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9章 你跟我说这是本科生写的?!
    第159章 你跟我说这是本科生写的?!
    作为一个期刊审稿人,看一篇论文的内容时,往往会先看论文团队,是不是熟人,是不是业内大牛。
    就是这么真实。
    人情关系无处不在,审稿人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同样质量的两篇论文,一篇是熟人的,一篇是陌生人的,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
    其次才是标题、摘要、结论这些。
    看本文贡献靠不靠谱,看开头提到的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跟末尾部分提到的能否对得上。
    一般到这里,曾宇就会初步做出直接拒稿或者继续审稿的判断。
    他的专业水平足以支撑他做出以上判断,不是说非得看完,才能得出结论。
    这是学术论文,不是网络小说,不存在什么前面小毒无所谓,十章后剧情就开始精彩。
    题目跟摘要这块不过关,直接就给你拒了。
    你连这么简单的部分都处理不好,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做学术研究的?
    还不如早点拒稿,好让人另投,省得人家等上一两个月,才等来拒稿消息,或者大修后依旧被拒,那叫一个绝望跟恶心。
    如果以上部分都没问题,他会再看数据图做得好不好,能不能跟论文的结论对得上。
    这些都看过后,没什么太大问题的话,那这篇论文的价值,至少在大修以上。
    不过大修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过稿。
    只是说有机会,还得看文章具体内容。
    大部分的审稿人,是不会逐字逐句去看你的论文的,像曾宇,他本身就很忙,身兼多职,晚上回来才有空看稿,一篇论文,顶多20-30分钟去看。
    甚至连20分钟都没有!
    那他就会只是简单看章节题目跟数据图,通过这些来判断这篇论文有没有价值。
    如果你的逻辑都捋不清楚,这篇论文就算有价值,它的价值也十分有限,做出拒稿的批示也无可厚非。
    真不是故意为难。
    如果说文章提出的创新点,足够吸引人,那他肯定是愿意多点时间去看的。
    当以上这些都成功吸引住审稿人的时候,他才会有耐心去看完一整篇论文。
    或许他不够合格,但相信绝大部分审稿人的心态都跟他差不多。
    是,他也是学生过来的,知道写论文不易,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瞎几把写糊弄别人啊!
    好歹写点有价值的东西吧?
    不然就算是熟人,他都不好意思给过稿。
    因为他们这个《青年社会研究》,每年初审过稿的数量是有限的,一般是终审过稿的两倍。
    如果初审过稿太多,远低于终审过稿数量,那就要琢磨琢磨专业水平,是否足以支撑个人担任审稿人了。
    ……
    这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研究高价彩礼对江北地区的影响为标题的论文,仔细看下来,创新点还是有的。
    而且不少。
    整篇文章思维逻辑很清晰,论点充足,加上数据图做得很漂亮,着实让曾宇看得眼前一亮。
    甚至找不出太多需要大修的点。
    就算有,也是无足轻重的部分。
    这就是很厉害了,显然是个论文老手,或者背后有高人指点。
    即便他们《青年社会研究》只是c扩,但是京大出品,审稿标准不会比其他c刊核心低到哪去。
    能够入曾宇眼的,自然不是一般水平。
    只是到最后,看到作者的自述或者说自荐信,他脸色就有点古怪了。
    “你跟我说,这是一个本科毕业生写出来的论文?没有团队,没有导师?”
    沃得发!
    如果是真的,多少有点离谱了。
    即便是以一名博导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依旧具备一定研究价值,完成度很高,他名下的硕士在读生乃至博士生,都不一定写得出来。
    然而突然有人告诉他,写这篇论文的,其实是一个本科生。
    你他喵在逗我吗?
    这是谁的部将,这么勇猛?
    就很……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现在的心情,震惊、难以置信,总之非常复杂!
    “该不会是剽窃或者直接抢的别人的成果吧?”曾宇蹙眉。
    可是转念一想,写这篇论文的人,连团队跟导师都没有,他去哪剽窃?去哪抢成果?
