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04章
    这可是他的心血。许劭这么做,无异于剜去了他的心。
    如今有机会重新主持月旦评,而且不再局限于汝南甚至豫章,借助着朝廷的力量,他可以将自己的声音传遍天下。
    更重要的是,许劭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机会与他竞争。
    “陛下,这月旦新评由臣主持,不受朝廷左右?”许靖虽然激动,却还是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如果主持月旦新评的代价是成为朝廷的喉舌,那他宁愿放弃。
    这与他的理念不符。
    与天下士大夫为敌,亦非他所愿。
    “当然。”刘协露出一抹浅笑。“朝廷如果不同意你的观点,会写文章与你论战,绝不会以诏书迫你从命。到时候若有冒犯,还请先生海涵。”
    许靖哈哈大笑。“既是论战,自然当以理服人。”
    他自信满满。写文章论战,我怕谁?
    刘协随即与许靖商量。从即日起,直到论讲结束,由许靖主持月旦新评。论讲开始之前,先由许靖提出一些论点,作为论讲的引论。论讲正式开始后,则对每天的论讲内容进行连续报道,并作点评。
    在此期间,朝廷以印书坊的名义聘请许靖,每个月支付酬金五千钱。
    这个价格不算高,但书坊可以为他一家提供食宿,能省下一笔钱,还不用他们劳神,也算是个福利。
    许靖心里已经答应了,但该有的矜持还是需要的,表示要考虑一下。
    刘协表示认可,又与许靖商量一下联系人选后,便起身告辞。
    他明确的对许靖说,考虑到论讲时内较多,又为了避免出现一言堂,届时担任主笔的不会只有你一个人,我还要再请几个学问好,文笔佳,又能议论的学者。
    来敏就是目标之一。
    许靖心里多少有些失望,却无法反对。
    送走刘协之后,许靖先让许钦去看看孔融还在不在外面,随即请来妻子刘氏,与刘氏商量是否接下聘请。
    刘氏一听说可以住在书坊里,登时心动了。
    书坊里不仅有充足的笔墨供应,方便许靖写文章、许钦学习,还有很多来自汝南、颍川一带的女匠师。亲不亲,家乡人,与乡党朝夕相处,肯定要方便得多。
    “你不是想买一部《说文解字》吗?书坊里肯定有。”
    听到《说文解字》,许靖再也抗拒不了诱惑,连连点头。
    正说着,孔融来了。
    他就没走远,一直在附近看着。
    一进门,他就问道:“文休,你没答应天子?我看他去找来敬达(来敏)了。”
    许靖心里有些不安。“天子说理不辩不明,要多找几个人写评论,以免一言之堂。”
    “是么?”孔融愣了一下,显然没有料到。
    “是的,而且他说每天论讲的内容很多,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难免有所疏漏,多找几个人,或许会好一些。文举,你说……我应该答应吗?”
    孔融抚着胡须,沉吟了片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建议你答应下来,免得有人唯上意是图,枉顾公道。新野来氏本是勋贵,与皇室多有联络。江夏黄氏又是功利之门,我担心来敬达难以正论。有你制衡,会好一些。”
    “既然文举你这么说,那我只好勉为其难了。”许靖如释重负。
    ——
    刘协拜访来敏的过程比较顺利。
    来敏正当壮年,精力充沛得近乎好斗。到长安之后,他就经常与人辩论。听说不仅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发布出来,还有报酬,他欣然从命。
    不仅如此,他还推荐一个朋友,在益州认识的孟光。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故太尉孟郁的族人。光和年间,孟光曾为讲部吏,董卓乱政时,他不愿西迁长安,就逃到蜀地,因此与来敏认识。
    孟光学识渊博,尤其熟悉汉家旧典,对史学也有些独到的认识。
    刘协非常满意,随即派人去请孟光来见,探讨了一番。
    然后……孟光就与来敏吵了起来。
    刘协惊讶之余,才知道来敏、孟光虽是好朋友,观点却不一致,尤其是在春秋学上。来敏好左传,孟光好公羊,两人经常为此争论。
    当然,他们的争论仅仅局限于学术,吵完之后还是好朋友。
    看着唾沫横飞、面红耳赤的两人,刘协……很满意。
    不怕他们争,就怕他们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
    有了许靖、来敏、孟光三人主笔,刘协觉得差不多够用了,随即打算去看看胡综。
    诸葛亮已经安排人去书坊讨了一部《说文解字》,亲自提着,跟着刘协去找胡综。
    到了门前,胡综正在门外候着,见刘协、诸葛亮一边说话一边走来,身后只跟着两个女骑士,意外之余,又松了一口气。
    “请。”胡综伸手相邀,态度恭敬。
    刘协跟着胡综进了门,走进一个小院。
    两个年轻人在院中站着,看到胡综引着刘协进来,互相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胡综。胡综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将刘协请到堂上,随即与那两个年轻人一起拜倒在地。
    “汝南固始胡综,字伟则,见过陛下。”
    “北海营陵是仪,字子羽,见过陛下。”
    “吴郡吴县陆议,字伯言,见过陛下。”
    听到最后一个名字,刘协眉梢不禁一动,随即认真地打量了陆议两眼,又转头看了诸葛亮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