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衡州会战
六月二十六日,虎贲镇骑兵协逼近衡州,随即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势,纵兵扫荡清军各处塘站、斥候。
衡州城内,柯永盛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早已六神无主。他已接到过赤军西进的情报,起初是不信,之后是惊疑,现在则是无计可施。
衡州城防空虚,柯永盛麾下不少兵马调往郴州、永州。若赤军真的大举进攻,他不见得能守住衡州。
柯永盛,辽阳人,汉军镶红旗人,官居满清湖广提督。满人人口较少,不得不拉拢外族。最受满人重视的,自然是察哈尔蒙古,其次便是辽人。
柯永盛能升任湖广提督,除了屡立战功,还因为他有个官位显赫的叔叔—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柯汝极。
柯家人丁兴盛,官运兴隆。柯永盛随屯齐征湖广,顺利擢升为湖广总督,原想再赚点军功。不想,清军击败了大西军,却半路杀出一个赤军,且直扑衡州而来。
左右或献计曰:“观赤匪形势,或只有小股骑兵。不如先声夺气,趁其大队未到,先出城急击,挫其锐气。当年刘武元、胡有升据守赣州,两度击败李成栋,皆由此着也。”
赤军威名赫赫,虎贲镇更是赤军精锐中的精锐。几个月前,虎贲镇把满洲最精锐的火器营都打败了。就柯永盛手上那点汉军,还想和虎贲镇血拼?
实际上,汉军八旗的战斗力并不强,很多时候还不如绿营兵。在八旗内部,满人也十分歧视汉军八旗。皇太极一手创建汉军,最擅长统战工作,也曾公开批评汉军:“满洲官属兵丁效死力战,不若尔汉人泛同宾客,坐视不顾”。
清廷重用汉军八旗,一方面看重汉军八旗擅使火器,另一方面则是坚持笼络辽人的国策,扩大统治基础。
尼堪之死历历在目,柯永盛对左右说道:“赤匪远道而来,利在速战。衡州至关重要,我军当持重坚守。待大将军引军回援,吾与其内外夹击,可一战而破敌矣。”
虎贲镇先锋大张旗鼓,抄略衡州城外各处要隘,原想引诱清军出战。不曾想,柯永盛颇能沉得住气,坚守城池不出。
岑丹初得信,无可奈何,只得加快行军速度,抢在屯齐到来之前占领有利地形。
衡州“襟带荆、湖,控引交、广,衡山蟠其后,潇湘绕其前,湖右奥区也。且自岭而北,取道湖南者,必以衡州为冲要。由宜春而取道粤西,衡州又其要膂也”。
赤军攻敌所必救,屯齐不得不回师救援。从郴州至衡州,陆路不到三百里,骑兵急行军不到两日就能抵达。
二十八日上午,虎贲镇主力陆续抵达衡州,立营于耒水两岸,立大营于耒水东岸。
衡州位于三江交汇处,三江者,曰湘江、蒸水、耒水。蒸水在西,湘江在中,耒水在东。衡州府城北临蒸水,东临湘江。
赤军扎营于耒水两岸,与衡州城还隔着一条湘江。
从郴州至衡州有一条便捷的驿道,位于湘江之东、耒水之西。屯齐急于回援衡州,走的便是这条驿道。
满蒙汉八旗都有战马,苦的是绿营兵。少部分绿营留下阻击赤军,大部分绿营随八旗增援衡州,还要把战马让给八旗老爷。
清军急行军时,八旗常常征调绿营的战马。这种事,赤军也经常干。但赤军倡导平等,士卒有兵种之分,而无贵贱之别。清军则是人为地划分了三六九等,刻意拔高八旗的待遇地位。
为抵御赤军、巩固衡州城防,洪承畴也从岳州、长沙等地调遣兵马。赤军这边,李定国的步兵第十协被清军压迫得喘不过气。屯齐带走了满蒙精锐,第十协压力顿时减轻不少。李定国当即立断,决定整顿兵马,立即发起反攻。
步兵第二协奉令越过永州,直接向衡州开进。清军从郴州撤离,永州清军顿失屏障,士卒士气为之一衰,第二协可以放心北进。
赤军粮草主要依靠灵渠、湘江运输,步兵第二协实际上充当了护送粮草的任务。第二协不早点开赴前线,虎贲镇的粮草怎么保障?
时至南明,南方的战争就是这样简单而粗暴。决定战役成败的,往往是各自精锐间的对决。步兵主力反而成了配角,担负起围城、护送粮草等辅助任务。
赤清两军鏖集衡州,一场大会战即将拉开序幕!
“禀告国主,鞑子先锋已到达瓦园,旗号为镶蓝旗满洲。鞑子斥候已进至坪头岭,与我军侦侯交战激烈。”侦侯卢守义来报,既有些临战前的兴奋,又有些意料之外的紧张。
镶蓝旗满洲?这可是赤军的老熟人了。当年二战全州,岑丹初曾在蓑衣渡大战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而济尔哈朗正是镶蓝旗满洲旗主。
爱新觉罗.屯齐在八旗内的官职是镶蓝旗满洲都统。清军前锋为镶蓝旗满洲八骑,也就不足无怪了。
“狗鞑子,竟然这么快!”丹初有些吃惊,却也并不意外。
坪头岭距衡州约三十里,是一处丘陵高地。湘江在此向东拐了个大变,耒水在此向西拐了个大弯。因此,坪头岭东西宽度较窄,是一处绝佳的阻击地形。
岑丹初打算在坪头岭阻击清军,与屯齐决战,已派骑兵协抢占坪头岭。
瓦园距衡州约六十里,同样是一处丘陵高地,但江河水势正好相反。湘江在此向西拐了个大弯,耒水在此向东拐了个大弯。
从地图上看,湘江、耒水向北流去,在衡州城北汇合一处,宛如葫芦口。从葫芦口往南七八十里,湘江、耒水夹出了一个葫芦形的地域。
坪头岭正好位于葫芦腰的位置,预计将作为衡州会战的决战场。
“传令,亲兵第一协、炮兵协加紧渡河,向坪头岭急进。辅兵协在耒水两岸建立防线,守卫渡桥。步兵第二协沿湘江水陆急进,阻击衡州的柯永盛,掩护虎贲西翼。”
两军十几万兵马挤在湘江、耒水之间的狭长地域上。这种违背军事常识的部署,却在特殊的形势背景下,成为两军主帅不约而同的选择。
大战在即,屯齐、佟图赖等满洲将领显得相当冷静。屯齐下令在瓦园扎营,与赤军隔三十里对峙。另外分兵至湘江东岸,与柯永盛取得联络,在湘江上搭设浮桥,一方面沟通两岸,一方面隔断赤军第二协的水上通道。
这一招相当阴狠。只要清军守住浮桥,步兵第二协押运的粮草就无法供给虎贲镇。赤军将不得不主动到屯园邀击清军,把主场优势让给清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