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算拒绝。”
暮答了?一句, 紧接着他身前的全?息屏闪了?闪,一列信息索引便清晰地显示了?出来?:
维多利亚城科技发展概况;
维多利亚城城市运行模式;
小行星灾难的发现?过程;
维多利亚城与神?佑星交涉始末;
维多利亚城领导者的最终决定;
……
时间已至3223年,时空转移最终实施的前一年。许多事情都已经成为已发生?的事实, 化作了?一条条信息,零散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在白夜昏睡的六个小时中,暮搜寻了?各种与任务有关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汇总整理成了?这样一份条理清晰的资料,以便在白夜需要的时候, 能适时提供给白夜。
白夜没想到暮在自己?提出需要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么充分的准备。他微一挑眉, 有点意外地看了?看资料的条目,又抬头?看向暮,展颜一笑。
“辛苦了?。”白夜说道。
暮脸上没什?么表情,仍像是没听见白夜的话一样移开了?目光。
白夜倒也不把暮的态度放在心上,他着眼看向全?息屏,点开第一条从?头?到尾看过, 又返回索引点开第二条。而这长长资料读完,白夜才终于补全?了?很多他们之前错过的信息, 以及维多利亚城这场求援复杂的前因后果。
由于维多利亚星星球资源过于贫瘠,所以维多利亚城在保障生?存方面?,拥有异常发达的科技,无论是人工种植,还是轻工生?产,或是环境资源利用,都处于整个星系的前列。而为了?节约资源,提高生?产生?活的效率,维多利亚城对时间科技的研究,更是让其他星球望尘莫及。
高度发达的科技是维多利亚城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这基础,不仅是指依赖这些科技的星球内部供给,更重要的是,各种在维多利亚星无法获得?,必须要从?外星进口的工农业原材料,也是要倚仗这些高科技的产物来?与外星进行交换。
而紧邻维多利亚星的神?佑星,自然环境也一直在无法挽回地急剧恶化,人们的生?存也同样越来?越难以保障。所以神?佑星的领导者——也就?是神?庭——一直对维多利亚城的各种超前的生?存科技垂涎不已。神?庭曾经试图从?维多利亚城引进那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无论开出什?么样的条件,维多利亚城的领导者都不曾点头?答应。
毕竟这些超前科技是维多利亚城的核心命脉所在,一旦将科技交于其他星球,那么他们便再也没有能从?外星购入原材料的资本,整个城市也就?无法再存续下去。
3219年年初,维多利亚城的天文机构初次观测到了?维多利亚星附近的天体?异常现?象,经过近半年的观察、测算、推演,天文机构终于确定,一颗直径50公里左右的未知小行星,将在57个月后,也就?是3224年的2-3月,与维多利亚星正面?相撞。而根据周密的轨道测算,相撞点竟然不偏不倚,就?在维多利亚城的范围之内。
一直以来?,维多利亚城的第一难题都是生?存,所以这里的科技发展几乎只涉及生?存领域,有关航天军事的技术并不发达,以他们的能力,想要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事实上,以当代的科技水平,想要影响一颗直径50公里的小行星的运行轨迹,也没有哪个星球能够保证一定能做到。
因此想要减少这场灾难的损失,维多利亚城能选择的最佳方案,就?是将居民迁离本星,寻找到一个临时的避难所,待到小行星撞击结束,再将所有居民迁回,在废墟之中重建家园。
而适合接收维多利亚难民的第一首选,就?是距离最近,又规模较大?的神?佑星了?。
但这场即将降临在维多利亚城的灭顶之灾,对于一直觊觎维多利亚城独家科技的神?佑星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在一系列接触与交涉后,神?庭对维多利亚星的领导者表示,神?佑星可以接收维多利亚城的难民,但由于神?佑星本身的生?存条件也并不乐观,因此接收的条件,就?是要维多利亚城放开限制,与神?佑星共享他们所有的生?存科技。
为了暂时避难而交出科技,这样的交易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居民的安全?暂时无忧,但牺牲的却将是维多利亚城的未来?。维多利亚城的领导者自然不肯答应,而神?佑星的神?庭,也从?来?都不是什?么博爱仁义的慈善机构。与神佑星的谈判破裂,维多利亚城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找其他愿意接收难民的星球。但在如今这个每况愈下的宇宙环境中,不止是神?佑星,每一个星球,多多少少都在面?临着自然环境崩溃的威胁,每一个星球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像维多利亚城那样,身处在极度贫瘠的星球中,也能够欣欣向荣的能力……
或许是维多利亚城的观念过于封闭固执,又或许是以神?佑星为首的一众星球太?过贪婪无情。总之,维多利亚城的领导者在与众星球谈判无果的情况下,终于做出了?他们决定——
将维多利亚城的重要设备仪器、生存资料,分批转移到100公里之外,不会?受到小行星撞击所波及的地下深谷中,并在这五年间,倾尽全?力深化他们所拥有的时间科技,以求在小行星来临之时进行一场覆盖全?城的大?型时空转移,将维多利亚的所有居民,安全?传送到半年之后,小行星已然降临过后的维多利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