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海上,三十余条大小不一的海船正在破浪前进向南驶去。
此时正在刮着东南风,这样的风向其实不利于海船南下,所有海船上风帆全部打斜,靠着船舵纠正航向,获得那一点点向前的动力。
船队正前方,六条双层炮船打头,后面二十余条大型福船居中,看吃水很深就知道,福船上不知道装载了多少货物。
而在最后,还有五条单层炮船殿后,护卫着整个船队的队尾安全。
当先大船上,一个身穿绯色官袍的老者伫立船头,双眼炯炯有神盯着前方海面。
在他身侧,两名身穿铠甲的将领躬立,周围还围着十余名护卫。
“现在南洋已经没有倭寇踪迹了吧?”
站立良久,老者才缓缓开口说道。
“禀大人,南海之上倭寇踪迹基本绝迹,虽偶有海商上报遭遇海盗,但并无海盗再敢踏足我大明疆土。
只是大人也看到了,南海还与广大,在这里海盗和海商其实很难甄别”
一个将领上前一步,躬身在老者面前说道。
“呵呵,我听说过,这些出海的海商,面对势均力敌时,大家都是同行。
可一旦发现肥羊,他们就会从海商变身成为海盗。”
老者乐和和笑道。
“嗯,这”
那将领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我们离开吕宋已经一天了,吕宋应该是在我们东面吧,现在那里应该是西班牙人在占领?”
老者这时候一指大船的左侧,东面方向问道。
“是的大人,我们应该已经出了我大明海域,进入西班牙人掌控的海域。”
那副将马上答话道。
“不是说他们在大海上实力很是强横吗?
怎么这一路行来,除了在靠近月港的地方看到过几条夷人海船,就再未看到其他船只?”
老者提出心中疑问道。
“殷大人,大海广袤,其实在海上遭遇别的海船,本就机会渺茫。
一般能遇到,也多是在靠近港口的海域,那里海船比较集中,所以才能够看到。
一旦离开港口稍远,船只航行哪怕只偏离一度,向我们这样走上一天,两船相距也会误差百里,自然就很难遇到了。”
另一个将领显然更熟悉海上情况,马上就解答道。
实际上,海军将领都不希望在大海上和其他船只遭遇,因为那就意味着你要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那怕他们是大明水师的战船。
如果遭遇的是南洋诸国的海船,或者大明的海船,也还罢了,若是夷人的商船,那战力和脚下双层炮船相比,也只高不低。
除非占据数量优势,从一侧三面围攻,否则胜算还真不一定大。
至于团团围住,好吧,别忘记这时代战船都是向两侧开炮的,团团围住只会让对方火力全开,并不是最好的对战之法。
把战船集中一侧,那对方只能使用一半的火力进行作战,凭借数量优势,大明水师才有机会占到上风。
事实上,之前和葡萄牙人交战,大明也是利用无数大小战船,靠着数量取得胜利。
用大船吸引对方火力,小船突进靠近敌船放火。
“怪不得,我说呢,进出港口的时候,时不时就能看到有船只,但是今早到现在,一条船都没有看到。”
老头正是此次下西洋正使殷正茂,他身体不错,也不晕船,所以从浙江出发抵达吕宋后,人还活蹦乱跳的。
船队只在吕宋休息一日,卸下一些物资,又补充了一些吕宋特产,就匆匆出航南下旧港。
到这个时候,殷正茂也算是对水师的艰辛有了一定了解。
可以说,船只出海后,能聊天的就只有船上的船员,再无其他人。
而人也只能在这条船上走动,活动空间狭小,让他也有些不适应。
“殷大人,外面海风甚大,是否入船舱休息。”
旁边将领这时候小声提醒道。
从浙江出来后,殷正茂因为是第一次出海,所以很是活跃,时常站到甲板上观望,被海风一吹,没两天就感觉不舒服。
还好这位殷大人身体着实不错,休息一日就恢复过来。
现在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跑出来吹海风了,所以他适才才不得不出言提醒。
看着空旷的大海,殷正茂也有些意兴阑珊,点点头说道:“是啊,这外面也没什么好看的,那我们就.”
