?”
    “那我去住宁绎知家。”
    祝康培脸色铁青,“你听着,我不管你妈跟你说了什么,那都是假的。她在我们父子俩最困难的时候跑了,就是个坏人,你怎么能听她的话?”
    祝明予问:“那大伯母坐牢的事情也是假的吗?”
    小王扫玻璃的动作顿了顿。
    祝康培沉默片刻,不耐烦地说:“大人的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又是这句话。
    祝明予对他失望透顶。
    祝明予的态度不肯松动,祝康培也不敢强求。因为现在突然杀出来了一个陈媛,他生怕再跟祝明予发生什么冲突,儿子跟亲妈跑了,那他这么些年可就白养了。
    于是祝康培愤怒地出现在自家老宅,又灰溜溜地走了。心里又不住憋闷,怎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好好的儿子变得冷冰冰,好好的家也不能回。
    想到这祝康培的内心就又开始发狂,在车里香烟一根接着一根,弄得好好的一辆豪华轿车变得乌烟瘴气。
    祝康培走后,祝明予就把宁绎知给请过来了。宁绎知想着祝明予应当没吃饭,便带了自己炒的三菜一汤。
    只是他人一进屋子,祝明予就抱着他的腰开始哇哇哭,也不说发生了什么,哭得眼红鼻子红,怪招人心疼的。
    “你先放开我,我放下东西,好不好?”宁绎知两手提着两袋东西,放也没处放,只能干被他抱着。
    “行吧。”祝明予不情不愿地放开他,然后像个跟屁虫,宁绎知走在哪儿他跟到哪儿。宁绎知去拿盘子,他跟着,宁绎知去洗筷子,他也跟着。
    宁绎知所有东西都收拾完了,坐下来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祝明予正扒拉饭呢,被他这么一问,又哇地哭了出来,语无伦次道:“我爸——根本不是那样——我妈——也没多爱——呜——我只有你了。”
    宁绎知只听懂了最后一句话,认真地说:“我会一直在的。”
    祝明予是个悲观主义者,在遇到宁绎知之前,他的心态就是老和尚撞钟,过一天算一天。与其相信个人努力,更相信命,所以也活得毫无生机。他不喜欢人,也不相信人性,毕竟在祝康培和陈媛两位亲爸亲妈的身上实在是看不到什么人性闪光点。
    至于什么爱情不爱情的,他没喜欢过人时,更觉得是一团浮沫,自然也不相信什么地久天长。
    但宁绎知不一样,宁绎知说会一直在,祝明予便觉得真的会一直在。
    祝明予想,他最喜欢宁绎知的纯净。宁绎知毫不避讳自己的努力,也从不遮掩自己的野心。想要便会努力去拿,信命却仍想着改变。
    这一点非常动人。
    祝明予抹了抹脸上的泪,说:“宁老师,你好像岩石缝里的松树。”
    “……这是什么比喻?”宁绎知怀疑自己被骂了,是不是又在说自己是个棒槌之类的。
    祝明予解释道:“在恶劣的环境里也会保持坚强和永恒。”
    “夸我可没什么好处。”宁绎知嘴角弯了弯,“吃完带你去个地方。”
    夜朗星稀,两个少年伴随着月亮的银辉在乡间的道路穿行。他们跨过一道又一道的水桥,绕进一弯又一弯的小径,渐渐地越来越远离城镇中心。
    祝明予坐在宁绎知的脚踏车后面,恍惚间又想起了暑假。当时他只敢拽着宁绎知的下摆,现在却能搂着腰了。
    想到这,又感觉害羞得不行。
    乡间野路颠簸,宁绎知感觉腰上的手松了一下,便若无其事松开车把,把祝明予手臂带紧了些。
    更……更害羞了!
    差不多骑了十多分钟,宁绎知在一块荒地处停下。
    四周鸦雀无声,道路两旁的老式路灯颤巍巍地发着光。借着微弱的灯光,祝明予只能模模糊糊猜测眼前这片似乎是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
    “当心脚下。”建筑外围长着足有半人高的野草,宁绎知打开手电筒,牵起祝明予的手,拨开野草,沿着坡慢慢下去。
    祝明予走近一瞧,才发觉这些建筑外面的钢筋混凝土都已生了锈,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到处都是风吹雨打的岁月痕迹,显然已经废弃许久了。
    祝明予不明白为什么要带他来这个地方,“这里是哪?”
    “溪桥钢铁厂。”宁绎知的脚步很快,像是对这里很熟悉。
    溪桥镇在几十年前有过一家很大的钢铁厂,后来因为环保和产能过剩的问题,钢铁厂被关停了。大批人外出打工,或者自立门户转做轻工业。
    整个庞大的建筑就这么被遗忘在了这块土地。再后来,不知道哪位天才重新发现了这个历史遗留,拍了几张照上传到网上,把这块地方包装成了网红工业风。于是渐渐地便真有几个拍写真或者婚纱的人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