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画今年不满五岁,虽然姓“闵”,但和闵家人没太大联系。闵琢舟他妈生下闵琢舟后嫁了人,几年后又有了个女孩,叫郭艾琳。
闵画就是郭艾琳的孩子。
当初闵琢舟被闵行接走的时候,郭艾琳刚进青春期,她不满哥哥离她而去,又对那种一朝“飞上枝头”的生活改变充满了幻想,小小年纪走了歪路,没好好上学却结识了一帮不三不四的“社会人士”,刚成年就被一个没比她大多少的男孩搞得怀了孩子,体质原因又不适合打胎,只好在不到19岁的年龄生下了闵画。
按年龄算郭艾琳自己还是个小女孩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孩子手足无措,而她那个小男朋友同样被吓破了胆子,这一对不想负责任的年轻情侣一拍即合,偷偷摸摸地把孩子扔到福利院门口。
说是福利院,那地方偏僻寥落人迹罕至,已经很久没有人看管了,只有极少数的流浪汉途径过夜。
万幸的是闵琢舟那天腾出时间去看他们,只看见父母却没见着孩子。他问他们把孩子送哪了,就回答说送到男方老家了,又问老家是哪里,没串好词的两个人又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闵琢舟当场变了脸色,逼问下郭艾琳才吞吞吐吐说放福利院门口了,还捏造出一个莫须有的福利院院长热心收养的桥段。
但无论多体面的说法,他们就是把孩子扔了,狠心遗弃。
当你闵琢舟把车子开到了安全的极限,拼在死神前面找到了那个被暴雨浸得冰冷的襁褓,孩子小小一团蜷缩在湿透的布料之中,毫无生机地闭着双眼,只有滚烫皮肤和颤动的气息昭示着他还活着。
闵琢舟把孩子抱回车里,坐进驾驶位时才发现自己的手颤抖得握不住方向盘,最后不得不打了120,才紧急把孩子送回医院。
很难说如果没有这个孩子的存在,闵琢舟会不会那么干脆地签署闵行递来的结婚协议。大概还是会的,但以他那种极擅长拿捏别人心思的性格,一定不会让闵行这么舒服地达成目的。
但这个初入人世的小生命成为了一切的催化剂,他不再信任郭艾琳能养育孩子,只好在闵家为他寻找一个庇护。因为这个,他不得不提前签署了结婚协议,还被闵行强迫着签了自愿放弃闵家所有家产的声明书。
闵琢舟从未对闵家那些东西产生过什么念想,然而被亲生父亲妨害和怀疑的感觉还是让他感到寒心。
好在五年转瞬即逝,闵画也长大了。
这孩子小时候淋过暴雨,却很幸运地没留下什么后遗症,除了不太爱说话,基本上和正常小孩子无异。
闵琢舟专门因为闵画性子太闷这事情问过儿童医生,得到的回答是当一个小孩子生活在父母本位缺失的家庭里,产生自闭倾向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自闭倾向不等于自闭症,闵琢舟趁着这回全部工作搁浅,准备好好地陪闵画,也让他和其他的小孩儿们多接触接触。
平常闵琢舟不在的时候,闵画是由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闵再铭照顾的,相比起闵家夫妇的刻薄与冷漠,闵再铭对自己这个弟弟还算不错……毕竟如果没有闵琢舟的存在,被迫去“和亲”的就是他自己了。
闵再铭天生体弱,所以也承担不起闵家寄予在他身上“再鸣”的夙愿,但整体却是个很随和雅致的男人,平时栽花写字、品茶鉴古,倒是有他太爷爷隔代再隔代传下来的儒医遗风。
闵画耳濡目染,不到五岁也沾上了不少才气,能诗能吟,写得字还在幼儿组书法比赛中得过奖。
闵琢舟走进那个满堂桂花和竹影的后院时,闵再铭正好在教闵画写字,他靠在太师椅上,淡然丛容地捧着一卷书默读,不时将视线分给闵画一点,偶尔提点他一句。看见闵琢舟进来,也只用目光浅尝辄止地打了个招呼。
空气中飘着悠悠药香,庭院美得像幅画,一踏进来,就仿佛和这个喧嚣过分的摩登时代隔绝了一般。
闵琢舟不愿进闵宅,但却十分喜欢这个院子,每次走进这里,心中就会变得异常平静。他无声过去,站在闵画背后看了一会儿,看他正在写“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是千字文中的一句。
小孩子背默《千字文》是常事,闵再铭把握着分寸,并不向他讲那些诘屈聱牙的幽微深识,只单纯培养闵画身上的文气,既不滥用他的天赋、也绝不让他沾上酸味。
闵再铭对闵画确实没话说,不似亲生胜似亲生,闵琢舟由衷感激,可这一大一小天天在这个小院子里不问世事,不似古人也胜似古人。
一般比较和谐的家庭之中,通常会有一位耐心足的家长、也会有一位性子相对活泛的,既然闵再铭挑起了“耐心严格”的角色,闵琢舟就选当“活泼爱玩”的那个。
他等着机会,看闵画一句差不多写完了,忽然从背后蒙住小孩的双眼,低声,刻意拖长调子说:“猜猜我是谁?”
闵画握着毛笔的手霎时在纸面上悬停,大抵是害怕弄脏了宣纸,用另一只小手摸索到旁边的笔山,安安稳稳地把毛笔置了回去,才用毫不意外地开口:
“小舅舅?”
声音奶乎乎的,情绪倒平稳得像是个小大人。
“哇,猜到了!”闵琢舟用手指勾了下小孩白白软软的脸蛋,“好棒啊我们画画,作为奖励小舅舅请你去吃肯爷爷怎么样?”
闵琢舟一开口就显出了他的狡猾,没有小孩可以拒绝自带玩具的“肯爷爷”儿童套餐,这实在是个很讨人嫌、很能分散小孩注意力的提议。