他正说道这里,忽然就听到桅杆上瞭望手大声喊道:“左舷六十度发现夷人海船,和我们相向而行。”
殷正茂本来都打算回去,听到瞭望手报告,他就知道在他们船队的左后方一点点出现了夷人的海船,于是又站住,眼睛也看向左边东方。
“大人,那边应该是马尼拉城方向,夷人舰队可能是那里出来的。”
一个将领急忙对殷正茂解释一句。
“哦,知道了,马尼拉就是过去吕宋的王城吧。”
殷正茂看过俞大猷战报,自然对这个城市有所了解,林凤带来的海盗集团就差点把这里打下来。
由此可见,吕宋岛上,西班牙人实力其实并不强大。
至于为什么京城没有让俞大猷率部占领整个吕宋岛,殷正茂也有所了解,魏广德还是希望和西班牙人做生意的,他们有无数的白银可以向大明支付货款。
一旦把西班牙人驱逐出了吕宋,天知道这些有银子的主儿还会不会跑大明来做生意。
就是他们靠近月港的时候,殷正茂就听闻,这帮子夷人不仅大量购买瓷器和丝绸,居然还开始大手笔收购生丝。
他们的收购举动,整得整个东南的生丝价格都有明显上涨。
是的,夷人的购买力太强大了,他们手里白银是真的多,像不完似的。
想到这里,殷正茂不由得想到在京城时听到的一个小道消息,东面有大陆,拥有无数的金矿和银矿,这些夷人就是开发那里的金银来大明做生意的。
“你们在海上多年,这海外是否真有金山?”
想到这里,殷正茂忽然好奇问道。
“大人说的金山是”
那个将领此时正在考虑突然出现在这里的西班牙战舰,所以一下子没明白殷正茂话里的意思。
“就是那种金子堆成山,像小岛那种,有吗?”
在京城,一些人依据杂书,以为海外可能真存在这样的金山和银山,自然很是向往。
“从未听说,不过倭国有金矿和银矿,且大多在海岛上,产量不小,他们就把这些矿山叫做金山和银山。
只是末将也只是早年听一些海商说过,倒没有亲眼见识过。”现在大明朝廷禁止和倭国通商,他就算知道也只能说是听别人说的,还不知道是谁,都是很早年前的事儿了。
“倭国吗?本官好像也听到过这样的消息。”
殷正茂对此也很感兴趣,只要是大明官员,就没有人对金银不感兴趣的。
或许海瑞算一个,至少公开文献没有发现过海瑞有搜刮民财的情况,他只从官府领取俸禄和各种补贴。
虽然这些补贴,许多都是苛捐杂税摊派所得。
但相比大部分大明官员肆意搜刮民财,他也算得上这年头少有的清官。
“四条,左舷夷船四条,其中一条巨大无比,疑似夷人珍宝船。”
就在这时,瞭望手再次大声喊道。
听到上面的通报,殷正茂仔细向东方海面搜寻,但是依旧什么也看不到。
这时候,他几乎都想自己爬上桅杆顶部看看了。
“珍宝船是什么?”
听到“珍宝船”三个字,还有“巨大”二字,殷正茂真的想要亲眼看看这什么珍宝船到底有大多,难道比大明的贡船还要大?
贡船,殷正茂也是在南京看到过的。
前些年大明派使团出使琉球,贡船沿长江一直驶到南京。
贡船那巨大的船体,给了殷正茂很深的印象。
“珍宝船是西班牙人一种超级大船,估计是三四千料的大船。”
那将领马上介绍道。
“三四千料?”
殷正茂惊讶的追问道:‘真有那么大,那不是比贡船还要大一倍。’
明朝不考虑郑和宝船的话,中后期最大的船就是封舟,也就是殷正茂说的贡船,大约是两千料的海船。
如果按照正常比率调整计算,大概就是后世排水量五百吨的大船。
当然,这个数值不一定准,毕竟“料”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量或重量单位,用于衡量船只的大小或载重量,通常一料等于一定容量的谷物或一定重量的货物,但具体数值因时代和技术而异。
夷人宝船达到三、四千料的话,那岂不是比他看到过那巨大无比的贡船还要大。
“靠过去,我们看看。”
殷正茂忽然下令道。
“大人,这.”