    纵观全文,确实是实地走访调查才得出的结论,有几百个样本数据作为参考,即便分析结果有所偏差,也足以反映当地现实。
    面对这种情况,曾宇也有点麻爪。
    他们这个刊,即便是硕士在读,都很少有独作发表的,更何况是本科。
    如果是真的,这个论文作者应该是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阅读大量参考文献,不然没办法完成度这么高。
    “为什么这样的人不是我的学生呢?”
    曾宇内心唏嘘。
    这才是他想要的学生啊,天赋卓绝,而且能够脚踏实地去做研究写论文,试问哪个导师不心动?
    面对这种情况,他实在是不忍心拒稿。如果说因为对方学历学位,就将这样一篇质量在及格线以上的论文拒之门外,那他们办的这个期刊,还有什么意义?
    设置投稿门槛,是为了过滤低质量稿件,而不是连带高质量稿件一起过滤掉。
    众所周知,京大是一所很学风校风都很包容的高等学府,学校的老师同样会受这方面影响。
    学历歧视不应该发生在京大这里。
    然而自他担任审稿人以来,本刊都没有过本科独作发表的先例,不敢保证说初审通过后,复审就一点能过。
    复审权乃至最终决定权,都不在他这里。
    他能做的,就是把这篇论文转呈到副主编那里,进行复审,同时附上自己的审稿意见。
    “让上面头疼去吧!”
    欣赏归欣赏,但他只能做好分内的事。
    ……
    畔山豪苑别墅区。
    李北星吃完饭后直接上楼洗澡。
    一楼客厅李启光跟江织琴在看电视新闻。
    只是李启光今天好像有点心不在焉,注意力完全不在电视新闻上,一直在走神,喊他都没有第一时间反应。
    这可不常见。
    江织琴就问:“怎么一晚上没见你说过几句话?是工作上有什么烦心事吗?”
    李启光愣住,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好让我知道?”江织琴见他表情犹豫,更觉奇怪。
    李启光连忙摇头:“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有事就直接说呗,再坏能坏到哪去。”江织琴笑。
    李启光怕她待会笑不出来。
    面对妻子探寻的目光,他只好叹气说:“乖女可能有喜欢的男孩子了。”
    哈?
    江织琴着实愣住:“你怎么知道的?”
    “我中午跟朋友去吃饭的时候,看到她跟人家坐一起吃饭,单独两个人。乖女的性格你是知道的,什么时候有过这种事?”
    李启光眉目间心事重重。
    他就一个女儿,说不担心是假的。
    从小到大都保护得很好,说不谙世事有点过分,起码没有怎么接触过社会的阴暗面,即便毕业工作,依旧保留积极开朗的一面。
    江织琴虽然惊讶,不过没有咋咋呼呼,而是好奇询问:“是什么样一个人?”
    李启光摇头:“距离有点远,没看太清,不过我让阿辉去暗暗观察过,他说长得挺帅的。”
    “那你打算怎么办?”江织琴笑问。
    李启光无奈:“先观察观察,顺便找人打听下对方情况呗,还能怎么办。不至于说棒打鸳鸯。如果对方人品各方面都过得去,他们两情相悦,当爸妈的还能说什么?也就只有支持了。”
    江织琴微微颔首,沉吟两秒,道:“既然她不说,就说明还没到坦白的时候。先装作不知道吧。”
    顿了顿,又笑说:“未必不是好事,要相信乖女自己的眼光,这么多年来,她都不曾让我们担心过。”
    李启光点点头:“确实!”
    他已经让陈辉去打听,估计很快会有消息。
    私密的信息不好说,一些摆在明面上的,应该能打听出来。
    到时候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
    翌日,周末。
    陈景浩假期结束,坐车回省城上班去了。
    即便是动车,加上候车以及去车站时间,依旧要耗时五个小时。只能说小城市交通确实远没有大城市方便。
    陈绮云很高兴,这下没人跟她抢饭了,心里盼着赶紧做完作业,好找陈景乐要手机玩游戏。
    今天争取将王者升到6级,然后开始打排位。
    陈景乐的观点依旧是只要完成学习任务,不影响学习,适当的娱乐是可以的,劳逸结合。
    学习讲究的是效率,而不是比谁在学习上的时间更多。
    刚辅导完陈绮云的功课,正准备去做饭。
    倏地梁城在wx上啪一下,甩过来一张江北本地楼盘促销海报。
    啥玩意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