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章
    陈阿满没想到她还记得自己,跟她相视一笑。
    散场后两人顶着落了满头的彩带彩条朝外走,一个穿黑衣服,脖子上挂着工作证的男人过来,叫住陈阿满,对他说了几句话。
    郑其明没听见说了什么,只见到陈阿满满脸惊喜,推着自己就朝前走。男人领他们来到一间休息室,陈阿满推开门,周俏虹跟助理迎了出来。
    “小满哥!你回老家了?”
    她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喜色,助理早把门带上,立在一边候着。
    “嗯……回来结婚。这我老公,郑其明。”
    陈阿满指着郑其明,郑其明笑了笑,冲周俏虹点了点头。
    “好多年没见了……一直没机会跟你当面道谢,我行程太多了,根本挤不出时间。”
    周俏虹笑吟吟的说,又感慨:“当年要不是你,借我几百块钱让我买衣服,又鼓励我去参加歌唱比赛,我都打算放弃了,哪儿还有现在的机会?”
    “哪里的话,这叫你命里该红。”
    陈阿满连连摆手。
    周俏虹寒暄完,余光落在郑其明的腿上,想问但又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去年地震的时候压坏了,好不了了。”
    郑其明窥见她的神色,便自己答了,语气平静又坦然。
    “你们要是信我的话,可以去首都治腿。我认识一个很厉害的医生,最擅长治骨头及外伤。他有自己有家医院,不过是预约制,一般人住不进去。这个我来安排,你们安心住在那里接受治疗就可以。”
    周俏虹想了半天,斩钉截铁地说。
    一束灿烂的冬阳照进了屋子,烘得人身上暖融融的。
    第82章 终章 我的阿满
    2007年的年头,陈阿满再次回到首都。首都的冬天干冷清瑟,街道边的树木都是光秃秃的,但陈阿满没觉得萧索,反而充满了一种迫不及待的希望,心里一直相信,严冬之后,便是暖春。
    他俯下身,替郑其明把围巾系紧,推着他朝医院门口赶去。
    周俏虹出了全部费用,在这家医院给郑其明包了一间vip病房,还请了三个护工。陈阿满好说歹说,才让她把护工给退掉。
    “小红……你帮我们已经太多了,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好。护工真的不需要了,我一个人足够了。”
    “小满哥……别说什么帮不帮忙的话,你让我给你们尽尽心,不然我良心上也过不去。希望明哥能痊愈。你有什么需求,可以给我的助理打电话,我手机不一定时常在手里……”
    周俏虹匆匆挂了电话,当天下午又让助理送了两部新手机到病房。
    从第二天开始,郑其明就开始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大小共有三十多项,两三天以后,所有的检查结果才出来。
    “医生……他情况怎么样?”
    陈阿满咬着嘴唇,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多少次问了这个问题,心里也做好了再次失望的准备。郑其明的心态倒是一如既往的和平,攥紧他的手。
    “治愈的希望还是有的,如果病人配合的比较好、心态也很好的话,痊愈的的希望会更大。”
    医生翻完了报告,笃定的语气令陈阿满欣喜若狂,反复拉着医生确认。
    “是真的,骗你们干什么。他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不少,心里有数。”
    医生冲他们笑笑,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就走了。
    陈阿满喜得抱住郑其明,说话都开始语无伦次:“明哥……医生……哎他说……反正我相信你肯定没事……”
    郑其明心中百感交集,搂着陈阿满,还是用那句惯常的话安慰——
    没事的,没事的。
    他的心态一直好,陈阿满的照顾也非常细心,又买了许多书堆在床头。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郑其明读完了史铁生的全集,对生命与病痛的认知又有了更加超然的理解。
    只是他比这名作家幸运多了,一个多月的治疗以后,郑其明可以站了。
    之前最多站不到10秒,如今可以站半个小时了。
    他恢复的速度之快令医生也惊呼少见。
    “每天认真复健的话,估计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不用坐轮椅了,只拄拐杖就可以行走。”
    “那会不会有一天,拐杖也不用拄了呢!”
    “那要看病人的意志力了。”
    医生合上诊断报告,拍了拍陈阿满的肩膀,说了句“加油”。
    陈阿满眼泪又下来了,忍不住大哭着从医生办公室跑到郑其明的病床前,把满脸哭出来的眼泪鼻涕都蹭他病号服上。
    “明哥,明哥。”
    他连话都不会说了,嘴里呜呜咽咽的,郑其明亲着他脸上的泪,捧着他的脸,看着他的眼睛,郑重其事的做出了一个承诺。
    “总有一天,我会甩开拐杖的,我答应你。”
    陈阿满哭着去亲吻他的唇,哭累了,就在郑其明怀里睡着了。
    三个月后,郑其明出院了,此刻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行走自如。
    首都的春天来了,柳梢已经开始冒出新芽,柳梢街的面目也格外一新。安置的住户统统搬了回来,商铺重新开业,又回到了之前热热闹闹的状态,好像那场灾难没有发生,但崭新的街道面貌又在清楚地揭示着这一事实。
    人类真是好有韧性的生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随时不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
    属于他们的两间门面在原地静静屹立着,招牌还没有挂上去,周围的两间也空着,早已被陈阿满出钱买下来,准备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