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章 韩信拿了卫青剧本
    【这么重要的场合,你就不要为难我了,行不行?】李世民好声好气地劝道。
    【不行。】嬴政一口回绝。
    【看在我为你东奔西跑、平定叛乱的份上?】
    【项羽。】
    【项羽现在也没有怎么样嘛,他想杀李斯那次被阻止了,脑袋都被砖头拍得全是血;如今全家都被困在咸阳,内部人心不齐,也翻不出什么浪来。而且项伯和项声都已经倒向大秦了。我还帮你收了不少土地呢。】李世民迅速地解释着,试图在这么一点时间内说服对方。
    【太阿。】嬴政冷冰冰地提醒他,还有一笔债没算。
    【太阿连个划痕都没有,这也算?】李世民略有点心虚,但他明明及时阻止了,也没有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最多算虚惊一场。
    “陛下……”子婴再次焦急低声,“该跪拜了……”
    李世民难道不知道吗?他什么时候在大事上掉过链子?
    可嬴政不让开,他这一跪,就完全是在跪嬴政了呀。
    【我错了,我不该放纵项羽,也不该把你的太阿当玩具,我已经认识到错误了,以后绝不再犯。——好歹看在扶苏和大秦的面子上,你不要为难我,好不好?】
    【旁人又看不见。】嬴政幽幽道。
    【旁人看不见,我看得见啊。你为什么不隐藏起来,也别让我看见呢?】李世民疑问。
    【朕就是要让你看见。】嬴政下巴微扬,骄矜道,【逼你下跪这件事,两个世界加起来,除了你父亲,也就只有朕能做到吧?】
    【你在骄傲些什么?!这是值得炫耀的事吗?】李世民气道。
    【当然。】嬴政不徐不疾地表示,【再不跪的话,可就要错过吉时了。】
    【你!逼急了我,今天我就撂挑子不干了。】李世民赌气道。
    【你的任务完成不了,就没有奖励,咱们两败俱伤。】嬴政无所谓道。
    【你拿大秦的未来跟我赌?】
    【那你呢?拿自己最重要的家人跟朕较劲?】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互相在心里飞快对话几句,一时互不相让,居然僵住了。
    嬴政不在乎时间流逝,时间这个东西,对现在的他来说,等于静止。
    但是这样耗下去,这场祭祀可就要出问题了。
    李世民这个人,一直有一种希望竭尽所能,将所有事情做到最好的潜意识,只要不是不可抗力,他绝不愿意在大事上出差错。
    所以更着急的反而是他。
    我不生气,我不生气……太阿这件事我确实有错,没有考虑周全,过于轻率……项羽和大秦的仇怨太深,这人讨厌项羽也是理所当然的……
    李世民努力说服和安抚他自己,心念急转,干脆垂下眼睛,假装看不见对面多出一个“人”。
    ——如果嬴政这状态,还能算个“人”的话。
    我看不见他,对,我看不见……
    李世民狠了狠心,决绝地跪了下去。
    几乎就在他屈膝跪拜的一瞬间,某人如轻烟般漂移开,没有受他这一跪。
    【……你在故意吓唬我?】
    【被人吓唬的滋味怎么样?就允许你吓我,我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嬴政理直气壮地回答。
    李世民:【……】
    他还能说什么?
    等十月朔的祭祀典礼全部结束,又把册封太子的礼给办了,这个九月也就结束了。
    所有官员放假三日,得以好好轻松一下。
    李世民给长孙无忌回了信,让蒙毅和章邯接收了几船来自荥阳的财物,然后带着扶苏去看望韩信。
    “你的伤怎么样了?”他上下打量一下韩信。
    “差不多都好了。”韩信受宠若惊,连忙站起来,躬身行礼,“见过陛下、公子。”
    “坐,我有事找你商量。”李世民从袖子里抽出一卷地图,铺在桌上,指着大秦地图的最南方,娓娓道来,“当日殿试,你议的名将是屠睢,对吧?”
    “是。”韩信忙道。
    【搬个小板凳,看两个大佬讨论打仗。】
    【这个地图是不是上次给项羽看的那个?】
    【韩信这个时候好年轻啊,乖巧得像个鹌鹑。】
    【被算计的项羽:你在说谁像个鹌鹑?】
    “你怎么会想起议论他呢?跟其他的名将一比,屠睢声名不显,且死于刺杀,功绩未成,几乎不能称得上是成功。”李世民好奇地问。
    韩信把双手放在膝盖上,似乎有点紧张,束手束脚地跪坐着,但一开口却很有条理:“正因为屠睢功绩未成,草民才……”
    “称臣。”
    “……臣才选的他。”韩信乖巧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这些失败的将领身上,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以后不能犯他们犯过的错误。”
    “有道理。”李世民不由点头,又笑着看向扶苏,“你知道屠睢是怎么失败的吗?”