那将领还想说什么,却被殷正茂干脆的拒绝道:“现在我大明和夷人并未开战,我们这个船队如此巨大,谅他们也不敢动手。”
对面就四条船,自己身边可是有三十条,怕个毛啊。
“左舵.”
那将领无奈,只得回头对身后下令道。
随之,船头略微向左移动,明显就是靠过去的意思。
而身后的其他船只看到领航船打出的旗语,也纷纷调整航线,向左边航行而去。
不多时,海天的尽头,先是出现桅杆和风帆,然后巨大的船体就出现在殷正茂眼中。
不过,此时三条稍小些的夷人战舰已经驶到两个船队的中间位置,其中两条夷人战船正好挡住那条珍宝船,而另一条则是在稍微靠后的位置航行。
殷正茂一伸手,身边将领马上拿出一副千里镜递过来。
殷正茂接过,直接拉开放到眼前,通过千里镜仔细观察对面战船。
夷人战船甲板上已经看不见什么人,但是下方紧闭的舷窗让他知道,那里面的人应该已经为大炮装填了弹药,时刻准备开战的样子。
要知道,若是无事,船员们一般会有许多人在甲板上活动才是。
但此刻,甲板上人很少,应该是负责调整风帆的人,还有就是桅杆顶部的瞭望手,他也正盯着大明水师这边一举一动。
其实,殷正茂惊叹的珍宝船,就是后世有名的马尼拉大帆船,负责太平洋航线运输的大型运输船。
而所谓珍宝船,其实是指从十六世纪开始,由西班牙组织的,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运送贵金属和其他特产品的大型船队,运输的货物包括金银、宝石、香辣料、烟草、丝绸等。
珍宝船队通常包含有两支:一支是加勒比珍宝船队,由西班牙本土前往美洲新大陆。
另一支则往返于亚洲菲律宾的马尼拉和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之间,被称为马尼拉船队,负责将亚洲的货物送到墨西哥。
亚洲的货物到达墨西哥后,会被集中运送到韦拉克鲁斯并最终由加勒比珍宝船队运回西班牙。
“我们脚下的船,就是参考对面的那种双层战船?”
眼前夷人的战船,并不是高大的几层甲板的战船,和明军水师现在用的一样,也是双层,只是似乎略微大一些。
“是的,大人。”
一个将领小声介绍道:“这三条护卫战船比较小,都是双层炮船,但以前水师见到过三层的战船。
听一些海商说,西班牙商人还和他们吹嘘过,在他们本土,已经有四五层甲板的大型战船,那才是海上霸主的存在。
俞提督也是因此,才让船厂寻找建造更大型战船的法子。
不过,船厂那边说,按照我们现在的造船之法,很难造出太高的战船,大风之下容易倾覆,所以正在对夷人战船进行研究。”
“走吧,不用靠太近,看看就行了。”
殷正茂身上还有差事儿,自然不想和西班牙人在此开战。
已经看过了,自然就要离开。
“那么大的船,船上得放多少值钱的东西。”
不过,离开前,殷正茂还是依依不舍念叨一句。
“俞提督也说过,发现这种船就要记录下来。”
“嗯?”
身边将领小声说道,殷正茂就很是惊讶一声。
“俞提督好像说过,夷人其实最擅长的就是在海上打劫,只不过若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轻举妄动。”
那将领应该是跟在俞大猷身边一段时间,听到过一些事儿。
不过那其实是魏广德搞错了,他以为这个时候西方私掠船已经横行大洋。
而实际上,西班牙人有坚实的基本盘,西班牙海军不屑搞这些小动作。
就算西班牙商船参与海盗行径,也多半是船员的自发行为。
也就是后发的欧洲国家,才热衷于海上私掠积累资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