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章
    “昨晚上陈岁里和李归帆两个人都遇到了猫狗子,尤其是陈岁里,外面都成了那幅模样,他竟然还能全身而退?!”
    在杨兰看来,这多少都得带点嫌疑。与其说是殷惟州救了陈岁里,还不如说成是他在顺水推舟,为了达成什么目的。
    柳长映愣在了原地,像是从没想过还会有这样一种可能。
    “小柳,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我相信你,他们四个人才像是绑在了一条船上,有了什么消息根本不会告诉我们。”
    “所以我发现了道具的位置,也只打算告诉你一个人。”
    柳长映就着杨兰的话,不可置信的问道:“兰姐,你是说知道了道具在哪里?”
    柳长映的情绪不像在作假,杨兰便凑近了低声说:“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出来拿。”
    “可道具只有一个…”,柳长映面上划过为难。
    “我不要道具,你帮我第一个出去如何?”
    杨兰之所以会说这话,是因为第一个拿到照片离开的人,会提前得知自己下一个副本的名字。
    虽然根据名字依旧查不到有关副本的信息,却可以先在论坛查一查副本迄今为止的通关率,以及可以自行猜测,补充相关方面的知识。
    这样也能大大提高生存几率。
    面对这样一场几乎没有错处的交易,很难让人不动心,柳长映在杨兰的目光中败下阵来。
    外婆在午饭的时候将小虎要了回去,小家伙刚回到外婆怀里有些不习惯,看着就是要张嘴大哭,却突然间收住了嘴,眼神也失去了灵动。
    呆在外婆怀里,安静的好似一个洋娃娃。
    “小虎…”,柳长映没忍住出声。
    外婆抬头,用死气沉沉的目光看向柳长映,“小虎很乖,不用担心。”
    柳长映:“……”正是因为在你怀里,我才会担心。
    陈岁里过后一直在想,究竟怎样才能找到照片。
    按照殷惟州的说法,有些副本npc会直接交代获得照片的条件,而猫狗子这个副本显然不属于这一种。
    第二种的话,核心人物,必然是外婆。
    只是外婆有两位,一位作为引导我们的npc,从开始一直跟我们到现在。
    另外一位却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
    陈岁里不会认为照片世界设计这一场,是为了让他们还要去揣摩猫狗子的心理,那么这个副本的核心人物便只能是已经死去的外婆。
    可既然真正的外婆已经死去,那么与她有关的事情又该如何得到印证。
    或喜爱,或憎恶,亦或是不留于世的担忧与念想,囊括其余种种。
    殷惟州说的这些话,包含的范围实在太广。
    排除掉那些不可能再探知的到的部分,陈岁里觉得,或许真正的外婆在乎的只能是她留在世上的两个小孙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保证那两个孩子的安全。
    简单意义上的保护可能还不行,如果单单只是保住了他们今天或者明天的性命,这真的是外婆想要看到的结果吗。
    倘若他们拿到照片离开了这个世界,而照片世界依旧运行,两个小家伙是不是也会沦为和外婆一样的结局。
    如果是这样的话,外婆给出的照片还会是真实的照片吗?
    主要是这个副本猫狗子的能力太过匪夷所思,陈岁里担心,如果他们会错了意,没能真正完成外婆的心愿,那是不是外婆就也有可能拿假的照片糊弄他们,最后全军覆没。
    所以有什么办法是能够两全其美的呢。
    陈岁里坐在院中,耳朵突然听见老头那处老狗的几声犬吠,今日雪停了,地上的雪却未化净。
    徐立军和李归帆看样子是也觉出了苗头,眼神不住的丫丫身上瞟。
    陈岁里把他想到的都和殷惟州说了一遍,殷惟州也说:“凡事小心些总是对的,那你想到法子了吗?”
    “还没,感觉脑子有些乱。”
    “那如果我说我们随时都可以去到后面呢?”,就着陈岁里疑惑的目光,殷惟州接着说道:“我让长映抱着小虎从后边菜地爬上去试过,除了每顿送饭的人,其余的人也能进,但前提是丫丫和小虎至少得有一个人同行。”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一次可以带进去一个人。”
    殷惟州此刻没有再隐瞒他和柳长映之间的关系,直接将结果说了出来,目的是给陈岁里提醒。
    “原来你们是队友。”
    殷惟州点头,只是说话点到为止,剩下的交由陈岁里自己去想,“现在呢,有办法了吗?”
    “我想知道,猫狗子究竟能不能去到后面?”
    “先抛开这个,剩下的接着说,”
    陈岁里:“如果猫狗子去不了后面,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分批次让丫丫和小虎带着我们去老头家,然后等到明天生日宴,拿到照片。”
    “但老头也可能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最好的还是将他也引到这栋房子。”
    殷惟州没有否认,“你说的很对,但你少考虑了一个东西,我知道你也顾及到了徐立军他们,这样没有错,可你也要知道,一旦你告诉了他们这些,那哪两个人先去就又成了问题,处理的不对,便有可能最后唱成了红脸而两败俱伤。”
    “所以要不要说,该在什么时候说,这些都得考虑进去。拿到照片的人可以得知自己下一个副本的名字。人人自危,便少了你以为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