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章
    那个人只回复了一句话。
    ———if the timing is right,i think we will meet.
    (如果时机正确,我想我们会见面。)
    发件人的名称很简单,只有一个字母。
    “c”。
    第14章
    两个人确定恋爱关系没过一周,方玉泽又开始忙了。
    年黎不知道方玉泽在忙什么,也没敢多问,只知道他给方玉泽打电话总是没人接,接了也是说两句话就挂断了。
    信息回复的很慢,有的时候一连两三天都不回信息,好不容易回复了,也是恩,好,不用。
    年黎不想打扰他,只是每天按时给方玉泽送午饭,然后站在大厦的楼下等一会,希望像以前一样能够侥幸遇见方玉泽。
    只不过他运气不好,没有遇见过。
    今天他又像以往一样,送完午饭给方玉泽发了一条短信:泽哥,今天的午饭可口吗?
    信息发送出去,年黎又站在楼下等。
    他从中午员工下班一直等到了员工上班,看见大厦下面的人越来越多,年黎拿起手机又看了看。
    方玉泽依旧没有回复他。
    之前他们没有谈恋爱时方玉泽就是这样,现在确定了恋爱关系还是这样。
    年黎不敢打扰方玉泽上班,他知道方玉泽是个工作狂,一旦忙起工作什么都顾不上,可心里还是很失落。
    等待喜欢的人回消息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每次手机只要一响他都会很期待的点开,却每次迎来的失落。
    心情大起大落,很难受。
    按理来说方玉泽不回复信息已经是常态,他应该已经习惯了。
    怎么还是没有习惯。
    年黎叹了口气将手机放进了衣兜里,仰头望着方玉泽所在的写字楼。
    这栋写字楼直耸入云端。
    他站在楼下渺小如同蝼蚁,他不知道方玉泽在哪里,他也进不去。
    就像在他们两个关系里,一直都是方玉泽的单线联系,他找不到方玉泽,只能站在原地等着方玉泽来找他。
    年黎很失落的低下头,手里紧握着手机,转过身走了。
    这个时候手机忽然震动了两下,年黎立刻点开了屏幕。
    ————晚上去吃饭。
    是方玉泽给他的回信。
    那一刻年黎看见手机又笑了,刚刚那些多愁善感的想法全部都没了,他欢天喜地的回复了信息。
    ———几点啊泽哥?
    想了想他又回复了一句。
    ——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
    年黎下午没什么事,于是他从方玉泽公司所在的商业区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地铁,又走了二十分钟,来到了明城的一个郊区,梁田乡。
    年黎这几天不需要去上班。
    因为方玉泽不喜欢他打工的餐厅,他便从餐厅里辞了职,又换了一个新地方打工,是在一家新开的高尔夫球场里当场地服务员,主要负责场地清扫维护,以及各种服务工作。
    虽然累了点,但是工资比在餐厅里高许多。
    并且那里的经理对他很好,即便是知道年黎没有身份证还是录用了他,并准许他修整两日再到岗。
    年黎沿着乡路一直向前走,路过集市,黄黑皮肤的老农民摆摊叫卖,来来往往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提着大红大黑色的塑料袋,声音尖锐讨价还价。
    与明城市中心的高档奢华不同,这里的人会为了一把小葱多三毛钱少三毛钱而争论半天,农用摩托车时不时鸣着喇叭从身旁穿过,激起地上一层灰蒙蒙的黄土。
    年黎走进一家小卖部,买了一提牛奶和一袋大米,又买了许多的生活用品,直到两个手都提不下他才停下,然后沿着集市一个小巷子又走上了十几分钟,来到了一个破旧小平房前。
    平房的木门断了两根木头,歪歪扭扭的挂在门上,犹如无物。
    年黎敲了敲门,三声后,里面没人应声,年黎皱起眉头,站在门外喊了两声:“奶奶!奶奶!”
    “来了.......”
    声音大了点,里面的人听见了,随后从黑灰的小平房里走出了一个老人,七十多岁的模样,很矮的个子,满头白发,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走到了门口,给年黎打开了房门。
    一见到老人年黎立刻露出了笑,他提着东西走到老人的身前,讨喜的说:“奶奶我来看您了。”
    老人佝偻着后背,抬起干柴的手想要摸了摸年黎的头,却够不到。
    年黎立刻将头低下来探到老人身前,老人拍了拍他的脑袋,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慈祥的笑意,满口乡音的说:“回来就好,还带这些东西干什么......”
    “我赚钱了,孝敬您的。”年黎笑眯眯的说。
    “吃饭了没有.......”
    “吃过了,奶奶。”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走进平房。
    房间很小,不足二十平方米,水泥地面,墙壁也是最老式的糙面墙,里面光线昏暗,年黎将手里的东西放到墙角,对老人说:“奶奶,屋子里黑您就开灯,您眼睛不好,万一哪天磕着碰着了怎么办,不用担心电费,我赚钱了。”
    说着年黎走到房门口拉了一下电灯长绳,黄色的灯闪了两下,照亮了整个房间。
    老人说话不清晰,支支吾吾的应着好好好,转过身往后院走。
    平房的后面是一块小菜园,老人腿脚艰难的走到了后院,弯腰要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