    这是在给扶苏和韩信对话的机会了,李世民知兵,扶苏也略知一点,若是能多多培养扶苏对战事的敏锐度,以后不管哪个将军,都不能轻易掣肘于他了。
    ——至少扶苏得擅长知人善任,平衡和稳定朝局。
    “这得从始皇陛下派屠睢将军出兵岭南开始说起了。”扶苏组织着语言,“岭南地区交通闭塞,与中原久无来往,但盛产犀角象牙、翡翠珠玑,所以六国既定,始皇陛下就想将百越之地纳入大秦版图。两年之后,屠睢就被拜为国尉,领五十万大军出征……”
    【我家就是百越的,多亏了老祖宗英明,不然我现在就是越南猴子了。】
    【越南到现在都还在说,广东广西是他们的,笑死,我们还没说越南是我们的呢。】
    【我记得大秦这时候的岭南百越可是很大一片地方,不仅广东广西,还有海南福建,甚至还包括湖南江西一部分地方和越南北部。】
    【果然开疆拓土这件事,从老祖宗开始就被刻进dna了。】
    “最初,屠睢将军率领大军一路攻城掠地,屡战屡胜,还杀了西瓯君译吁宋,很顺利地打到了三罗地区。”扶苏用手在地图上移动着,停到了那个地方。
    【呦呵,看这位置,已经打到我们广西了。】
    【然后就被刺杀了。so sad.】
    “然后遇到埋伏,中毒箭身亡。”扶苏惋惜道。
    李世民让人抱来一堆厚厚的竹简,放在桌上:“这是近年来百越那边的战报和奏文,系带上标注了时间,你们看一看。”
    “这……”韩信不安道,“臣尚没有一官半职,可以看吗?”
    “按理来说,这是绝密,不能轻易泄露。所以你悄悄地看,不要和外人说,不然御史会在朝会上参你的。”李世民笑意吟吟,“先看屠睢死的那一年。”
    【这是准备让韩信是去接手百越吗?】
    【显而易见。虽然那边民族问题混乱又严重,不过韩信的话,很擅长处理复杂的问题。】
    【那到时候韩信就要索要百越王的封号了。】
    【那跟赵佗有啥区别?】
    【区别在于服不服从中央。】
    他们解开竹简,对照着战报和地图,边看边讨论。
    “屠睢在南征路上,对当地抵抗的人大开杀戒,引起了越人的激烈反抗,而后在三罗的林中遭遇乱箭埋伏。”李世民道,“你们觉得,他的做法是否有哪里不妥?”
    他鼓励地看向扶苏,后者迟疑道:“你是说他屠杀越人这件事吗?”
    “对。”李世民颔首。
    “战场之上屠戮敌人,没什么不对吧?当年武安君攻赵,坑埋四十万赵军,也是大功一件。若没有武安君这样一举歼灭赵军的功劳,我大秦后来又怎能统一天下呢?”扶苏如实回答。
    【纸上谈兵每次被拿出来举例,就会有一个赵括充当反面教材。】
    【毕竟对手是杀神白起,输得不冤。】
    “韩信,你以为呢?”李世民笑问。
    “臣以为屠睢将军确实有错,但不是错在杀戮过多,而是错在不能料敌在先,不知敌情。”韩信思量道。
    “那该如何料敌在先呢?”李世民含笑道。
    “用间。”韩信回答,“《兵法》有云: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1]百越与中原相隔甚远,风俗迥异,语言文字皆不通,军队远征,本就艰难,连粮草供应都很麻烦,对当地的环境也一无所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贸然涉险呢?
    “所以臣觉得,要想取得胜利,并且速战速决,不过多损耗己身,从一开始就应该了解岭南百越之地的风土人情,重金开道,利诱越人为间,甚至可送美人套取敌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如屠睢将军,倘若他提前知道敌人会有埋伏,可以利用这一点反过来包围伏击,将这帮越人一网打尽,也就避免身死的结局了。”
    【百越的美人计,那个和太后私通的安国少季算不算?】
    【怎么不算呢?男美人也是美人,美人计重点不在美,在于计。丢一个汉使出去搞人家太后,要杀人家丞相,没成功被反杀。然后汉军就兴高采烈地出兵,把南越灭了。】
    【汉使:我叫什么不重要,我死哪很重要。】
    扶苏听着连连点头,不由问道:“你这么年轻,就这么了解兵法,可是有高人指点?”
    “这还需要高人指点?”韩信疑惑道,“不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吗?你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周围的人说话你都听不懂,路也找不到,肯定不能轻举妄动,要先了解当地情况。谁能比当地人更了解自己的情况呢?多花点钱买通当地人引路,丝绸黄金开道,加之美人诱惑,自然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人生在世,大多数人所求的,无非就是财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