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章
    台下,张翠芳更是频频将挑衅的目光投到柳桂香的身上,那叫一个得意。
    黄建国长篇大论之后,张老厂长就请王老厂长发言,王老厂长更加严厉地批评了乱传谣言的事情。
    并且提到,为人父母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虎毒不食子……
    台下的人越听越不对,张翠芳也品出味儿来了,周围的人看她的眼神变了,这些赤果果打量怀疑的眼神让她如坐针毡。
    有人安慰她:“没事儿,老厂长也没点名,不一定是在说你。”
    “就算是在说你,也是误会你了,等散会了,你去跟老厂长解释解释他老人家一定能理解。”
    张翠芳哪里能听这话,她生气道:“你瞎说啥,厂子这么大,对儿女不好的大有人在,凭啥说老厂长批评的就是我?”
    “我问心无愧!”
    众人见状,顿时不吭声了,转头另外找人嘀咕,都在猜测老厂长批评的是谁。
    老厂长发完言,就轮到妇联齐主任。
    齐主任可不像老厂长和张厂长那般含蓄,她直接挑明了说:“我知道,大家都在传烈士林长征的女儿林念夜不归宿,说她是个坏女孩儿。”
    “昨天晚上为了找林念,轧钢分厂的黄副厂长更是利用职权,命令保卫科的同志们找了一晚上。
    分厂工会的张翠芳同志,更是敲响了家属区所有人家的门,询问林念的下落。
    弄得声势浩大,无人不知。”
    “总厂领导也十分重视这件事情,烈士的遗孤不能说不见就不见,于是便派人去查,调查的结果是,林念同志早就报名下乡,并于昨天早上从知青点出发,奔赴更广阔的天地,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她是一个好姑娘,不是你们嘴里的女流氓。
    她继承了林长征烈士的优良品质,响应号召……不应该被诋毁,被侮辱!”
    “这件事情,还请张翠芳同志散会之后来妇联交代一下。”老厂长要求妇联想办法恢复林念同志的名誉,没有什么办法比在职工大会上当众澄清效果更好。
    轰隆隆隆……
    会场上响起晴天霹雳,砸懵了所有人。
    张翠芳更是“咻”地站了起来,大声反驳:“你胡说,那死丫头没下乡!”
    她没有下乡!
    怎么可能下乡呢?
    她明明还没带她去知青办啊!
    户口本儿还在自己的手里攥着呢!
    张翠芳的脑子嗡嗡的,下意识脱口而出的话完全没有过脑子。
    台上的黄建国僵着一张脸,脑海里只有三个字:“完球了!”
    一声儿“死丫头”把张翠芳这两天努力树立的慈母面具撕得粉碎。
    大家伙儿反应过来之后,就明白他们都被张翠芳这个女人给耍了,一个个的气愤得不得了。
    “张翠芳同志,你确定要在职工大会上来跟我对质吗?”齐主任的声音再度响起,黄建国知道不能再让张翠芳这个蠢女人说话,他连忙站起来:“张翠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念念下乡的事情你为什么要瞒着我?”
    “你好好想想,一会儿怎么跟齐主任交代!”
    真是气死了!
    这个女人简直把他给害惨了!
    这个时候,黄建国杀了张翠芳的心都有!
    第20章败露
    这种事儿呢,除非批斗,不然不会拿到职工大会上来说。
    两位厂长都不喜欢这种方式,故而开大会只批评不点名。
    可妇联齐主任是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加上有柳桂香在一旁撺掇,她就当着厂里几百人的面儿直接点了张翠芳的名。
    她认为柳桂香说得对,对于张翠芳这种恶意抹黑烈士遗孤的恶毒亲妈,维护她的名声,就是对林念的伤害。
    这件事如果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林念的名誉就无法恢复。
    遮遮掩掩的反倒是引人遐想。
    对林念不利。
    大会散后,张翠芳和黄建国两口子被总厂厂办调查,黄建国悄眯提醒张翠芳,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有他不知情,才能保住副厂长的位置。
    这个道理张翠芳明白。
    到了临时腾出来的办公室,张翠芳还是狡辩说她不知道。
    但柳桂香的嘴皮子厉害,问她林念的户口本就在她手里,她凭啥说不知道?
    张翠芳百口莫辩。
    张老厂长的爱人杨主任出面证明林念长期遭受虐待,营养不良,身上有多处新旧伤痕。
    张翠芳最终坐实了逼亲生女儿替继女下乡,长期虐待亲生女儿,为了掩盖自己的恶毒行径,就造谣毁坏亲生女儿的名声,好叫她下乡的消息暴露出来之后,说是因为名声坏了才送她下乡……
    齐主任问她这些事情黄建国有没有参与,张翠芳坚决否认。
    厂办那边,黄建国啥都不认,说他上班忙,真不知道张翠芳是怎么带孩子的,就是总听见张翠芳跟他抱怨,说林念如何不听话,如何不服管教。
    每次他都劝张翠芳多忍耐一下,毕竟林念没有父亲,脾气怪一点也能理解。
    这时张翠芳被带过来了。
    齐主任当众把调查结果念了一遍,黄建国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指责张翠芳:“你糊涂啊,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教育孩子以说服为主,不要动手!”
    张翠芳就哭着埋怨:“你又不管,你说得倒是轻巧!再说了,谁家孩子不是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